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隐血
粪便隐血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945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中国保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会议等;粪便隐血的相关文献由24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丰良、潘瑞丽、王美丛等。
粪便隐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45篇
占比:99.10%
总计:11044篇
粪便隐血
-研究学者
- 周丰良
- 潘瑞丽
- 王美丛
- 秦楠
- 凌晓午
- 刘律文
- 吴佳力
- 吴飞
- 周湘红
- 安邦权
- 张嘉桐
- 文流勇
- 李世荣
- 李东华
- 李艳
- 杨伟宗
- 王晓岚
- 王灏
- 章有翠
- 肖凤静
- 胡伟国
- 贺根兴
- 贾红丽
- 赵国军
- 郁宝铭
- 郑善銮
- 郑民华
- 郝晓柯
- 陈玲
- 陈西
- 韦鉴
- 于惠
- 付士明
- 付玉华
- 任景丽
- 任静
- 何卫东
- 何娟
- 何建学
- 何志浩
- 何翠琴
- 侯丽华
- 俞静
- 冯彩莲
- 冯怡锟
- 刘为坡
- 刘凤莲
- 刘建敏
- 刘春国
- 刘燕玉
-
-
孙跞;
程瑶;
辛华
-
-
摘要:
目的:评价在Dukes B期结肠癌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04~2020-03收治Dukes B期结肠癌、结肠息肉患者各40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检测对象。检测3组受检者CEA、AFP、CA125、CA199水平以及进行粪便隐血检测。对比3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结果:结肠癌组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与结肠癌组患者粪便隐血、CA125、CA199以及CEA相比结肠息肉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肠癌组患者CA125、CA199、CEA以及粪便隐血阳性率相比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受检者均显著更高(P<0.05);结肠癌组患者各指标联合诊断的阳性率相比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受检者均显著更高(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粪便隐血阳性、CA125、CEA、CA199以及AFP均作为结肠癌的高危因素(P<0.05);通过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粪便隐血指标水平升高可作为结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Dukes B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A125、CEA、CA199以及AFP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试验诊断阳性率较高。
-
-
欧建军;
刘萍
-
-
摘要:
目的:探讨胶体金(wH)试纸条检测粪便隐血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接受wH试纸条检测粪便隐血阴性的住院患者300例,根据wH试纸条上粪便外观与颜色分为正常组190例与异常组110例.所有样本均接受匹拉米同法复查,比较两组复查结果.结果:正常组经匹拉米同法复查190例,显示均为阴性;而异常组经匹拉米同法复查110例,显示阳性62例,禁食3 d,复查依旧有阳性41例;两组复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H试纸条检测粪便隐血效果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粪便颜色异常者,复查阳性率较高.因此wH试纸条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或筛查工具,难以替代内镜、X线、胃镜等检查诊断.
-
-
鲍艳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检后随访对提高粪便隐血阳性人群复查率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来本院体检的1500例粪便隐血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在粪便隐血检测后1个月内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分别在粪便隐血检测后1周、2周和4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对照组的750粪便隐血阳性患者中,复查人数为287例,失访45例,复查率为38.26%(287/750);观察组的750粪便隐血阳性患者中,复查人数为525例,失访38例,复查率为70.00%(525/750);观察组粪便隐血阳性患者的复查率(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8.26%)(P<0.05);出院4周后,两组粪便隐血阳性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后加强随访的频次可以明显提高粪便隐血阳性人群的复查率,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
-
王志慧;
岳慧;
曹佳婧
-
-
摘要:
目的:观察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患者250例作为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观察肿瘤标志物指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检验准确率高于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单一检验,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能提高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更为明显,值得借鉴.
-
-
芦菊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实验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胶体金法粪便隐血实验检查及化学匹拉米洞法粪便隐血实验检查。对比免疫胶体金法、化学匹拉米洞法阳性检出率,计算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消化道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化学匹拉米洞法上消化道出血阳性检出率为(98.36%),明显高于免疫胶体金法(8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消化道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96%、98.98%,明显高于单纯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灵敏度(90.82%)、单纯化学匹拉米洞法的特异度(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匹拉米洞法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检测效果更佳,免疫胶体金法联合化学匹拉米洞法可有效提高消化道出血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
-
-
-
-
陈尧;
张梦兰;
朱穆善;
周丰良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56例粪便标本分别用Hb免疫法、Tf免疫法及Hb-Tf联合法同时进行隐血检测,测定Hb、Tf及Hb-Tf双联免疫胶体金检测卡的灵敏度,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检测卡的检出限为0.2μg/mL,Tf检测卡的检出限为0.04μg/mL,Hb-Tf双联卡的检出限为0.04μg/mL.256例粪便标本Hb免疫法阳性检出率为18.75%,Tf免疫法阳性检出率为14.06%,Hb-Tf双联法阳性检出率为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可优势互补,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粪便隐血的阳性检出率,为粪便隐血检测的首选方法.
-
-
王宝玉
-
-
摘要:
目的:观察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实验组),选择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检验及联合检验,将检验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准确率.结果:实验组经粪便隐血检验的检出率为71.25%,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检出率不高,实验组肿瘤标志物检验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病理检验结果比较,联合检验的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检验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