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58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45101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科技信息、硅谷、山东通信技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19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2011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等;链路聚合的相关文献由79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园、敖婷、魏月华等。
链路聚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5101篇
占比:99.89%
总计:145267篇
链路聚合
-研究学者
- 黄园
- 敖婷
- 魏月华
- 喻敬海
- P.萨特斯蒂斯
- A·P·帕蒂尔
- A·阿斯特尔贾迪
- G·谢里安
- 杨一斌
- V·R·文卡塔查拉姆贾亚拉曼
- 中川幸洋
- 周宇晨
- 周彦
- 拉贾戈帕兰·贾纳吉拉曼
- 林进全
- 清水刚
- 王明辉
- 蔡嘉仁
- J.发卡斯
- 何钰
- 修亦宏
- 刘刀桂
- 吴少勇
- 周孟韬
- 周志雄
- 唐纳德·小皮特佛斯
- 张余
- 斯科特·扩特拉
- 格伦·韦尔布罗克
- 理查德·斯查勒
- 祁正林
- 范汇华
- 詹姆斯·李
- 迈克尔·本谢克
- 霍华德·邱
- 马修·特林顿
- P·科甘蒂
- S·沃比利塞蒂
- 刘乃安
- 吴蔷
- 曹玮
- 曹皖明
- 李华舟
- 李晓辉
- 杨峥
- 林宁
- 梁学伟
- 纳比尔·N·比塔尔
- 薛莉
- 陈晨
-
-
王华
-
-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个由无线链路组成的网络,其中每个节点互相通信,节点和自组织的动态网络和自组织性使其更容易受到影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为了验证通信的有效性,主要的挑战集中在路由的传输速度上。在通信中,不安全的传输链接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泄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开放节点的安全路由通信,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动态链路聚合(SRONA-DLA)进行认证。这种安全通信是通过覆盖点边缘区域集中的簇头节点进行认证,节点通过认证进行保护,安全性与利用率高。
-
-
谢明;
崔丹;
瞿辉;
颜浩洋;
王建兵
-
-
摘要:
IP数据逐跳转发、尽力而为的方式无法保证非TCP类业务的可靠传输,目前已知的解决数据可靠传输的方法包括链路聚合、路径备份、链路备份等,也可以通过快速链路故障检测方法,使用标签转发技术及时规划另外的路径进行数据转发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递。经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后提出的技术方法无需路由协议的参与,直接利用三层交换网络芯片和业务单元的逻辑处理能力完成IP数据的备份传输。
-
-
方凯;
毛承国;
郭玲;
汤成兵;
文强
-
-
摘要:
网络链路聚合在地震勘探高性能计算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网络链路聚合有多种模式,为了解在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下,使用哪种模式才能达到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网络带宽最佳效果,为此对网络链路聚合模式展开了研究,并经过多次探索和测试,最终得出针对不同的网络需求配置不同的网络链路聚合模式的方法。
-
-
贝云云;
倪亚琳;
谢文鲜
-
-
摘要:
以一个跨区域的企业网络设计与实现过程为背景,除了满足日常网络连通、办公自动化、分公司网络通信等,还要满足日常企业出差人员的安全便捷的办公需求。文章采用经典三层网络结构,接入层和汇聚层包含了IP规划、不同部门VLAN的划分、网络服务的配置,汇聚层和核心层包含了链路聚合、MSTP、HSRP协议辅助并运用多生成树协议。运用路由策略,使得网络运行负载均衡,DHCP监听可使网络环境更加安全,跨区域采用VPN安全设计,加入AAA认证,运用无线技术,使分公司会议室连接主公司,实现主公司与分公司办公一体化功能。
-
-
赵琦;
张新有
-
-
摘要:
由于人们对随时随地传输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单一异构无线网络通信的低带宽和高抖动严重影响了用户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体验,针对移动设备尤其是Android移动设备对异构无线网络链路聚合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移动设备上将移动数据网络和WiFi网络两种异构无线网络进行链路聚合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基于应用层开发,跳过下层复杂的数据包封装过程,不改动移动设备的硬件配置.文中阐述了无线链路聚合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思路,并在Android手机上进行编程实现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异构无线链路的聚合方案能明显地提高网络带宽,提高文件传输速度.
