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蒙山

蒙山

蒙山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11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中国文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316种,包括青少年日记、经济视角、记者观察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研讨会等;蒙山的相关文献由60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照波、陈付启、曹光杰等。

蒙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7 占比:99.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0.59%

总计:511篇

蒙山—发文趋势图

蒙山

-研究学者

  • 王照波
  • 陈付启
  • 曹光杰
  • 王江月
  • 雷子
  • 王乃昂
  • 王文房
  • 王静
  • 赵兴云
  • 路德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项目缘起:沂蒙人家二号院项目是对一个多年传统品牌酒店院落的改造,设计通过对建筑院落的保留与更新,在地材料的运用,光影氛围的营造,探讨传统院落空间的改造策略。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在此入住后赞赏不已,为此酒店题名“沂蒙人家”,沂蒙人家酒店由此得名。沂蒙人家座落于蒙山旅游度假区龟蒙顶山脚下,是蒙山风景区内典型的北方院落式酒店,因年久酒店设施逐渐陈旧,由此决定先对二号院进行提升改造。
    • 杨军辉(文/图)
    • 摘要: 八百蒙山红旗卷。在鲁南沂蒙这块神圣的红色土地上,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官兵与国旗相依、与蒙山为伴、与冷清为伍,守卫着物资安全。
    • 李守才
    • 摘要: 【导读】山东蒙阴是我国优质桃基地县,号称“中国蜜桃之都”。从2016年到2021年,连续6年监测当地蒙阴蜜桃品种的增减、价格的起伏,从中可以一窥我国蜜桃市场的发展情况。蒙阴蜜桃是山东省蒙阴县特产,也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临沂市西北部,地处泰沂山脉腹地、蒙山之阴,东邻沂水、沂南县,南依蒙山。蒙阴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1672年的《蒙阴县志》就将桃列为境内的重要物产之一。
    • 李洪斌; 穆军; 艾生根; 黄银宝; 朱瑞辰
    • 摘要: 浒溪硅灰石矿床位于江西蒙山南部,紧邻石竹山硅灰石矿南东角.本文以浒溪矿区野外钻探成果为第一手资料,以周边矿区资料为辅,总结了浒溪硅灰石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浒溪硅灰石矿控矿因素.研究表明:浒溪矿区硅灰石矿主要为接触热变质型矿床,硅灰石成矿物质来源为中二叠统茅口组含燧石结核灰岩;硅灰石成矿热量来源为印支期的蒙山岩体;区域的滑覆构造体系形成的各种次级裂隙能使CO2逸出,有利于成矿;蒙山南部第四系覆盖区域深部仍具有较大的隐伏硅灰石矿找矿前景.
    • 王照波; 何乐龙; 张剑; 李宝杰
    • 摘要: 古雪线直接反映了冰期时的气候特征,因此雪线是古冰川研究最终要解决的问题.2017年笔者等基于蒙山雪线的初步研究,发现东亚地区存在的雪线低洼区,采用了东亚冷槽的概念来表述该槽状雪线低洼区,并初步绘制了东亚冷槽的雪线高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段(蒙山-崂山)的研究情况.根据山东蒙山、崂山34个光释光、宇生核素等方法获得的冰碛年龄数据及对应冰期雪线高程研究,表明崂山的雪线比蒙山要低,且在MIS6之前的冰期,崂山东侧冰碛多被现代海面淹没.研究表明,我国东部的气候敏感度要明显强于西部高原区,冰期时强劲的北路寒潮是我国东部地区冰川形成的核心气候因素.
    • 王乃昂; 何青华; 孙德浩; 刘啸; 陆晨遨; 刘江
    • 摘要: 山东蒙山八字峪(亦有人称为瑶池)砾石堆积堤不连续对称分布于出山沟口,沿流向延伸,具有弧形或舌状沉积的典型特征.2020年10月在蒙山八字峪砾石堆积堤测量了56块砾石组构,并在叠置砾石隙间采集到4个树干14C测年样品.研究结果如下:①八字峪堆积垄岗砾石组构、沉积构造、地貌组合等标志,均指向其为山洪泥石流堆积物;②缺少扇形地、表泥层与底泥层,具有砂砾透镜体的砾石层,揭示八字峪砾石堤为暴发频率极低、发展周期较长的泥石流堆积;③根据已有测年结果和乔木定居期,八字峪砾石堤在距今50年前曾发生山洪灾害,这与文献记载具有一致性;④八字峪砾石堤成因属于暴雨直接类特大型历史泥石流,可能是一次性、短历时快速地貌灾害过程,且被后期洪流有所改造;⑤八字峪砾石堤形成原因与冰川作用无关,也不是"典型的石河".已报道的蒙山"冰川遗迹",不仅缺少可靠的三要素地貌组合证据,而且缺少年代学和沉积学依据.总之,本文从证据链上进一步增强了蒙山山麓碎屑堆积为山洪泥石流成因判别的确定性.
