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种季节
配种季节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22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猪业科学、畜禽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5年年会、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等;配种季节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乔瑞敏、付玉强、李同亮等。
配种季节
-研究学者
- 乔瑞敏
- 付玉强
- 李同亮
- 李新建
- 李秀领
- 杨为强
- 王克君
- 王文召
- 胡德绣
- 韩雪蕾
- 魏海军
- 何经纬
- 余志菊
- 傅祥超
- 兰天
- 关云秀
- 刘健
- 刘宁
- 刘汉中
- 刘蓥珂
- 卫恒习
- 吴志鹏
- 周怡西
- 张凯
- 张守全
- 张树金
- 张金枝
- 彭兴
- 徐昌文
- 文斌
- 朱琳
- 李晨雷
- 李莉
- 杜丹
- 江威
- 江科
- 汪平
- 王丽焕
- 简文素
- 翟广华
- 范沛
- 谭岳华
- 赵云翔
- 那顺巴雅尔
- 邹庆坚
- 郑伟
- 郭小林
- 钟土木
- 陈清森
- 顾为望
-
-
刘蓥珂;
李晨雷;
齐昆龙;
王克君;
乔瑞敏;
李新建;
李秀领;
韩雪蕾
-
-
摘要:
实验以河南某育种场的美系大白母猪的10229条繁殖记录为基础,分析不同配种季节、初配日龄、胎次和近交系数等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冬季配种的初生窝重、断奶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且健仔数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初配日龄为211~240 d的健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210 d及以下,断奶仔数显著高于271~300 d,弱仔数和畸形数最低,且显著低于300 d以上;产仔性能随着胎次的增加呈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3~7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和校正21日龄窝重均显著高于第1胎次;当近交系数在0.0281~0.0460时的断奶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高于其他近交系数组,且与近交系数在0.0140及以下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配种季节、初配日龄、胎次和近交系数等因素对美系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生产中,美系大白母猪于211~240 d初配、冬季配种、3~7胎次、近交系数控制在0.0281~0.0460时的繁殖性能最佳.
-
-
豆雅晴;
韩雪蕾;
齐昆龙;
刘蓥珂;
宋承磊;
李晨雷;
李新建;
乔瑞敏;
王克君;
李秀领
-
-
摘要:
通过对河南省某猪场关系长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与分析,探究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和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为生产中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并掌握最佳配种时期提供指导.结果 显示,对于配种季节,冬季配种母猪的初生窝质量和断奶头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配种的弱仔数最多、死胎数和木乃伊数最少,且与其他季节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于分娩季节,春季分娩的校正21日龄窝质量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夏季分娩的死胎数和木乃伊数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对于胎次,总产仔数随着胎次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第5胎次最高,第1胎次最低,产活仔数在第3胎次时最高,且显著高于第1、2、8胎次(P<0.05).综上,美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受配种、分娩季节和胎次的综合影响,冬季配种、春季分娩最适宜,最佳胎次为第3~5胎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适宜时期对母猪进行配种,并及时合理地淘汰高胎次性能较差的母猪,以提高群体繁殖性能.
-
-
-
-
朱吉;
刘莹莹;
杨仕柳;
张四阳;
喻金娥;
孙建帮;
喻晓丹;
彭英林;
陈晨;
李志强;
任慧波
-
-
摘要:
为了研究胎次、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对宁乡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16胎次宁乡猪母猪3259窝的生产资料,分析了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宁乡猪总产仔数、活仔数、育成率、个体重、窝重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宁乡猪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表现为先增加再稳定后逐步降低的趋势,初生活仔数、21日龄和35日龄活仔数均以第7胎次最高、第16胎次最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3、4、5胎次初生窝重分别为9.32 kg、9.42 kg、9.40 kg,显著高于第1、13、16胎次;第9、10胎次21日龄窝重分别为33.42 kg、33.17 kg,显著高于第1~5、13、15、16胎次(P<0.05),表明宁乡猪母猪3~9胎次为整个生产胎次的黄金时期.冬季配种组的初生活仔数、21日龄活仔数、35日龄活仔数、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分别为9.45头、8.97头、8.91头、3.44 kg、6.16 kg、9.10 kg、30.59 kg、54.88 kg,显著高于春、夏、秋季配种组(P<0.05);春季分娩组的35日龄活仔数、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8.79头、3.44 kg、6.02 kg、30.52 kg、52.92 k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表明冬配春生的母猪会表现出相对更好的繁殖性能.
-
-
-
黄仁锋;
梁永良
-
-
摘要:
为比较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处理下大白猪的繁殖性能差异,特针对9个胎次、4个配种季节处理下大白猪的繁殖性能开展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单窝产猪仔数以第1胎最少,第7胎最多;成活率最高的处理为第2胎,前5胎的处理成活率均达到了90%以上;各处理猪仔均重差异不明显;断奶时猪仔均重以1胎最轻,其余处理均在6kg/头以上;春季配种的处理平均窝产仔数量最多,夏季最少;夏季配种成活率最高,其次是春季配种;春季配种的处理猪仔体重最重,冬季配种的处理最轻;春季配种的处理断奶时猪仔均重最轻.建议淘汰6~7胎以上的母猪,选择在春季进行配种.
