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贸易经济、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专利文献127608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商情、现代经济信息等;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程雪军、周阳、尹振涛等。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27608 占比:99.82%

总计:127837篇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文趋势图

互联网消费金融

-研究学者

  • 程雪军
  • 周阳
  • 尹振涛
  • 王晓佳
  • 霍亮
  • 丁颖梅
  • 于天鸽
  • 何彦磊
  • 吴壮杰
  • 吴秋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冰; 韩建伟; 毛庆凯; 燕慧
    • 摘要: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而互联网金融则为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这极大地拉动人们的消费需求,为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 张思梅
    • 摘要: 消费政策的批量出台、消费观念的转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给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征信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基石,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还处于基础性建设阶段,尚且存在征信监管体系不完善、征信机构供给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征信监管体系、优化征信供给、统一征信标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建议,以期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征信管理体系。
    • 陈小梅
    • 摘要: 电商平台模式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运营模式之一,近年来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张。但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和监管风险的挑战。为此,应注重构建信用生态,优化风控体系;丰富资金来源,提高融资能力;加强科技治理,保障客户权益;完善监管体系,促进合规发展,从而实现对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推动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武英芝
    •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成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和中心流通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一方面会对农村中小型流通企业产生"普惠作用",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金融科技的审核机制,对发展潜力较小的农村中小型流通企业产生"挤出作用"。本文采用定积法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指数,采用扭曲价格指数构建了农村企业流通准入门槛指数,采用OLS和2SLS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2020年的观测期内,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农村流通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要素同样与农村流通业规模呈正关联性,但市场要素与农村流通业规模提升不具备显著联系。我国农村流通业准入门槛在观测期呈现 "倒U型"结构,2012-2015年市场准入门槛提高,2015-2020年市场准入门槛下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准入门槛,"普惠效应"强于"挤出效应",政策和市场要素也能够推动我国农村流通业准入门槛降低,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政策、市场一致,属于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强要素。
    • 程雪军
    • 摘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与消费金融行业深度融合,驱动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步渗透消费金融行业,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传统消费金融带来重大冲击。在这种冲击环境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可能给传统消费金融带来市场有效补充、综合效率提升、产业金融融合等积极效应,也可能带来市场竞争激烈、金融风险高企与不公平发展等消极效应。不过,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并非是完全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竞合(竞争合作)关系。通过结合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客观发展情况,从法律监管、科技创新与供给侧改革等角度,提出全面促进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竞合发展的应对建议。
    • 王晓佳
    • 摘要: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产物,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给大学生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其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风险隐患大、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稳健发展的建议。
    • 司筱涵; 魏建国; 魏英杰
    • 摘要: 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违约风险的特征,运用信息经济学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构建了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建集XGBoost、LightGBM和Cat-Boost的二分类加权硬投票融合模型,用于预测借款人违约风险。通过实证检验比较不同分类器训练下的预测结果发现:融合模型的预测精准度优于单一模型XGBoost、LightGBM和CatBoost;基于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发现影响贷款者违约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贷款利率、年收入、公共事业差评数记录、循环信贷余额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借款人违约风险管理的建议。
    • 王家华; 朱贤明; 孙俊磊
    • 摘要: 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跨期还款为借款人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为特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相应地企业信用风险问题也愈发突出。如何度量信用风险成为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人人贷的真实借贷记录为数据,构建二元Logit模型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预测。实证表明,借款人基本信息、借款标的以及贷款信用初评等对企业的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Logit模型在预测违约概率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 黄彦菁
    • 摘要: 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让人们享受到快捷高效的服务,使得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熟悉并认可互联网消费金融。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有必要理性看待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把握其市场变动、法律及监管、机构流动性、消费者信用等主要风险类型,分析内外部成因,着重从制定市场准入政策、完善法律监管、重视资金运作改革、强化消费者诚信建设和加深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加强风险防控,保障互联网消费金融稳健发展。
    • 胡彦蓉; 刘洪久
    •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基于Kruskal-Wallis检验,研究了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网购时间、每月网购次数、网购金额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使用人群,以女性居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收入以5001~8000元居多,购买的产品主要是衣着、化妆品、手机数码等低值易耗品;同时,性别、年龄、学历、网购时间、网购金额,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性不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