    • 顾向明
    • 摘要: 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先秦时期蒙山就是一座祭祀名山,有筑坛、庪县祭山之礼。偶然出土于蒙山南麓、山东费县城北的余子氽鼎等两件铜鼎是春秋初期徐王氽祭祀蒙山之器。徐国是夏后氏分封的东夷古国,国都在今江苏泗洪一带,大约自西周后期至春秋初期之间成为周分封的诸侯国,子爵。余子氽鼎是徐子氽制作的养器而非祭器,徐王氽用生人之器祭祀蒙山是临时性祭祀,祭礼从简,使用了周特一鼎祭礼中的二鼎组合,余子氽鼎当为升鼎或正鼎,另一无铭鼎当为羞鼎或陪鼎。余子氽鼎出土之处是徐国的北疆,徐王氽祭蒙无疑是对徐国疆域主权的一种政治宣示,也体现了周代等级森严的祭祀礼制;蒙山不仅是主祭国颛臾国始祖太皞的居处,很可能也是徐国祖先的神山,余子氽鼎之铭文和蝉纹图案含有祈望徐子健康长寿之寓意,徐子氽用此鼎祭蒙亦有祭祀先祖为己祈寿的生命涵义。
    • 曹云; 林怡; 刘秋霞; 梁海涛; 杨继峰
    • 摘要: 《菖蒲传》是《宋史·艺文志》中记载的一本专著,作者张隐居.一直以来该书被认为已经佚失,其作者也被认为是宋代人.笔者经考证认为《菖蒲传》并未佚失,该书即《道藏》所收录的《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传》,作者张隐居也非宋代人,而是唐代人.张隐居名张九垓,号浑沦子,广西蒙山人,约生活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菖蒲传》成书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广西医学史上最早的医著,也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单味药物本草专著.
    • 顾向明
    • 摘要: 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先秦时期蒙山就是一座祭祀名山,有筑坛、庪县祭山之礼.偶然出土于蒙山南麓、山东费县城北的余子氽鼎等两件铜鼎是春秋初期徐王氽祭祀蒙山之器.徐国是夏后氏分封的东夷古国,国都在今江苏泗洪一带,大约自西周后期至春秋初期之间成为周分封的诸侯国,子爵.余子氽鼎是徐子氽制作的养器而非祭器,徐王氽用生人之器祭祀蒙山是临时性祭祀,祭礼从简,使用了周特一鼎祭礼中的二鼎组合,余子氽鼎当为升鼎或正鼎,另一无铭鼎当为羞鼎或陪鼎.余子氽鼎出土之处是徐国的北疆,徐王氽祭蒙无疑是对徐国疆域主权的一种政治宣示,也体现了周代等级森严的祭祀礼制;蒙山不仅是主祭国颛臾国始祖太皞的居处,很可能也是徐国祖先的神山,余子氽鼎之铭文和蝉纹图案含有祈望徐子健康长寿之寓意,徐子氽用此鼎祭蒙亦有祭祀先祖为己祈寿的生命涵义.
    • 王乃昂; 安东; 孙德浩; 刘啸; 陆晨遨; 孟楠; 杨丹; 王媛媛; 席振鑫
    • 摘要: 地貌学和沉积学证据表明,山东蒙山地质灾害遗迹分布广泛,通常以砾石堆积堤及河谷堆积阶地的形式保留在现代河床之上。其中,峨峪口砾石堤在蒙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探明峨峪口砾石堤的成因类型和发生历史,对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环境变化、气候地貌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2020年10月和2021年2月,笔者团队两次赴蒙山考察,野外工作主要是砾石组构测量,寻找砾石埋压的断木等有机14C测年材料,以及历史洪水调查、地方文献资料收集等。研究结果表明:(1)峨峪口砾石堤不连续、不对称分布于凹岸(弯道),砾石组构、石线构造、叠置空洞构造和砾石群构造等成因专属性特征,以及砾石表面擦痕的明度,揭示其可能为数百年前所形成的一次性历史泥石流堆积垄岗,且被后期山洪改造过;(2)年代学和遥感资料显示,1991年夏季峨峪口等地曾暴发大型山洪泥石流,这一结果与蒙山泥石流的历史记载具有一致性,从证据链上进一步增强了峨峪口砾石堤泥石流成因的确然性;(3)峨峪口砾石堤可能是低频、短历时快速地貌灾害过程,属于暴雨直接类特大型历史泥石流堆积,其物源主要是峨峪口上游谷地的重力崩积物;(4)峨峪口砾石堤缺少冰缘现象的地貌组合证据,不存在全新世早期冰缘地貌的年代学依据,当地不具备发育全新世早期“石河”和“冻土环境”的气候条件;(5)蒙山地区分布有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比较陡的沟谷纵剖面,暴雨频繁、水分充足,具有泥石流暴发的形成条件,周边居民点、公路和登山步道应加强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