-
-
段栋栋;
李聪;
王克君;
李秀领;
韩雪蕾;
乔瑞敏;
吕刚;
李新建
-
-
摘要:
为了解不同胎次、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878头淮南猪2131窝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淮南猪的产仔性能呈现先升高再稳定最后降低的趋势.在第4胎时,其总产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P<0.05),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与第7胎及7胎以上的母猪(P<0.05).在第5胎时,淮南猪的死胎数最多,显著高于1~3胎(P<0.05).在第6胎时淮南猪的木乃伊胎数最多,显著高于3、4、5、7胎及7胎以上(P<0.05).在配种季节方面,秋季配种时,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分娩季节方面,冬季分娩时,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秋季(P<0.05).研究表明,淮南猪在第2~6胎时繁殖性能较优,并且在秋季适宜配种,冬季适宜分娩.
-
-
李碧清
-
-
摘要:
金华两头乌母猪又被称为"金华猪",在我国各地区畜牧业养殖中是重要的优良品种之一,甚至还被称为"中华熊猫猪",符合各地区畜牧业养殖要求.其中,金华两头乌母猪繁殖性能会受到配种季节因素影响,对此情况还需引起各地区畜牧业养殖人员重视,考虑到金华两头乌母猪繁殖性能及畜牧业发展前景,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对养殖方案及养殖方法适当调整,从而确保各地区畜牧业能够稳定发展.
-
-
-
彭兴;
赵云翔;
江科;
朱琳;
江威
- 《2018年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总仔为17.98头,活仔为16.06头,之后随着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下降.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在第3胎达到高峰,初生窝重为20.95kg,初生个体重为1.37kg.冬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重;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少,初生窝重最轻.
-
-
吴先华;
韩定角;
于俊勇;
韦政;
廖子恒;
吴志弟
-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5年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统计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012-2014年母猪繁殖情况,旨在探讨不同配种季节对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该场制定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GPS提取出2012年到2014年三年的母猪生产数据记录,对不同季节配种及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在配种受胎率及配种分娩率方面,秋季配种均是表现最好的;在窝产合格仔方面,秋季配种显著高于春季配种(p<0.05);在窝产总仔数方面,各季节配种差异不显著(p>0.05),从数据上分析,母猪在秋季配种时,窝产总仔数方面表现最优;在合格率方面,秋、冬季节配种均显著高于春季节配种(p<0.05).(2)在配种受胎率方面,大白表现最好,杜洛克表现最差;在配种分娩率方面,长白表现最好,大白表现最差;在窝产合格仔、窝产总仔方面,大白、长白显著高于杜洛克(p<0.05);在合格率方面,长白显著高于杜洛克、大白(p<0.05).结论:母猪在秋季配种的繁殖性能是最好的.大白在配种受胎率方面表现最好,长自在配种分娩率表现最好,大白、长白在窝产合格仔、窝产总仔方面均显著高于杜洛克(p<0.05).
-
-
谭岳华;
邹庆坚;
郑伟;
陈清森
-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
| 2013年
-
摘要:
通过广西某种猪场2007年~2011年的4944条美系大白母猪纯繁生产记录,分析了美系大白母猪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1、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以3~7胎为较好,其中第4胎繁殖成绩最好,8胎以后开始有所下降.其中在总仔数和活仔数指标上,4、6胎次与10、12胎差异显著(P<0.05);出生窝重第4胎与10、11、12胎之间差异显著(P<0.05);断奶仔猪数以3~6胎最多,其中3、4、5、6、13胎与12胎之间差异(P<0.05). 2、冬季配种繁殖性能优于其他配种季节.其中春、秋、冬季配种在总仔数和活仔数指标上与夏季配种差异显著(P<0.05),春、秋、冬三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生窝重、断奶窝仔数冬季配种与春、夏、秋季配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个体重冬季配种与夏、秋季配种差异显著(P<0.05);断奶窝重春季配种与夏、秋、冬季配种差异显著(P<0.05),夏、秋、冬季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
-
-
-
陈志林;
Chen Zhilin;
Feng Meiying;
冯美莹;
Ye Chao;
叶超;
Cai Gengyuan;
蔡更元;
Liu Zhenyun;
刘珍云;
Wu Junhui;
吴俊辉;
Chen Yuming;
陈预明;
Mai YanLong;
麦燕隆;
Wei Hengxi;
卫恒习;
Li Li;
李莉;
吴珍芳;
Wu Zhenfang;
Zhang Shouquan;
张守全
- 《第25届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畜牧兽医学术与科技创新发展大会》
| 2016年
-
摘要:
以母猪的配种、分娩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213321条配种记录和160545条分娩记录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基础母猪群繁殖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配种的母猪分娩率和窝产总仔数最高,分别为76.51%和10.66头,且极显著高于春、夏两季配种母猪的(P<0.01);其中冬季配种杜洛克、大白母猪和秋季配种长白母猪的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配种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85头、10.92头和10.52头.另外,春季分娩的母猪窝产总仔数为10.65头,窝产活仔数为9.44头,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季节(P<0.01);其中春季分娩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分娩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75头、10.62头、10.92头.因此,杜洛克和大白母猪在冬季配种时表现的繁殖性能最佳,长白母猪在秋季配种时可获得最优的繁殖成绩;妊娠阶段在气候温和的冬-春季,分娩时间在春季的母猪产仔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