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群众观

群众观

群众观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9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552篇;相关期刊563种,包括胜利油田党校学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党建研究(北京)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高峰论坛、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9年年会、第七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等;群众观的相关文献由94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浩、王春梅、吴高杰等。

群众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6 占比:20.6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552 占比:79.25%

总计:4482篇

群众观—发文趋势图

群众观

-研究学者

  • 刘浩
  • 王春梅
  • 吴高杰
  • 奥亚锋
  • 本刊评论员
  • 凌志
  • 孟宪平
  • 徐膑武
  • 施友佃
  • 李传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瑞滨
    • 摘要: 民粹主义的群众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俄国民粹主义指农民,西方民粹主义指各个平民阶层,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民粹主义割裂了精英和群众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辩证看待二者关系;民粹主义强调群众人数上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强调群众创造财富和改造社会的作用;民粹主义对待群众是机会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在于组织和领导群众;民粹主义把群众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在于实现人民的解放。
    • 郭晶晶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创新。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十四五”建设开局之年以及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迈进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导我国诸多事业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阐述与研究。
    • 胡博成
    • 摘要: 英雄不仅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更是各领域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中国共产党坚持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出发,用英雄范畴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构起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人民英雄范式。人民英雄同时兼具人民性和先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生活性和政治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百年来英雄观的升华。从生成逻辑层面看,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在批判中华民族传统个人主义英雄和西方超级英雄基础上建构的全新范畴,以最高荣誉的英雄称谓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既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批判了传统精英式个人英雄主义,以人民英雄和集体主义超越了传统英雄主义的局限,同时还在实践进程中以人民英雄范式为基础批判了西方超级英雄主义,一方面深刻揭示批判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西式神性英雄、超级英雄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还以人民英雄批判和回应了西方超级英雄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提炼和升华,是立足新时代实践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的创新发展。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殿堂和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支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因此新时代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赓续发展人民英雄范式:要在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基础上全面擢升中国特色的英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要在大力培育人民英雄文化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为实践发展贡献更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要在加大人民英雄表彰基础上全面发挥中国特色英雄力量,型塑尊崇、捍卫、学习和爱护英雄的社会氛围;要在强化人民英雄教育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英雄教育机制,为新时代赓续和弘扬人民英雄范式作出更长远贡献。
    • 吴梓平
    •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活动。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吸收、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理念,滋养、孕育了群众路线。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世界与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反经验。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制胜法宝”,是党在革命、建设中的重要工作方法、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者”,在百年历史中推动了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的光辉经过百年依旧闪耀,在新时代中,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断地传承、创新党的群众路线。
    • 杨正军; 张国松
    • 摘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天然优势和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精华的创新性发展,亦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百年来,密切党群关系是我们党赢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胜利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优良传统,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性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全面性塑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等历史进程。始终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坚持和创新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密切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
    • 朱联平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是以群众路线为永久主题、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实践内容的思想理念.党的群众观体现了鲜明的理论特色,这种理论特色所折射出的价值目标和思想特质,为我们牢记群众路线的精髓、创新群众路线的实践和与时俱进地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提供了前进方向和行动昭示.
    • 雷蕾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根本出发点,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源,对于我国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程建平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众工作也出现了新特点、发生了新变化。在新形势新挑战下做好群众工作,仅凭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增强工作本领,拿出新方法、新招数。在这方面,方志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说:"不怕工农群众文化知识的低下,而要不惮烦地去说服,去教育,这就是我们的当时的工作精神。
    • 张心阳; 姜明
    • 摘要: 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这句话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确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主要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人民至上"的保障制度创新;"生命至上"的价值创新;"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创新等几个层面.
    • 沈正赋
    • 摘要: 新闻传播领域的群众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诉诸于新闻执政的理念与方针,并落实到我国新闻传播工作之中,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一直是指导和推动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在新闻传播中的创新,刷新了党的新闻传播群众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涵,既为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生动的注脚,也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理论与实践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