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织女

织女

织女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风俗习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5篇、专利文献20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天中学刊、高校教育管理、当代矿工等; 织女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德春、万世友、崔智远等。

织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5 占比:92.98%

专利文献>

论文:20 占比:7.02%

总计:285篇

织女—发文趋势图

织女

-研究学者

  • 杨德春
  • 万世友
  • 崔智远
  • 任振河
  • 周锐
  • 王永兴
  • 赵逵夫
  • 万安峰
  • 刘静静
  • 夏劲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东辉
    • 摘要: 北大秦简《祠祝之道》等篇祝祷辞中的“帝女”,同蚕事祈禳活动紧密相关,为战国末期秦人所信仰的蚕神。通过解构蚕神“帝女”的形象,可发现它与织女形象有着极大的相似与重合,秦简中的蚕神或许自早期的织女形象演化而来。“织女”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东》,通过分析小东、大东地望,以及齐鲁地区丝织传统和女宿的早期分野可知,织女神话起源于东方齐鲁地区。秦人西迁之后,将这一神话带到关中,并进行了加工与改造。
    • 林混
    • 摘要: 孩提时代,伏天的夜晚,我常睡在当院的架子车上。一次,妈妈捏着我的指头给我指天河,说天河两边的星星有个牛郎星和织女星,给我讲了这两颗星星的故事。后来,我在电影里,看着牛郎挑着一双儿女不停地追赶织女,追啊追啊,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把头上的一把钗子拔下来划了划,天空中出现了一条波涛滚滚的河流,隔开了他们。牛郎过不去,织女回不来,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一直就那么相望着,而且还要继续相望下去。
    • 张敏敏
    • 摘要: 中国古人自是浪漫,他们善于将崇拜的事物跟抽象的情感结合起来,以爱之名,流传千年。夜空星河璀璨,夏蝉悠鸣中,他们远远望见波光灵动的银河边,有一颗皎洁明亮的星,隔岸处有一颗略小、略黯淡的星。两颗星遥遥相望、不得相依,好似那故事中的织女和牛郎,纵然缱绻万千又难以相守。
    • 谢萍
    • 摘要: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中国的情人节就源自这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勤劳而诚实的男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来,他的父母去世了。他生活穷苦,只能勉强糊口。男孩养了一头牛。这头牛很忠诚,帮他干了许多农活。因此,大家都叫这个男孩"牛郎"。
    • 张菱儿
    • 摘要: 传说,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会在由成千上万只喜鹊搭的鹊桥上相会。人们称这一天为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七夕节晚上,古代年轻女子都会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聚在洒满星光的院子里,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向纺织女神——织女"乞巧",希望能够变得心灵手巧。
    • 梁醒豪(设计)
    • 摘要: 小朋友们,七夕节快到了,你们知道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张有趣的卡片,只要拉动喜鹊,牛郎和织女就能在鹊桥上相会呢!
    • 陶诗秀
    • 摘要: (一)早晨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枝丫间的一面蜘蛛网上。网上的露珠闪闪发亮,好像缀满珍珠一样,非常好看!一阵"叽叽喳喳"的嘈杂声,把梦中的天罗吵醒了。"哎呀!你们看哪!天罗织的网多么美丽呀!"说话的是森林中最聒噪的小麻雀。"你看看,多么精巧的手艺呀!真不愧是森林中的编织好手,天上的织女大概也比不上他!天罗真是森林中的‘织女’!""小麻雀,天罗明明是男生,怎么能说他是‘织女’呢?"白头翁说。
    • 李紫苏
    • 摘要: "七夕节"指的是农历七月的第七个夜晚。这个节日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节日。七夕的晚上不仅仅是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夜晚,同时也是为姑娘们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的好机会。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女儿节"。尽管七夕节不如其它节日那般流行,但是在中国,男女老少都对节日背后的故事相当熟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