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溶栓术

溶栓术

溶栓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30725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母婴世界、护士进修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广东神经放射学第一次学术会议、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溶栓术的相关文献由35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锦文、师小玲、张中正等。

溶栓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0725 占比:99.87%

总计:130891篇

溶栓术—发文趋势图

溶栓术

-研究学者

  • 宋锦文
  • 师小玲
  • 张中正
  • 李兰荪
  • 李延萍
  • 李新
  • 李琳
  • 沈国鑫
  • 白小涓
  • 罗润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海波; 胡伟; 张训; 斯光晏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鞘血栓抽吸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性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2014年3月~2020年7月因AVF急性血栓性闭塞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即血栓抽吸组(血栓抽吸联合PTA)和局部溶栓组(局部溶栓联合PTA),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1年初级通畅率,通过Kaplan-Meier分析评价通畅率。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其中血栓抽吸组28例,局部溶栓组33例,血栓抽吸组患者的手术解剖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100%、96.4%,高于局部溶栓组96.9%、90.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3,P=0.353;χ^(2)=0.753,P=0.385),血栓抽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稍高于局部溶栓组(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5);血栓抽吸组患者手术后第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6.3%、92.6%、74.1%,局部溶栓组分别为96.7%、76.7%、46.7%,2组一年初级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P=0.041)。结论经皮血管鞘血栓抽吸联合PTA是治疗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
    • 王迪
    • 摘要: 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溶栓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而观察组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差异,并观察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SS-QOL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常规组更高(P<0.01);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2.31%vs 73.08%,P<0.05)。结论 将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术后患者术后的延续性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同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周寅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闭塞应用机械支架取栓对血管再通率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5.00%,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1,P<0.05);观察组术后1、7 d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54±2.25)分、(3.03±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0.57±2.88)分、(5.54±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2、10.094,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mRS评分分别为(2.60±0.58)分、(0.81±0.35)分,低于对照组的(3.04±0.72)分、(1.45±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6、6.879,P<0.05);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闭塞应用机械支架取栓治疗,相比溶栓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预后提高,同时明显减少术后出血,改善生活质量。
    • 赵刘兵; 吕献军; 徐炜; 王杰; 王桂远
    • 摘要: cqvip:双下腔静脉畸形是下腔静脉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在下腔静脉变异中并不多见,占0.2%~3%[1]。临床上通常无症状,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现就1例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左侧下腔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作一报道。
    • 张雪英
    • 摘要: 目的 评价护理风险评估干预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6月—2020年2月该院介入科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术治疗的下肢DVT患者5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8).对照组围术期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下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下肢疼痛、肿胀、静脉通畅等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大腿周径差(3.23±0.52)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5±0.5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31,P<0.001);观察组小腿周径差(2.97±0.32)cm,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36±0.2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6,P<0.001);观察组NRS得分(1.65±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1.04)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8,P<0.001);观察组静脉通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术治疗的急性下肢DVT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风险评估干预,患者肢体肿胀和疼痛明显缓解,治疗周期缩短,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 吴喜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滤网以及溶栓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5例下肢深静脉血管置入滤网以及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都进行局麻,选用滤网置入手术以及溶栓的治疗方法,并在术后选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病者都相应地接受治疗过程,都获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治疗时间为(13.45±4.67)d、下肢肿胀时间(7.2±3.25)d、疼痛时间(2.21±0.17)d明显比治疗前的患者治疗时间为(18.76±6.15)、下肢肿胀时间(12.99±5.9)d、疼痛时间(4.93±0.25)d短,治疗有效率也显著提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滤网以及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钟影
    • 摘要: 目的:讨论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1月间我院收纳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86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中43例纳进常规护理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实施),剩余43例纳进护理干预组(按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实施),比较2组护理价值.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治疗,并采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王晓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择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判断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上,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李世艳; 胡正琼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本院2020年2月-2020年08月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25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13例)和研究组(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溶栓护理,两组患者均实施溶栓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溶栓术进行治疗,并配合相应溶栓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