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苏关系

美苏关系

美苏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美洲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专利文献19105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瞭望等; 美苏关系的相关文献由31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学功、陈佩尧、丁幸豪等。

美苏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1.75%

专利文献>

论文:19105 占比:98.25%

总计:19446篇

美苏关系—发文趋势图

美苏关系

-研究学者

  • 赵学功
  • 陈佩尧
  • 丁幸豪
  • 谷继
  • 秦永椿
  • 宫力
  • 怀成波
  • 王永钦
  • 郭震远
  • 夏立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维克多·德宁豪斯; 安德烈·萨文; 吴颖(译); 俞紫梅(译)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在缓和政策的刺激下苏联有大量的犹太裔公民移民到以色列。1972年8月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作出了《关于苏联公民移居海外需向国家缴纳教育费用》的决议,规定犹太人在移民前须向苏联缴纳"高等教育费"。苏联在限制移民出境和缴纳费用问题上饱受美国诟病。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禁止给苏联、东欧等限制移民出境的国家以贸易方面的优惠。受此影响,由尼克松、基辛格政府倡导的缓和政策受阻,这也导致苏联在70年代后半期与西方的接触受到了限制。
    • 沈志华
    • 摘要: 租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实行的一种对盟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政策.德国进攻苏联以后,英美立即与苏联捐弃前嫌,并很快开始向苏联提供援助.虽然1941年10月签订了第一次对苏租借协定,但1942年6月才正式将对苏援助纳入租借的框架.不过,与英国和所有其他受援国不同,苏联享受的是"无条件援助"和优先地位.由于生产和运输能力等各方面原因,1943年之前运到苏联的租借物资很有限,远未实现协定的承诺.此后对苏租借情况大大改观,大规模租借武器和物资的到来,对苏联大举反攻并直捣柏林发挥了重要作用.租借法规定,租借只是战时的援助政策.到战争后期,因租借物资涉及战后重建问题,美苏第三次和第四次租借谈判分歧加大,步履艰难,甚至在德国投降后出现了中断租借援助的情况.虽然美国很快收回了停运和返航的命令,且通过"管道"协议妥善处理了租借剩余物资问题,但美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租借是盟国对法西斯作战的"胜利武器",却未能成为昔日盟友在战后的"和平工具".
    • 李东航
    • 摘要: 《外层空间条约》的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和平探索太空进入了新的阶段.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军事卫星领域,为了争取太空优势,保卫国家安全,美苏两国均开始了对反卫星武器的研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苏联的反卫星武器进展迅速,与美国相比优势明显.卡特政府时期,美国的政策由福特政府末期的全力获取反卫星能力、发展无核反卫星武器转向为通过美苏谈判废除两国反卫星武器能力、停止发展反卫星武器.随着《总统审查备忘录第23号文》被批准,美国将废除苏联的反卫星武器能力作为谈判的首要任务,卡特政府的对苏谈判立场就此确立.
    • 沈志华
    • 摘要: 赔偿问题是美苏对德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苏在战后德国赔偿问题上经历了从协商、合作走向分裂、对抗的历史过程。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美苏求同存异在对德索赔问题上达成共识,确定了赔偿原则。尽管苏联在东部地区采取单边行动,且战后美苏矛盾加剧,但双方还是在实现大国合作的愿望中于1946年3月制定了统一的赔偿计划。然而,由于双方在赔偿的基本方针和目标上产生的分歧加剧,统一赔偿计划从未得到落实。1947年4月莫斯科外长会议后美苏在赔偿问题上分道扬镳,是年底的伦敦外长会议终于为盟国共同索赔画上了句号。苏联对德占领政策的核心是获取战争赔偿;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在赔偿问题上的决裂;美苏对德占领政策分歧的起点也在于赔偿问题。
    • 温主保
    • 摘要: 1970年苏联向古巴南部海港西恩富戈斯秘密运送潜艇设备,并建造核潜艇基地,再次引发了美苏关于1962年古巴导弹问题的争论。不同于8年前双方的剑拔弩张,这次危机是在平静中度过的。在此期间,尼克松政府严密封锁消息,通过基辛格与多勃雷宁之间的秘密谈判,双方重申并遵守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结束时达成的谅解,苏联最终撤回了潜艇,危机结束。西恩富戈斯危机的顺利解决,促使基辛格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掌握外交决策的主动权,集权于白宫,加速国务院外交权力的衰落,完善了以尼克松和基辛格为核心的对外决策模式,秘密外交成为此后白宫谈判的主要外交手段。
    • 忻怿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5型截击机凭借高超音速飞行性能震动西方.美国对苏常规军力的夸张研判,助推着同期美苏“缓和”的构建.1976年9月,苏军中尉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日本,通过拆解、研究这架米格-25,美国认为西方高估了苏联军事航空工业的实力,开始重估苏联的真实技术实力及国家发展模式效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攻关守”的被动态势下,美国鹰派就此增强了制苏战略信心,对苏强硬派决意抛弃“缓和”而重归对苏施压,这开启了摧垮苏联的“新冷战”的决策逻辑与战略演绎.
    • 武政尧
    • 摘要: 在美苏主导下,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体系建立.该体系以大国合作和利益协调为基础,为战后世界的国际和平创造了历史性机遇.然而伴随着雅尔塔体系下政治行为体之间实力对比、战略目标和互动模式的转变,各国抛弃了雅尔塔体系建构的初衷,走向对抗,导致雅尔塔体系加速转型,最终在冷战爆发后名存实亡.
    • 赵学功
    • 摘要: 冷战的起源是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一些美国学者将冷战起源的责任归因于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多持批评立场。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美苏领导人当时都并不想进行冷战,而是战后国际环境使然。事实上,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进攻性和扩张性,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瓦解。美国政府无疑应对冷战的发生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 赵华胜
    • 摘要: 在当今国际政治中,中俄美仍是最具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三个大国,中俄美关系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大国关系,它的变化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格.局和世界形势的发展。中美苏在20世纪70年代曾有过一段“大三角”的历史时期。在现代国际关系的词汇中,“大三角”特指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苏关系。其他国家也可以构成三角关系,但“大三角”约定俗成是指中美苏。“大三角”的基本性质是大国间的对峙和博弈,它的理念基础是地缘政治竞争,它默认的规则是“零和游戏”。
    • 张广翔; 张文华
    • 摘要: 核武器自诞生以来就是影响美苏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核垄断优势迫使苏联采取赶超型的发展方针,不计成本地建设和壮大本国的核工业。而苏联核工业的壮大又进一步加剧了美苏军备竞赛,苏联核工业就是在美苏之间不断博弈中发展壮大的。苏联核计划的出台战后苏联的首要任务应是修复战争创伤,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但广岛事件让斯大林见识到了原子弹的威力,意识到了其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