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系统
计量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21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石油、天然气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1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3752026篇;相关期刊446种,包括计量技术、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油气田地面工程等;
相关会议74种,包括2016互联网+与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新疆石油学会质量标准计量专业委员会2014年技术交流研讨会等;计量系统的相关文献由738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鹏、王凯、李强等。
计量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52026篇
占比:99.98%
总计:3752955篇
计量系统
-研究学者
- 李鹏
- 王凯
- 李强
- 勇-霍·亚历克斯·庄
- 张伟
- 李杰
- 王智
- 丁小叶
- 刘明
- 张颖
- 李涛
- 王勇
- 王思聪
- 王涛
- 陈亮
- 陈刚
- D·坎戴尔
- J·霍格森
- R·布吕科
- S·舍佩尔斯
- 丁宏
- 乔恩·弗里格
- 保罗·墨菲
- 刘磊
- 吕忠贵
- 张兴义
- 张超
- 朱东杰
- 李刚
- 杨勇
- 格雷格·福布斯
- 王猛
- 王辉
- 田爱军
- 侯兴哲
- 刘勇
- 刘涛
- 周洪凯
- 孙妍
- 尹超
- 张博
- 张磊
- 张秋雁
- 徐毅
- 李俊
- 李鑫
- 王军
- 王磊
- 肖兴华
- 谢冰
-
-
张钰鹏;
吴富姬;
郭毅
-
-
摘要:
出矿量是矿山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目前绝大多数地下矿山采用人工清点载矿矿车数的方式估算出矿量,该计量方式存在估算误差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矿山企业生产计划的合理制定。本文采用图像识别与密度模型建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矿石堆图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形成体积模型,构建了一个图像特征—密度库,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图像识别的井下机车载矿量计量系统。经现场反复试验证明,该计量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机车载矿量计算误差小于5%,较好地解决了目前矿山企业出矿量估算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出矿量计算的准确度,为矿山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
-
-
王晶;
张海明;
温亮明;
马卓然
-
-
摘要:
【目的】为了解决科研云联邦构筑过程中因科研机构归属不一带来的资源难以计量和数据异步问题,本文提出了科研云联邦计量系统。【背景】考虑到集中式资源计量可能导致运营成本高、效率低、恶意攻击、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方法】本文根据科研云联邦的特点,结合联盟链的技术特点,设计了基于联盟链框架Hyperledger Fabric的科研云联邦计量系统。【结果】该系统保证联邦参与者之间的计量互信,确保资源计量准确无误地同时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帮助各科研机构管理员检查可用资源,提高管理员工作效率。
-
-
梅争鸿
-
-
摘要:
雷电防护系统(电源SPD、信号SPD、线路屏蔽、机房屏蔽、等电位连接及接地等)是计量设备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关键设施,防雷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及高效性直接关系到计量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计量设备遭受雷击损坏会造成上下游贸易交接中断,给上下游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降低天然气计量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成了输气站场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本文针对天然气输送场站计量设备防雷措施进行探索与研究。
-
-
-
徐文林
-
-
摘要:
目前设计的输配电网中,复杂用电负荷能效计量系统计量误差较大,导致计量结果可靠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输配电网中复杂用电负荷能效计量系统。系统硬件区域分别设计集电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三大核心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区域利用离散小波法完成输配电网中复杂用电负荷数据的采集,并提取出有效的用电负荷数据信息,然后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实现输配电网中复杂用电负荷能效的计量。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输配电网中复杂用电负荷能效计量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计量误差,提高计量结果的可靠性。
-
-
黄明基;
晁宏洲;
程曦;
冯杰;
张馨梦
-
-
摘要:
原油贸易交接计量系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交接双方的经济效益,做好贸易交接计量系统的设计选型,控制计量误差,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是贸易交接计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在计量系统设计选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流量计拆卸和离线检定介质的差异对计量结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型原油贸易交接计量站都配备在线标定系统,用于流量计的在线实液检定。主要分析了陆上某油田轻质原油计量系统的设计选型与应用情况,经现场使用验证,运行状况稳定可靠,有效保障了交接双方的共同利益。
-
-
郭永;
孟虎林;
朱兴艳;
陈相均;
杨艳
-
-
摘要:
输差分析是长输天然气管道运行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阐述了天然气管道输差分类原则,定量分析了计量系统标准偏差以及管道压力温度变化、第三方破坏造成的输差。分别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探讨了天然气管道输差分析方法和工作机制,涵盖基本原则、追溯原则、分析频率和管理体系等。提出基于计量数据库、水力摩阻系数和仿真软件工具的输差定位和预警技术,以及管道企业输差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成果对于管道企业控制输差在较低水平以及保障管道安全高效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
-
丁浩;
杨楠
-
-
摘要:
针对智能电力计量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采集滞后、数据管理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该系统融入了基于无限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大数据处理算法,通过深度挖掘的数学算法实现电力计量数据的分析,同时也实现了电力计量数据的采集、传递,提高了电力计量数据自动化、智能高效管理的水平。
-
-
任佳;
段继芹;
何敏
-
-
摘要:
