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5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1698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创新、商业研究、房地产导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相关文献由81位作者贡献,包括裴烨青、通笑、刘振鸿等。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1698篇
占比:99.95%
总计:121756篇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研究学者
- 裴烨青
- 通笑
- 刘振鸿
- 陈东辉
- 付翠莲
- 周滔
- 孙晓丹
- 申立银
- 蔡为民
- 于俊矿
- 于静
- 任利萍
- 任涛
- 何慧丽
- 侯万儒
- 傅明
- 刘堂源
- 刘晓天
- 刘颉
- 叶剑军
- 吴廷辉
- 吴贤国
- 姚晓红
- 姜秀清
- 孔火良
- 孙伟尧
- 孙菊香
- 宋佳丽
- 封江松
- 廖怀钰
- 张会平
- 张健
- 张宬
- 张志刚
- 张永红
- 张硕
- 张英霞
- 张金雷
- 徐海娣
- 成阳
- 景星蓉
- 曾柯菘
- 李丰
- 李启明
- 李文嘉
- 李明
- 李晓玲
- 李景辉
- 李浩杰
- 李瑞芹
-
-
李景辉;
许立财;
李浩杰
-
-
摘要: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小区”建设成为现代城市住宅规划和建设的趋势。“绿色生态小区”中,有机污染物(化肥、农药、抗生素、腐殖质等)、致病菌、病毒等成分复杂并且难以生化降解,对水安全造成极大影响,而室内外的NO_(x),SO_(x),VOCs,CH_(2)O等有毒气体治理是公认的环境治理难题。光催化氧化技术能够对这些毒害作用物质进行有效降解,且操作条件简单、使用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城市绿色生态小区环境修复治理。主要介绍了光催化技术在城市水体和气体典型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城市绿色生态小区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
-
李文嘉
-
-
摘要:
为满足我国民众不断提升的居住品质需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大量兴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受关注程度也不断提升.基于此,论文简单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路径,并结合昆明万启金色领域小区项目实例,围绕绿化建设实践开展深入探讨,希望研究内容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
廖怀钰;
刘颉;
叶剑军;
曾柯菘
-
-
摘要:
随着重庆地区《关于推进绿色建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意见》及2020版《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的颁布,重庆绿色生态小区项目正式进入"绿色竣工运营时代".为探查竣工项目反复出现的重点问题及其致病因素,该文通过对近两年评价的40个竣工项目进行梳理,总结竣工现场出错频率较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项目前期、施工过程、验收之前各阶段中相应的对策,为绿色生态小区高质量进军"绿色竣工运营时代"打好过程管理基础.
-
-
-
田霞;
杨修明;
杨元华;
李丰
-
-
摘要: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城乡建设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自2005年以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与修订标准,绿色生态小区品质不断提升.2018年完成了对原《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 50/T-039-2015)的修订,重庆市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标准、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该文对修订后发布实施的《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 50/T-039-2018)进行解析,提出实施标准要求的具体建议,供行业人士参考.
-
-
吴廷辉
-
-
摘要:
从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我们研究了景观水体在小区中的应用,总结住宅空间水景观设计,从人与自然的整体视角,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法,以达到和谐,自然,美观的目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住宅空间环境的目标。
-
-
-
-
霍德爱
-
-
摘要: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今后我国城市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基本类型,其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和优势,也能够较好满足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升的相关需求,而这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构建却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分析,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同样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促使其能够满足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相关需求.本文就重点针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
-
宋佳丽;
徐海娣
-
-
摘要:
作为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园林绿地系统与居民区最为接近、绿地系统分布最广的一块区域,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与此同时,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种植设计还与居住区环境优化、小区气候条件改善以及居民休息娱乐场所的营造有着密切关联,它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美观、舒适、休闲是现代化住宅小区在绿化种植设计方面需要突出的重点内容,这既有利于民众的身心健康,且对于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构建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
蔡为民;
孙晓丹
- 《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我国建筑物消耗着大量资源和能源,并且污染十分严重。本文在分析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特点,构建了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我国推广和发展绿色生态小区提供了必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