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高度近视

超高度近视

超高度近视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9277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实用临床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等;超高度近视的相关文献由50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宏健、左志高、刘苏冰等。

超高度近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9277 占比:99.80%

总计:99478篇

超高度近视—发文趋势图

超高度近视

-研究学者

  • 周宏健
  • 左志高
  • 刘苏冰
  • 尹黎
  • 方燕
  • 李春伶
  • 江红玲
  • 聂晓丽
  • 费安裕
  • 买志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宁; 李广林; 刘雪莹; 彭亚楠
    • 摘要: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矫治超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LASEK治疗的32例(58只眼)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0年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 ≤ −10.00 D。随访分别于术后10天、1、3、6个月和1、3、5、10年进行,行视力、眼压、验光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裸眼视力(UCVA)术后3年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1, P 0.05)。屈光度术后3年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1, P 0.05)。术后角膜地形图检查均未见角膜膨隆征象。术后1年时,出现不影响视力的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 9只眼(15.5%),影响视力的Haze 3只眼(5.2%)。术后3年以后,未再出现影响视力的Haze。结论:LASEK矫治超高度近视安全,远期疗效肯定并且稳定。
    • 姚鹏
    • 摘要: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采取飞秒LASIK手术与眼内屈光手术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运城市盐湖区立明眼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超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8眼行手术治疗,一组为采取飞秒LASIK手术矫治的对照组,另一组为采取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矫正的研究组,各49眼。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屈光度及参差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距离立体视中立体盲、近距离立体视中立体盲占比分别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12.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3.0c/d及12.0c/d频率下的CSF、GCS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高度近视矫治中,相比于飞秒LASIK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可更好地减低双眼屈光差异,改善立体视觉,促使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吉艳艳; 李忠庆; 王甲; 康烨; 崔迎春; 陆诗林; 袁海燕; 陈松
    •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高度近视(HM)和超高度近视(SHM)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聊城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37例(64眼)近视青少年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平均等效球镜度(MSE)和眼轴长度(AL),将受试者分为HM组(23例41眼,-9.0 D27 mm)。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直径为1 mm的黄斑中心凹、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对3个区域的浅层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SRVD)、浅层视网膜血管灌注密度(SBPD)和直径6 mm完整图像(整体黄斑区)的SRVD和SBPD及其内环区和外环区各个象限的患者SRVD和SBPD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进行分析。结果SHM组患者整体黄斑区、黄斑中心凹、内环和外环的SRVD分别为(15.63±1.91)mm^(-1)、(4.99±3.05)mm^(-1)、(14.09±2.71)mm^(-1)和(16.49±1.78)mm^(-1),HM组患者整体黄斑区、黄斑中心凹、内环和外环的SRVD分别为(16.94±1.30)mm^(-1)、(7.46±2.96)mm^(-1)、(16.18±2.12)mm^(-1)和(17.52±1.15)mm^(-1),两组患者间的各区域SRV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其余内环区和外环区各象限SRVD和SB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H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SRVD和SBPD明显低于HM患者,而视网膜厚度和FAZ保持稳定。
    • 周映旗
    • 摘要: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对其视力的矫正效果。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ICL植入术矫正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2例(44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植入手术后3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大部分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且术后等效球镜度数平均在±0.25 D左右,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植入手术前无明显下降,(P0.05);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ICL植入术用于超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 杨文; 马波; 戴鹏飞; 吴利安; 邓瑾
    • 摘要: 目的观察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120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62眼)和对照组(n=50,58眼)。对照组患者给予ICL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Trans-PRK联合IC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角膜光密度、眼压、ICL拱高、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变化,统计术后1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降低,且观察组为(0.22±0.01)logMAR,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2±0.05)logMAR,而裸眼视力及角膜光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5.08±0.31)logMAR、21.67±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0.28)logMAR、19.01±2.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120.31±19.76)mm3、(2.71±0.09)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31±20.31)mm3、(2.91±0.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ns-PRK联合ICL治疗超高度近视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角膜光密度,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小,且操作安全,值得推广运用。
    • 王涛; 汪倩; 李艳青; 周艳峰