-
-
张辛欣;
程丽;
褚伟
-
-
摘要:
讲解了端口聚合和链路聚合概念,并通过核心设备之间运行三层动态端口聚合(链路聚合)的具体步骤进行分析,以提升网络效率。小型网络一般采用三层交换机作为汇聚层和核心层设备。随着网络中接入计算机数量增多,网络流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内网服务器和外网的访问流量越来越大,汇聚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链路带宽常常成为网络的瓶颈,影响网络的性能。
-
-
张晓桃
-
-
摘要:
在企业网络中,数据在转发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阻塞,链路聚合可以降低阻塞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链路带宽,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使用三层链路连接设备,还可以节省IP地址,因此,文章设计了三个实验使学习者全方位掌握LACP聚合协议,理解其工作原理.
-
-
李小良;
何莉;
龙大鹏
-
-
摘要:
本文设计了开滦融合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并绘制架构图,详细分析了核心架构设计思路,实现了基于堆叠架构的核心交换网络、基于区域隔离的安全策略、基于链路聚合的防火墙接入、基于BONDING技术的业务服务器接入、适配器分组技术的话单服务器接入、基于NIC组合技术的网管服务器接入等关键技术的规划设计,更好地保证融合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
-
-
-
陈明
-
-
摘要:
本文在分析西南空管局管制信息系统网络架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两场运行的网络需求,根据网络分层原则,整合网络资源,通过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利用堆叠技术和链路聚合技术,设计出一套可靠性、安全性、扩展性较高的网络,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业务网络需求。
-
-
李文振;
支润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新型应用和服务的不断出现,现有移动网络流量压力越来越大,加上WiFi网络普及率高、搭建成本小,为了解决用户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与有限带宽之间的矛盾,实现蜂窝网与WiFi网络的数据链路聚合分流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别介绍了5G和WiFi的演进进展、目标以及技术特点,分析了两种网络融合下链路聚合分流技术的原理,并简单说明该技术在终端中的应用.
-
-
薛晨笛;
朱立谷;
张雷
- 《第19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通过对iSCSI目标端进行链路聚合可以大幅度提高iSCSI存储传输带宽,而目前Linux内核中链路聚合方式无法在iSCSI传输过程中同时具备高带宽与持续性特点.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LACP负载均衡链路聚合模式,该模式通过查询已建立好的套接字哈希表完成聚合组链路分发决策;使用一个监控线程更新该套接字哈希表;为了能够动态管理聚合组成员,利用LACPDU数据包进行本端与对端聚合控制.从而实现在iSCSI传输过程中的带宽基本达到聚合链路理论带宽的90%,并自适应iSCSI本端与对端链路参数与性能变化,具有较其他链路聚合方式相对更高的带宽以及容错性能.
-
-
-
-
-
马兴;
姚舜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OLT设备上联至交换机一般采用端口聚合的方式,烽火OLT的聚合组中存在主端口和成员端口的概念,不同类型上联板不能直接替换存在主端口的板卡.传统方法需多人配合、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本文研究了一种快速实现聚合端口中主端口更换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
-
马兴;
姚舜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OLT设备上联至交换机一般采用端口聚合的方式,烽火OLT的聚合组中存在主端口和成员端口的概念,不同类型上联板不能直接替换存在主端口的板卡.传统方法需多人配合、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本文研究了一种快速实现聚合端口中主端口更换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
-
马兴;
姚舜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OLT设备上联至交换机一般采用端口聚合的方式,烽火OLT的聚合组中存在主端口和成员端口的概念,不同类型上联板不能直接替换存在主端口的板卡.传统方法需多人配合、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本文研究了一种快速实现聚合端口中主端口更换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
-
马兴;
姚舜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OLT设备上联至交换机一般采用端口聚合的方式,烽火OLT的聚合组中存在主端口和成员端口的概念,不同类型上联板不能直接替换存在主端口的板卡.传统方法需多人配合、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本文研究了一种快速实现聚合端口中主端口更换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