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测量
符合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原子能技术、物理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35719篇;相关期刊31种,包括核技术、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原子能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2010年)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中国兵工学会第十二届测试技术学术年会等;符合测量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小井、孙志斌、庞文宁等。
符合测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5719篇
占比:99.98%
总计:335782篇
符合测量
-研究学者
- 刘小井
- 孙志斌
- 庞文宁
- 徐斌
- 成正东
- 李敬阳
- 陈继革
- 丁海兵
- 何铁
- 吴成印
- 安力
- 尚仁成
- 徐克尊
- 成华东
- 朱传新
- 朱林繁
- 李文斌
- 杨小飞
- 杨杰
- 漆明森
- 牟云峰
- 王新华
- 苑震生
- 董续胜
- 郑普
- 郭海萍
- 阮锡超
- 阳剑
- 陈妙谋
- 陈默轩
- 不公告发明人
- 代云启
- 俞文凯
- 刘丽艳
- 刘云鹏
- 刘建宏
- 刘显荣
- 刘献忠
- 刘雪峰
- 刘鸿
- 吴志峰
- 吴聪
- 周超
- 岳爱忠
- 张立
- 李占奎
- 李旭
- 李霞
- 杜俊涛
- 杨煜东
-
-
靳亚晴;
董瑞芳;
权润爱;
项晓;
刘涛;
张首刚
-
-
摘要:
基于砷化镓/磷化铟雪崩光电二极管(InGaAs/InP APD)的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因工作在通信波段,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势,在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尽可能避免暗计数和后脉冲对单光子探测的影响,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广泛采用门控技术来快速触发和淬灭雪崩效应,有效门宽通常在纳秒量级.本文研究揭示了门控下单光子探测器可测量的最大符合时间宽度受限于门控脉冲的宽度,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良好拟合.该研究表明,门控下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用于双光子符合测量具有显著的时域滤波特性,限制了其在基于双光子时间关联测量的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
-
朱意威;
黄翰雄;
杨贺润;
王学浩;
任杰;
段利敏;
张俊伟;
孙琪;
阮锡超
-
-
摘要:
裂变瞬发中子谱(Prompt Fission Neutron Spectrum,PFNS)是重要的核反应数据,为了测量低于源中子能量的裂变瞬发中子谱,通常是用中子探测器与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arallel Plate Avalanche Counters,PPAC)进行符合测量以扣除非裂变事例的影响.针对裂变瞬发中子谱测量的需求,研制了一个由10个单元组成的PPAC.用Maxwell软件模拟了相同尺寸及工作条件下丝状电极电离室和平板电极电离室的电场分布.对该PPAC的结构及其性能测试进行了详细介绍.该PPAC工作于低气压流气模式,每个单元可以独立工作.该PPAC测试的结果为相邻两个PPAC单元之间的时间符合谱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为620 ps,PPAC与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时间符合谱γ峰的半高宽为880 ps.测试结果表明:该PPAC的时间响应快,达到预期指标,适合用于高事例率情况下的时间符合测量.