    • 摘要: 目的 比较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五种计算公式(SRK/T公式、优化眼轴后的SRK/T公式、Haigis公式、在线计算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以及Hill-RBF Calculator Version 3.0)其术后屈光度的预测准确性。方法 共收集超高度近视白内障(AL> 27.00mm)患者82例(111眼),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术后1个月通过平均预测误差、平均绝对预测误差等比较5组公式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SRK/T公式,Haigis公式,眼轴优化后的SRK/T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及Hill-RBF Calculator Version 3.0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分别为0.81D (0.45D,1.01D),0.74D (0.47D,0.92D),0.42D (0.20D,0.46D),0.39D (0.13D,0.47D),0.36D (0.12D,0.41D)。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Hill-RBF Calculator Version 3.0与眼轴优化后的SRK/T公式,Haigis公式与SRK/T公式对比,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而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Hill-RBF Calculator Version 3.0、眼轴优化后的SRK/T公式与Haigis公式、SRK/T公式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平均中位绝对误差从低到高依次为: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0.22D,Hill-RBF Calculator Version 3.0 0.23D,眼轴优化后的SRK/T公式0.33D,Haigis公式0.65D,及SRK/T公式0.67D,MedAE最低的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分别在53,15%、77,48%和92.79%的病例中产生了±0.25、±0.50和±1.00D的预测误差。结论 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和Hill-RBF Calculator Version3.0以及眼轴优化调整后的SRK/T公式,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群体中的人工晶体预测准确性较好。
    • 韩光
    • 摘要: 目的探究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44例(44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入院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2例(22眼)。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观察组接受CTR植入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角膜厚度、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BCVA分别为(0.08±0.04)、(0.48±0.15)、(0.42±0.14)、(0.33±0.14),对照组分别为(0.07±0.04)、(0.46±0.16)、(0.41±0.16)、(0.31±0.1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BCVA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BCVA均高于本组术前,术后3个月患眼的BCVA高于本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1.09±20.62)、(598.19±17.28)、(560.46±21.84)、(542.76±20.83)μm,对照组分别为(540.29±20.83)、(580.52±24.56)、(557.47±22.91)、(540.61±20.51)μm。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中央角膜厚度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术后1个月患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大于本组术前,术后1个月患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小于本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患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小于本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患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54.77±22.36)、(174.22±24.05)、(159.53±23.63)、(144.65±22.41)μm,对照组分别为(153.69±22.14)、(189.49±25.31)、(174.25±24.15)、(154.14±22.28)μm。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眼的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术后1个月患眼的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大于本组术前,术后1个月患眼的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小于本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患眼的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小于本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患眼的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超声乳化摘除治疗中植入CTR能显著促进早期视功能恢复,抑制早期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提高手术安全性。
    • 郑思雨; 燕振国; 杨婷; 魏彬彬; 席欢; 丁健; 江媛媛
    • 摘要: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PC-PR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01/2022-01于我院行PC-PRL植入术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36例67眼,按术前球镜度数分成两组:球镜≤-18.00D者16例30眼和球镜>-18.00D者20例37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前房深度(ACD)以及术后拱高、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mo UCVA均达到或超过术前BCVA(均P-18.00D组的视力提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C-PR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早期视力得到良好改善、屈光状态稳定、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
    • 杜存浩; 耿丽娟; 徐婷; 陶黎明
    • 摘要: 目的:运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测量并比较超高度近视患者在佩戴框架眼镜和软性接触镜两种方式下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从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2人(30只眼),使用OQAS-Ⅱ测量超高度近视患者先后佩戴框架眼镜和软性接触镜的视觉质量,获得相关参数OSI、MTF cutoff、SR、OV100%、OV20%和OV9%,并加以比较.结果:佩戴框架眼镜和软性接触镜时的OSI和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TF cutoff、OV100%、OV20%和OV9%这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被检眼近视度数超过-10D,散光度数≧0.5D时,佩戴框架眼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时的OSI和SR间无明显差别;佩戴框架眼镜时的MTF cutoff、OV100%、OV20%、OV9%较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时更好;综上,对超高度近视患者,戴框架眼镜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 熊瑛; 孙秀丽; 毛迎燕; 李婧; 曹凯; 张景尚; 王进达; 万修华
    • 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中央孔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治疗-10 D以上超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视力提高情况(△LogMAR)与术前球镜度(SD)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行ICL-V4c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802例(1380眼),术前SD-23.50~-6.00(-11.54±3.59)D。根据患者术前SD将患者分为A组(-10 D1。△LogMAR和组别之间存在相关性(P-16~-6 D的患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