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辨治经验

辨治经验

辨治经验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7769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环球中医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南京市科协学术年会、中国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高级论坛、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等;辨治经验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秦玉龙、傅文录、石显录等。

辨治经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7769 占比:99.77%

总计:57903篇

辨治经验—发文趋势图

辨治经验

-研究学者

  • 秦玉龙
  • 傅文录
  • 石显录
  • 石显方
  • 胡顺金
  • 冯树军
  • 姚颖
  • 张云龙
  • 张力文
  • 徐振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葛宏伟; 周恩超
    • 摘要: 周恩超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3~5期水肿基本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肾气衰伴随功能失职、三焦壅滞以及水湿潴留,强调细辨脏腑阴阳、兼顾标本虚实,治疗推崇平补、调运助化、散滞通畅水道、和缓利水兼顾升降、泄涩、气血、瘀浊多个方面。深度结合临床与古籍,探寻总结周教授辨治经验,传承其学术思想。
    • 徐悦; 沈劼
    • 摘要: 通过研究王孟英著作及医案中的狂证相关内容,结合其疾病诊疗经验,探析王孟英对狂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狂证的方法特点。在病因病机方面,王氏认为气机不畅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因素,气机不通则生痰、热、瘀。这些病理因素为狂证发生的直接原因,火热扰心、郁痰堵窍、痰火扰神、瘀热互结阻滞正气和阴虚而肝阳盛,煽痰或挟热上扰心神可致发狂;临床治疗方面以调畅气机为首,强调泻热保阴,镇心平肝兼顾脾胃;用药甘凉濡润,汤药共用且善用食疗;同时关注狂证与体质的关系并在狂证治疗中强调辨证,反对一味温补。
    • 尹立荣; 胡顺金; 金华; 向莹; 沈珊珊
    • 摘要: 胡顺金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CKD) 3~5期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见于脾肾二脏,随着本病发展,脾肾虚损日甚,湿浊、瘀血等标实内生,虚实交杂,共同致病。治疗上主张根据证候,标本兼治,分清缓急,各有侧重,将证型分为脾虚湿盛夹瘀证、肝郁脾虚夹瘀证、阴虚内热夹瘀证和湿热蕴结夹瘀证,临床工作中获得满意疗效,并列举相关医案,以作考鉴。
    • 何婉婉
    • 摘要: 总结周福生教授辨治调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周福生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见的外因,脾气虚弱则是关键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湿热、瘀血为标,气机升降失常贯穿病程始终.周福生教授提出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辨证-辨质"三位一体的辨证思路及治养结合的观点;治疗与调护以扶正祛邪、注重顾护脾胃与调整气机为原则,将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分为脾胃气虚、脾虚肝郁、气阴两虚和脾胃湿热4型,分别采用陈夏六君丸或香砂六君丸、柴芍六君子汤、益胃汤、藿朴夏苓汤进行加减治疗,并根据夹湿、夹瘀、夹肝郁气滞、夹热毒等兼夹证的不同而随证加减.提出"近期治疗-中期治疗-延期随访"的疗程与随访方案,即包括半年内的中医药近期治疗,近期治疗结束至慢性萎缩性胃炎逆转为非萎缩性胃炎后的再巩固治疗半年的中期治疗,以及所有疗程结束后的追踪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萎缩者,一般需辨证治疗3~6个月,中度萎缩者,需治疗6个月以上.
    • 仲崇副; 王永; 刘丰瑞; 高兆旺
    • 摘要: 阴囊潮湿是男科常见症状,可出现在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中,也可作为独立症状存在,多伴有异味或瘙痒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男科高兆旺教授对该疾病辨证论治,认为阴囊潮湿表现为阴囊部出汗,病位虽在阴囊局部,却与心、肝、脾、肺、肾密切相关,与今人饮食作息相关,常见病因为辛辣饮食、久坐、体虚、寒湿之邪等,阴囊潮湿病理因素多为湿、热、瘀,病机主要是湿热循经、寒湿侵体、阳虚不能化湿、阴虚不能制阳、瘀血日久化热等,可按照虚实辨证,实证多见肝经湿热证、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虚证多见肾阳虚衰证、阴虚火旺证、气虚血瘀证。我们应结合症状辨证论治,酌情加减药物。肝经湿热者清利湿热,寒湿凝滞者温阳化湿,气滞血瘀者理气活血化瘀,肾阳虚衰者温阳化湿,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气虚血瘀者补气活血,分别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苓桂术甘汤合吴茱萸汤加减,少腹逐瘀汤加减,安肾丸加减,知柏地黄丸加减,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在治疗阴囊潮湿尤其是湿热证、寒湿证和血瘀证时,善用荆芥、防风等风药,以获得更好疗效。
    • 杨美艳; 李素; 马红学
    • 摘要: 痞满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从痞满的病因病机、辨治经验、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李廷荃教授治疗痞满的学术思想和个人经验.李教授有三点辨治经验:致中和,调脾胃升降;整体调摄,身心同治;诊法合参,重视舌诊.李教授还善用对药:人参、干姜;半夏、厚朴;枳实、八月札、莪术.举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 李晓靖; 鲍计章; 朱文伟; 马小淋; 周永明
    • 摘要: 周永明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疑难血液病,对ITP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根据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并结合数十年丰富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将ITP病机特点概括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以"火盛血瘀"为致病之标,以"虚""火""瘀"为主要病理因素;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虚不能充养肾精则进一步加重肾虚,而肾虚日久累及脾脏,可致脾虚失运而引起失血或血亏.周老师治疗上采用健脾补肾以治本、泻火祛瘀以治标之法,熟谙分型施治、分期论治、辨病用药,辨证切中病机,施治掌握标本,方药多寡适宜,扶正祛邪兼顾,并且善于结合、借鉴现代药理学的中药研究成果酌情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 张奕奕
    • 摘要: 淤胆型肝炎易发展为重症,导致肝衰竭、胆红素脑病,致死率高.姜学连教授治疗本病,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患者体质,辨证施治,在健脾祛湿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凉血祛瘀、疏肝理气、补益肝肾治疗,疗效明显.
    • 张力文; 张静宇; 曹畅; 年莉
    • 摘要: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淋浊相关医案分析,总结清代名医叶天士辨治淋浊经验.对于淋浊病因病机,叶天士提出了奇脉病论及败精浊瘀阻窍成病之说.治疗淋浊则首辨虚实,通补并重,可归纳为分利湿热法、清利火腑法、利气疏导法、滑利通阳法、益阴和阳法、补养下元法,并首论从奇经论治,开升固八脉之气法,同时提出诸法具体方药运用经验,使后世治疗淋浊疾病可师可法.
    • 贾海忠; 张卓; 赵进喜; 田元祥; 王彦刚; 曹克刚; 朱立; 赵勇; 刘宁; 王世东
    • 摘要: 浊邪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发挥,尤其在现代愈发受到重视.浊邪性质沉降重浊,易阻滞经络气血,引起脏腑、肌表、营卫、三焦等多部位的病害表现.针对浊邪的治法包括芳香化浊、清热降浊、通腑泄浊、温阳化浊、化瘀化浊等.多种代谢性疾病以及血管性疾病等不同系统疾病可从浊邪论治,深入探讨浊邪的成因及致病特点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