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式改革
激进式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0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中国政治、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2390385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宁夏党校学报、国际展望等;
激进式改革的相关文献由93位作者贡献,包括樊纲、傅霞飞、张宇等。
激进式改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90385篇
占比:100.00%
总计:2390472篇
激进式改革
-研究学者
- 樊纲
- 傅霞飞
- 张宇
- 沈丽
- 贺佳雨
- JohnMcMillan
- OlehHavrylyshyn
- 代志明
- 任亚先
- 伊竹
- 刘加华
- 刘继国
- 刘薇娜
- 刘鸿
- 刘鹏
- 刘龙
- 卢新波
- 卢现祥
- 卢福营
- 吕品
- 吴奕涵
- 吴放
- 吴永辉
- 周基农
- 周清杰
- 周良
- 周静言
- 喻进
- 姜爱凤
- 尚新力
- 张勇
- 张春子
- 张晓晶
- 张玉洁
- 张跃平
- 张跃进
- 张道根
- 张长生
- 彭先兵
- 徐琼怡
- 徐长玉
- 慕继丰
- 成军
- 文海花
- 曹蓉
- 朱凯翔
- 李岚
- 李峰
- 李志强
- 李朔冬
-
-
张道根
-
-
摘要:
1.中国经济制度创新的渐进式道路。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不是改革速度快慢的问题,而是改革思维与战略选择的问题。不同改革思维与战略,反映了不同国家对自己的历史、传统、国情和未来走向的深刻认识,对客观存在的利益结构、权力架构、制度特征的深入把握。中国不同于东欧和苏联,中国走的是渐进式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而东欧和苏联走的是激进式改革的回归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
-
周静言
-
-
摘要:
转型初期叶利钦政府对其国内的产业政策态度经历了从否定到认可再到重视的过程转变,但最终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俄罗斯产业政策问题基本上处于搁置状态.本文以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政策制定的经济背景为切入点,着重分析这一时期俄罗斯产业扶持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的内容,并考察其相应的政策调整措施,最后对产业政策效果作出客观评价.%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the Yeltsin Administration denied its domestic industrial policy at the beginning,and then accepted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it.Nevertheless,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the issue of Russian industrial policy was basically shelved.In this study,the economic background for Russia to make its industrial policy is introduced.The contents of Russian industrial supportive policy,industrial structural policy and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in the period are analyzed.Besides,the measures to adjust the policies are investigated.Finally,the results of the industrial policy are evaluated.
-
-
吴奕涵
-
-
摘要:
行政决策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决策模式,其理论核心在于将行政决策的过程视为一个稳步前进的整体.我国改革开放选择渐进式的模式有其必然性.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应坚持整体推行渐进式改革与局部采取激进式改革相结合,统筹协调好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关系,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
-
-
文海花
-
-
摘要:
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一直都是时下的热点问题,现代人们对于食品天然性的要求愈来越高。在食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过程中,其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微生物对于食物的污染。本文介绍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微生物对于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对于食品防腐措施的分析。
-
-
-
陆岷峰;
张玉洁
-
-
摘要:
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其成长过程一直实施谨慎监管原则,其改革一般选用渐近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快,经营环境的深度变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发展引发的金融脱媒、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而环境变化步伐的加速性已容不得中国银行业继续实行渐进式改革,驱使其不得不采用激进式改革模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