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矸石充填

矸石充填

矸石充填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51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5296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煤矿安全、煤炭工程、煤炭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3煤炭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3年论坛、2012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等;矸石充填的相关文献由1177位作者贡献,包括史磊、贾洪现、付超等。

矸石充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5 占比:1.83%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15296 占比:98.04%

总计:15601篇

矸石充填—发文趋势图

矸石充填

-研究学者

  • 史磊
  • 贾洪现
  • 付超
  • 郭振宇
  • 魏连河
  • 刘建功
  • 张吉雄
  • 时统军
  • 许正刚
  • 邵天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明亮
    • 摘要: 本文以邢东矿11233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为例,对矿井开采中矸石充填的关键装备、系统以及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与应用分析,提出矸石综合处理的可行性方式和原理,通过矸石充填开采置换出传统技术不能采出的煤炭资源,实现“三下”压煤资源的解放,提高煤炭资源开发的利用率。
    • 吴俊
    • 摘要: 为降低原煤灰分,减少矸石提升对环境的破坏,回收建下压煤,邢东矿建立了一套原煤井下分选系统,将煤矸分离,并利用分离出来的矸石进行建下工作面矸石充填开采。井下分选系统采用跳汰高效排矸工艺,主要分为筛分破碎和跳汰洗选2部分。洗选后的矸石利用皮带输送至工作面进行充填。为提高充填效率,在矸石充填工作面安装了支架电液自动控制系统,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充填效果。
    • 侯成志
    • 摘要: 以邢东矿11233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系统的介绍了矸石充填工作面的设备配置、设备升级历程、自动化控制理论以及自动化充填控制理论在现场的应用,通过在11233矸石充填工作面的充填自动化控制的实施,使得工作面具备月产5万t的能力,成为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
    • 段玉锋
    • 摘要: 以陕西澄合百良旭升煤矿为工程背景,对短壁干式充填巷间煤柱宽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监测数据表明,充填巷围岩变形较为平均,围岩松动圈发育范围0~2 m,均小于锚杆锚固深度,留设煤柱和支护设计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相比于垮落法管理顶板,短壁干式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结构和采场应力有着很大的不同,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形态以完整层状岩层为主,开采对上覆岩层扰动较小,有利于固废处置与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
    • 许峰
    • 摘要: 以桑峨矿12303工作面为工程实例,拟应用充填开采与沿空留巷技术,实现地面矸石零排放,提高煤炭回收率;拟定充填开采技术方案;重点分析探讨综采充填工艺;采用矸石专用充填液压支架;采用矸石充填留巷技术。
    • 钱旭
    • 摘要: 设计了矸石充填投料输送集控系统,采用S7-300 PLC构建系统的控制主站,通过井下震动传感器、雷达料位计以及物料传感器对投料震动、料位等信息的监测,分析投料输送系统的储料仓料位、投料管道等状态并呈现在上位机软件中,在发生堵仓、堵管等故障时给出报警信息。上位机人机界面采用iFIX组态软件进行设计,实现了对投料输送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给料机及相关设备的集控、检修等操作方式;集控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式,易于操作与后期维修,保证矸石充填投料输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 康进东
    • 摘要: 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三下”压煤问题,保护矿区周边环境。本文以邢东矿1123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充填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机械设备及充填工艺进行了改进,最终制定了矸石充填开采方案,对11235工作面采空区进行了充填。实践表明,充填效果良好,提高了回采工作面顶板的完整程度,有效地防止了由于采空区冒落所造成的地表塌陷,实现了煤炭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开采。
    • 尹宝杰
    • 摘要: 唐山矿压煤问题突出,矸石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为解放“三下”压煤资源,减小地表下沉,控制矸石排放量,急需对充填工作面F5001顶板沉降进行限制,考虑到工作面宽度对顶板沉降的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工作面宽度与顶板沉降的关系。将煤层顶板简化为组合固支梁,推导顶板沉降与工作面宽度对应关系,并通过已有监测顶板沉降的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工作面宽度布置在124 m左右时,采空区顶板达到极限抗拉强度4.63 MPa;工作面宽度布置小于等于103 m时,工作面上方顶板沉降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工作面宽度超过103 m后,顶板下沉量处于高沉降水平状态。考虑到煤层平均倾斜长度,最终工作面宽度布置为66 m,此时监测到顶板沉降为0.538 m,处于低沉降水平,与计算结果的0.519 m接近,理论计算精度较高,但是需要更多实例验证其普遍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宽度与顶板沉降存在指数关系,确定工作面宽度需要考虑顶板沉降的控制要求。
    • 王平; 曾梓龙; 孙广京; 冯涛; 李乃录; 刘金海; 李鹏; 江永志
    • 摘要: 深井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使得沿空留巷存在诸多困难。采用矸石充填采空区可有效限制深部采场覆岩大范围的破断、运动,缓解深井工作面剧烈的矿压显现,为深井工作面沿空留巷奠定基础。通过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探讨了深井矸石充填工作面覆岩运动特征,探讨了沿空留巷围岩承载结构及其稳定性。根据新巨龙煤矿2305S-2号工作面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矸石墙+钢管混凝土立柱为主的巷旁支护结构,并提出了留巷顶板超前支护、强力护表、深部锚固,巷旁支护结构合理宽度、侧向约束、协同承载,实体煤帮卸应力、防冲击、控片帮的控制方式,留巷底板高应力深部转移的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原理和先固顶→再护帮→后控底的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原则。形成了锚杆+W钢带超前支护和长锚索+注浆锚索永久支护的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新巨龙煤矿2305S-2号深井矸石充填工作面沿空留巷。沿空巷道围岩实测发现留巷矸石墙变形不均匀,承载能力增长缓慢,钢管混凝土立柱钻底,顶板锚索易破断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留巷矸石墙的侧向约束,提高矸石墙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立柱底部安装大垫板,控制立柱钻底量,沿空留巷顶板锚索要求具备一定的延伸率,实现长锚索与顶板围岩的协同变形与承载。
    • 李勇
    • 摘要: 在煤矿开采中将产生大量的矸石,矸石的堆积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采空区域存在坍塌风险,需要应用煤炭充填开采技术对矸石加以处理,填充采空区域,确保安全生产。东曲煤矿开采项目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生产号召,在煤矿生产中应用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