在中国天然气管网即将推行能量计量方式的形势下,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的合理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合理评价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进而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已成为天然气贸易交接各相关方关注的焦点。为了科学合理建设和评价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天然气计量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分站(以下简称成都分站)流量计检定数据和国内外实施实例,以天然气贸易计量交接中A级计量系统为例,进行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最大允许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流量大小、最大允许误差进行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设计和建设的分级和配置具有可操作性;(2)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设计建设时按照GB/T 18603进行配置,虽然系统最大允许误差能够达到A级要求,但在运行中需要控制不确定度带来的计量风险,加强标准的执行宣贯和现场计量管理;(3)国内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计量系统分类、流量和发热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面需要协调一致。结论认为,通过对标分析和不确定度研究,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需要在天然气流量量值溯源、标准制修订和计量管理等方面持续改进的建议。上述认识为中国下步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时计量系统设计建设和实际运行的性能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
-
肖利君;
许泽宁;
王海红
-
-
摘要:
安徽省滁天(滁州—天长)高速公路建设中将资料系统与计量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提高资料填报及计量支付的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以工程量数量表为桥梁实现“资料未完成不计量”,并严格把控资料填报过程,提高资料及计量数据的完整性;将计量支付精确到每道工序,通过统一用表并将工序及工序用表对应,提高资料填报的统一性;在资料填报及计量支付过程中辅以电子签名技术,提高合法性和真实性。文中概述国内外计量支付及资料填报现状,阐述滁天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如何将计量系统与资料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
-
-
王海龙;
王浩;
曹永乐
- 《2018中国油气计量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中的应用日益成熟,在计量方面,能够实现多元化的计量监控手段对于天然气大流量贸易计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西气东输目前几种常用的计量辅助平台及监控方式,分别从背景、构成方法、存在意义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西气东输多元化信息平台的相互结合,有效保障了计量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及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场站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计量系统自动化程度.
-
-
聂群
- 《2016中国油气计量技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新疆油田公司某天然气配气站建设较早,当时国内尚未颁布涡轮流量计相关的标准,导致现运行的1#橇、3#橇的计量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流量计管道配置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工艺流程为先调压后计量,造成流量测量范围窄,流量计易超量程运行,配气站没有备用计量管路,流量计设计压力与管线设计压力不相符等.为确保流量计的安全运行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对该站进行了改造: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管道,改变工艺流程为先计量后调压,开发出配气站的备用计量管路,安装与管线设计压力等级相匹配的流量计.改造中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和材料,节约资金,减少投资费用.经确认,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徐正海;
何骁勇;
张颖
- 《2018中国油气计量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研究,给出海上天然气贸易计量方法与相关配套标准的采标范围;根据海上油气田天然气贸易计量的特点,进行天然气计量系统配置研究、流量计选型及检定方式分析,为指导海上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与维护使用提供依据.
-
-
刘治华;
魏娜;
邱惠
- 《2018中国油气计量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未来长输管道“智慧管网、智能管道”的发展要求,从计量系统的前瞻性和智能性出发,开展对计量远程诊断在西东输管道中的应用研究,提出西气东输计量远程诊断系统架机、功能和应用效果,并分析应用问题及对策.计量远程诊断旨在推动和引领国内长输管道加速管道计量智能化进程,对各管道公司实施计量远程诊断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
-
钟文达;
张喜武;
孔媛;
金杰;
冯俊伟
- 《2016互联网+与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轧线利用网络模块控制等先进技术,通过建立自动控制模型,优化产线流程和岗位职责,与ERP、MES、质量等相关系统紧密集成衔接,与轧线PLC系统交互控制,实现按轧线队列智能化自动计量和远程设备仪表的智能诊断预判,达到了轧线智能管控和减员增效的目标.系统采用B/S与C/S混合架构,设立版本控制服务器,各客户端程序根据版本控制信息登录时自动更新。为确保各轧线系统稳定运行,各轧线设立单独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定期汇聚到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和ERP接口服务器,通过后台业务接口程序实时自动导入ERP系统。
-
-
-
李维美
- 《第八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大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从粉体物料的特性及工艺流程着手,结合先进的计量原理,讲述了科里奥利粉体定量给料秤在水泥企业中对粉体物料计量的应用和发展,并介绍了针对不同的粉体物料计量所采用的计量系统的介绍.在设计中选择好适合物料的计量设备,避免一切不利于物料通过计量设备的因素,才能保证计量的精确和稳定,从而为全厂生产连续、稳定、高质量的熟料和水泥提供保障。粉体计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调节装置的改善和控制软件的优化来不断提高系统的调节品质,同时它还跟系统工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才能把握好粉体计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满足现代水泥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