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下注射胰岛素

皮下注射胰岛素

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专利文献164359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齐鲁护理杂志等; 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万红、于秀英、刘爱华等。

皮下注射胰岛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64359 占比:99.93%

总计:164468篇

皮下注射胰岛素—发文趋势图

皮下注射胰岛素

-研究学者

  • 万红
  • 于秀英
  • 刘爱华
  • 吴兰
  • 张梅
  • 戴琼
  • 李丽岩
  • 杨浩
  • 江春花
  • 石亮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殷峻
    • 摘要: 刚得知家中宝贝罹患1型糖尿病,整个家庭似乎都如临末日,不知道孩子漫漫人生将如何度过。虽然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能从开始的打击中振奋起来,为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过正常的生活做不懈的努力。这时,几乎每个患儿家长都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有糖尿病在身如何运动?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吗?运动能为小糖友保驾护航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功能被自身免疫几乎完全破坏,只能依赖外源性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日的剂量相对恒定,无法像自身胰岛那样随身体需要精确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
    • 郑小娟; 姜佳宁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0,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和参照组(n=50,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水平(8.17±1.54)mmol/L、空腹血糖水平(5.21±1.08)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3±1.1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5、6.975、6.175,P<0.05);观察组生理维度评分(15.65±2.54)分、心理/精神维度评分(13.55±2.84)分、社会维度评分(9.44±1.58)分、治疗维度评分(6.34±1.03)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7、11.376、8.355、8.765,P<0.05);观察组护理总依从率96.00%高于参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参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应用在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其应用价值显著,适宜普及使用。
    • 程艳梅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联合多次皮下住着方案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T2DM)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泵持续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比研究不同组患者治疗方案改变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新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刘丽娜
    • 摘要: 目的 治疗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低血糖例数比对照组少(P0.05),在接收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能够比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更能降低胰岛素的用量,与此同时增加了治疗有效率,改善了血糖达标时间,能够更好地维持血糖水平,值得进一步普及和运用.
    • 宋丽媛
    •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0.82±0.25)低于对照组的(1.3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周闯
    • 摘要: 目的 探索胰岛素泵入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回顾性分析了87例患者.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被归类为胰岛素泵入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入方案治疗;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频率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 ①经过治疗发现胰岛素泵入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胰岛素泵入组患者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频率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对比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入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对比临床疗效、患者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频率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 江春花
    • 摘要: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肥城矿业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利于促进血糖水平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杨颖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资料,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确诊,随机分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评价两组疗效,测定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记录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5%较对照组86.49%高,低血糖率2.70%较对照组13.51%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选择胰岛素连续皮下注射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稳定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效果好,值得推广.
    • 李雪; 王有龙
    • 摘要: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该院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列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其皮下注射胰岛素的29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其胰岛素泵滴注的29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9.31%,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乏力、头晕、恶心、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胰岛素泵滴注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改善,降低患者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泵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平衡,安全性高,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