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波长

亚波长

亚波长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686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5135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光学精密工程、光机电信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9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湘潭)研讨会、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光学学术会议等;亚波长的相关文献由1391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先刚、王钦华、杜春雷等。

亚波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5135 占比:99.74%

总计:35225篇

亚波长—发文趋势图

亚波长

-研究学者

  • 罗先刚
  • 王钦华
  • 杜春雷
  • 曹冰
  • 王秉中
  • 胡敬佩
  • 赵效楠
  • 董小春
  • 蒲明博
  • 马晓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光学超构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纳米结构阵列组成的人工二维结构,其高效、灵活的特性迅速成为调控复杂光场的优秀媒质。基于低损耗材料的光学介质超构表面具有效率高、设计灵活等优点,在光通信、全息成像/显示与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传统极化不敏感的超构表面工作模式单一、效率低下,无法将多功能集成在单个的样品上,信息容量受到了极大限制。
    • 柯艺波; 张林; 吴越; 陶猛
    • 摘要: 提出了FP(Fabry-Pérot)通道和泡沫铝的亚波长复合吸声结构,兼顾低频和宽带的良好吸声,平均吸声系数达90%。建立了该复合吸声结构的压力-热黏性声学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阻抗管试验结果验证了从设计的截止频率366 Hz开始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讨论了FP通道的截止频率公比、吸声面积比、通道数量和泡沫铝板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复合结构进行吸声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该复合吸声结构在噪声控制领域中有应用价值。
    • 文政绩; 李晓温; 赵文超; 孙艳; 郝加明; 戴宁; 褚君浩
    • 摘要: 亚波长薄膜堆栈超构材料,作为超构材料领域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因其具有亚波长厚度、无需复杂光刻加工以及可低成本大面积制备等诸多优点,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聚焦回顾近些年亚波长薄膜堆栈超构材料相关研究进展,首先简要回顾了多层薄膜堆栈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侧重介绍了亚波长薄膜堆栈超构材料的新理论新设计;接着,着重介绍了基于亚波长薄膜堆栈超构材料的若干典型应用,具体包括结构色调控、光致发光增强、窄带红外光源、红外伪装以及其他一些有趣应用;最后,探讨并展望了亚波长薄膜堆栈超构材料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挑战。
    • 石昕昕
    • 摘要: 本文针对基于特异性材料的圆极化微带天线结构复杂度高的问题,根据微带天线圆极化理论,提出了采用加载材料微扰的单点馈电圆极化亚波长微带天线,该天线体积小、结构简单,且具有优良的宽角轴比特性,解决了现有亚波长圆极化微带天线馈电网络复杂度高的问题,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贾宇翔; 王甲富; 陈维; 随赛; 朱瑞超; 邱天硕; 李勇峰; 韩亚娟; 屈绍波
    • 摘要: 目前,超材料研究不断向工程化应用推进,在物理机理与效应、设计理论与方法、加工制备与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传统的超材料设计主要依赖人工设计和优化,面对大规模的工程化应用设计时,无法实现数量庞大的超材料结构单元的快速整体设计.近几年,涵盖传统启发式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算法在超材料设计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基于智能算法设计超材料能够打破传统设计方法在不同基材体系、不同频段以及不同性能指标下设计的局限性,展现出快速设计和架构创新的独特优势.该文综述了包括遗传算法、Hopfield网络算法和深度学习在内的几种典型智能算法在超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正向设计方法和逆向设计方法.基于智能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性能指标的频率选择表面、多机理复合吸波超材料、平板聚焦超表面以及异常反射超表面的快速设计,为推动超材料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必要设计手段支撑.
    • 严闪闪; 王双鹏; 宿世臣
    • 摘要: 由于光存在衍射极限,因此传统方法不能实现亚波长尺度下的激光激射.为了打破这一衍射极限,本文设计了金属-介电层-半导体堆叠结构来实现深亚波长尺度下的激光激射,并讨论了相关结构对模式传播的影响.结构设计上,采用低介电常数金属银作为衬底、10?nm厚的LiF作为介电层、具有六边形截面的半导体纳米线ZnO作为高介电常数层,采用有限差分本征模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光学仿真模拟.首先,通过改变ZnO纳米线的直径,使用有限本征模方法分析介电层中的光学模式,得到4种模式分布.然后,通过这4种光学模式在不同纳米线直径下的有效折射率和损耗计算了对应的波导传输距离以及激射阈值增益.最后,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分析纳米线稳态激光发射过程中各模式的电场分布.结果表明:在纳米线和金属衬底之间的介电层上存在混合等离子体模式和混合电模式,对于直径低于75?nm的ZnO纳米线,没有有效的物理光学模式,即混合等离子体模式和混合电模式都被切断,当ZnO纳米线的直径大于75?nm时,混合等离子体模式可以有效存在,而混合电模式在ZnO纳米线的直径达到120?nm之后才出现.虽然混合等离子体模式可以更好地限制在介电层中,但是它们的模式损耗太大,传播距离相对较小.此外,与混合等离子体模式相比,混合电模式的传播距离更长.在给定微米线的直径(D?=?240?μm)下,混合电模式传播距离超过50?μm.综上可知,在深亚波长尺度下利用混合泄漏模式可以打破光学衍射极限并实现激光激射.
    • 陈应航; 陈键; 徐驰; 钟雨豪; 黄唯纯; 卢明辉
    • 摘要: 声学超构材料的概念起源于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作为一种新型复合人工结构材料,声学超构材料具备许多优异的特性,如相对于传统隔声材料可以灵活、精准地操控声波,采用小型化、轻质化的结构解决宽频带、低频隔声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声学超构材料在隔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带隙理论和表征参数出发论述了声学超构材料隔声机理,重点介绍了相关代表性工作,包括Helmholtz式隔声超构材料、薄膜薄板式隔声超构材料、折叠卷曲空间式隔声超构材料以及组合式隔声超构材料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最后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梁庆宣; 杨贞; 何锦; 江子杰; 陈天宁; 李涤尘
    • 摘要: 超材料结构因具有精确操控电磁波/声波的相位、传播模式等特性而在军事隐形及伪装、通讯、国防安全及医学成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研究是近年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总体来说,国内外超材料结构的研究极大地促使超材料结构器件向轻薄化、宽频带及高性能的实用化方向发展,但制造技术与电磁、声学、物理、材料等学科的交叉亟待加强,需要加速探索超材料结构研究向大规模制造跨越的实现途径,推动其快速向应用化方向发展.本文梳理了增材制造工艺在超材料结构制造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超材料结构功能器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超材料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Metamaterial structure has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ilitary stealth and camouflage, communication, security and medical imaging owing to the ability of manipulating the phase and propagation mod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acoustic wave precisely. The research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nd engineering.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on metamaterial structure in the world has greatly promoted its development of lightness, broadband, high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ity. However,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lectromagnetics, acoustics, physics, materials and other disciplines should be further focused.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way of manufacturing metamaterial structure in a large scale, and promote its rapid development towards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manufacturing metamaterial structure is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material structure functional devices is discussed. We also discuss and prosp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bout metamaterial structure.
    • 冯团辉; 李优
    • 摘要: 首先对由两种单负超材料组成的异质结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异质结具有谐振腔功能和亚波长特性.然后对该亚波长谐振腔品质因数的增强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在由两种单负超材料组成的异质结界面处引入类电磁感应透明超材料原胞时,谐振腔的品质因数得到大幅增强,从而获得了一种具有高品质因数特点的亚波长谐振腔.该谐振腔将有助于微波及更高频段元器件的小型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