-
-
宋盼;
王小伟;
孟从森;
吕治辉;
张栋文;
赵增秀;
袁建民
-
-
摘要:
阿秒激光具有超短的脉冲宽度和较宽的频谱,已经成为实时探测和操控原子分子内部电子超快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工具.冷靶反冲离子动量成像谱仪能够记录下碎片离子和电子的动能及三维动量矢量,对特定反应通道可以全微分符合测量从而提供精确的动力学数据.我们利用高次谐波获得阿秒脉冲,将阿秒光源与冷靶反冲离子动量成像谱仪相结合,成功研制了AttoCOLTRIMS系统.利用XUV光脉冲电离稀有气体原子,获得了稀有气体原子的光电子角分布,并重构了高次谐波的光谱,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
-
-
王志远;
张子静;
赵远
-
-
摘要:
在量子探测领域,关键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未知量子态进行测量以获取量子态信息.通过将量子计算中的量子门所组成的量子线路应用于量子探测领域,提出实现单光子未知量子态的测量方案.利用量子计算的叠加性、纠缠性、可纠错性以及量子线路的可集成性,可以使得探测更具高效性并简化探测的实验系统.利用本文提出的探测新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对该方案进行了模拟.在该方案的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以下的结论:通过在不同信噪比等参数的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测量次数,基于量子线路的方案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
-
张月昭;
于得洋;
刘俊亮;
王伟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可集成于微通道板探测器内部的定时放大器,可直接从微通道板探测器的高压供电电路或阳极上获取信号,进而给出探测事件的时间信息.该电路由跨阻放大器实现电流-电压转换,并由后续的两级线性放大电路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测试显示该电路的定时精度为653 ps,飞行时间测量精度为2.1 ns,可以满足大部分实验对定时精度的要求,如反应事件的符合测量和飞行时间测量等.
-
-
丛爽;
吴文燊;
段士奇;
宋媛媛;
尚伟伟
-
-
摘要:
基于量子定位导航系统原理,设计并分析了基于3颗卫星的星基量子定位导航系统的测距与定位过程,包括星地光链路的建立、量子纠缠光的发射与接收、到达时间差的获取、量子定位导航系统的测距,以及用户坐标的计算与导航,并对量子定位导航系统中的每个过程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
吴向坤;
唐小锋;
周晓国;
刘世林
-
-
摘要:
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测量是制备和分析能态选择离子性质的高效实验方法.本文回顾了这一技术与合肥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相结合的近期应用,特别是在离子基本参数测量和解离动力学中的研究.通过对电子和符合离子的同步速度聚焦测量,带电粒子的收集效率、电子能量分辨和离子平动能分辨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通过对特定能态离子解离碎片平动能和角度分布的直接测量,研究了各种非绝热效应,如椎间贯穿、内转换等,在解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此基础上质量选择的阈值光电子能谱在复杂体系的同分异构体甄别方面也展示出超乎寻常的优势.
-
-
胡友勃;
李健军;
高冬阳;
汤琪;
郑小兵
-
-
摘要:
采用355nm连续激光泵浦BBO晶体产生参量下转换效应,搭建了相关光子辐射定标实验装置,使用时间数字转换和时间幅度转换两种符合测量方法进行比对测量,定标了不同光子速率下雪崩光电二极管在737nm波段的探测效率,分析了在高光子计数率下死时间和后脉冲等因素对符合测量选取符合门宽和意外符合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光子计数速率的测量结果并分析符合测量的修正因素,修正后两种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优于0.25%.采用时间间隔技术测量了不同光子计数率的后脉冲概率,为提高单光子探测器的计数精度和相关光子定标的精度提供依据.
-
-
李永明;
王亮;
陈想林;
阮念寿;
赵德山
-
-
摘要:
252Cf同位素源具有标准的自发裂变中子能谱,但由于其半衰期较短,应用中常需要对源强进行标定修正.随着源年龄增加,来自源中250cf和248Cm自发裂变的影响愈加凸显,不能简单按252Cf的衰变规律计算源中子发射率,而通过锰浴活化的间接测量方法周期较长,且在源强低于104 n/S时误差较大.最近,基于中子多重性计数的源强绝对测量算法已得到验证.本文进一步从点模型假设的测量方程出发,在将符合计数率与总中子计数率关联的基础上,分别对符合计数率随源位置、符合门宽的变化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提取变化过程的特征系数,建立了两种避规效率变化的252Cf中子发射率测量方法,并基于JCC-51型中子符合测量装置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回归分析方法的测量值均与标称值的修正结果在2%的偏差范围内一致;反推求得装置中轴线上的探测效率也与基于MCNPX程序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值相符.研究结果可为活度信息不明的252Cf源强标定及符合测量装置的效率刻度提供便携准确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