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观赏辣椒

观赏辣椒

观赏辣椒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18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花木盆景:花卉园艺、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十次全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等;观赏辣椒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建军、张昊、张博伦等。

观赏辣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180 占比:99.27%

总计:13277篇

观赏辣椒—发文趋势图

观赏辣椒

-研究学者

  • 刘建军
  • 张昊
  • 张博伦
  • 李朝森
  • 赵懿
  • 郭勤卫
  • 乙引
  • 伍贤进
  • 佘朝文
  • 张冬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咏梅; 段旭东; 白健君; 王军娥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与测定方法,明确果色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观赏辣椒为试材,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最大吸收波长扫描,确定了观赏辣椒中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观赏辣椒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提取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花青素测定方法—pH示差法的最佳pH、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并进行回收试验和稳定性考察验证该提取与测定条件的准确性.利用所优化的提取测定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果色、不同品种的观赏辣椒花青素含量,进一步验证了该优化体系,并筛选出富含花青素的观赏辣椒品种,明确了果色与花青素色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以90%酸性甲醇(含1%HCl)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 g·mL-1,超声辅助提取40 min,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在利用pH示差法测定时,最佳pH为1.0和4.5,最佳平衡温度和时间为40°C平衡90 min;此外,观赏辣椒品种Q1、Q2、Q4-3、WU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果实色差值L*、b*与花青素含量呈负的强相关.[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观赏辣椒果实中花青素的最优提取与测定方法,并分析得出花青素含量与色差值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为观赏辣椒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以及为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 林子翔; 马啸威; 吴建国; 朱祝军; 祝彪
    • 摘要: 【目的】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方法】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annuum‘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结论】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图2表8参22。
    • 林子翔; 马啸威; 吴建国; 朱祝军; 祝彪
    • 摘要: [目的]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方法]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 '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annuum '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结论]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
    • 刘建军; 赵懿; 张博伦
    •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的观赏辣椒栽培基质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农林废弃物玉米秸秆、蘑菇渣、树枝、芦苇堆腐后与蛭石和珍珠岩配制栽培基质,以3种观赏辣椒为材料,研究不同废弃物配比对观赏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废弃物配比对观赏辣椒的单株果数有显著的影响,对根系鲜重、最大果重、冠幅和叶片数量无显著的影响,对地上鲜重、单株果重和株高的影响根据辣椒品种的不同而影响不同.[结论]可为观赏辣椒栽培中的基质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 刘建军; 赵懿; 张博伦
    •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的观赏辣椒栽培基质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农林废弃物玉米秸秆、蘑菇渣、树枝、芦苇堆腐后与蛭石和珍珠岩配制栽培基质,以3种观赏辣椒为材料,研究不同废弃物配比对观赏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废弃物配比对观赏辣椒的单株果数有显著的影响,对根系鲜重、最大果重、冠幅和叶片数量无显著的影响,对地上鲜重、单株果重和株高的影响根据辣椒品种的不同而影响不同。[结论]可为观赏辣椒栽培中的基质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 赵懿; 刘建军; 张博伦
    • 摘要: [目的]利用延庆区农林废弃物生产基质替代泥炭和缓释肥用量对观赏辣椒外观形状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观赏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农林废弃物不同基质配比替代泥炭和缓释肥用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最优的方案。[结果]随着废弃物基质替代泥炭的比例逐渐增加,各指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当替代水平达到100%时,除分枝数外,其他指标均与不替代泥炭的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用缓释肥与不施用缓释肥的观赏辣椒相比,施用缓释肥的观赏辣椒的地上鲜重、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叶绿素含量和分枝数均达显著水平,添加缓释肥的不同用量之间地上鲜重、单株产量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废弃物替代水平和缓释肥用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其中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鲜重达显著水平;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方法,为观赏辣椒选出最优方案为农林废弃物30%替代泥炭和缓释肥2 g/盆。[结论]可为观赏辣椒栽培基质配方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 赵懿; 刘建军; 张博伦
    • 摘要: [目的]利用延庆区农林废弃物生产基质替代泥炭和缓释肥用量对观赏辣椒外观形状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观赏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农林废弃物不同基质配比替代泥炭和缓释肥用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最优的方案。[结果]随着废弃物基质替代泥炭的比例逐渐增加,各指标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当替代水平达到100%时,除分枝数外,其他指标均与不替代泥炭的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用缓释肥与不施用缓释肥的观赏辣椒相比,施用缓释肥的观赏辣椒的地上鲜重、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叶绿素含量和分枝数均达显著水平,添加缓释肥的不同用量之间地上鲜重、单株产量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废弃物替代水平和缓释肥用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其中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鲜重达显著水平;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方法,为观赏辣椒选出最优方案为农林废弃物30%替代泥炭和缓释肥2 g/盆。[结论]可为观赏辣椒栽培基质配方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 赵东风; 郭勤卫; 项小敏; 李朝森
    • 摘要: 本试验通过盆栽观赏辣椒幼苗在人工模拟40°C高温环境下,利用耐热指数、 丙二醛含量相对值、脯氨酸含量相对值、 根系活力相对值、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知,9份观赏辣椒材料苗期耐热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小米椒>衢椒1号>朝天椒>16142>塞多纳阳光>1722>梦都莎>摇滚紫>1590.
    • 周华; 刘淑娟; 刘腾云; 吴照祥; 余发新
    • 摘要: 在完全人工光源的植物工厂中,以观赏辣椒品种蟠桃观赏椒为试材,研究红蓝组合LED光源中加入不同比例的UV-B对观赏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红蓝组合光质相比,添加UV-B光源可以显著降低观赏辣椒的株高,缩短茎间距,增加叶片数及叶宽,对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并无显著影响;添加UV-B可明显提高果实发育后期的花青素含量,添加2.32%UV-B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VC含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