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象站

气象站

气象站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436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64971篇;相关期刊392种,包括当代劳模、山西气象、气象知识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4年度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学术交流会等;气象站的相关文献由3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小岭、张颖超、徐伟等。

气象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5 占比:0.92%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4971 占比:99.03%

总计:65610篇

气象站—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普琼珍; 杨长荣
    • 摘要: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拟迁站——泸西县石洞气象站与基本站4次定时同步自动观测气象资料,结果表明,两站观测数据的差异,除了由石洞站海拔高度增加48 m引起规律性变化:5年年平均气压下降4.8 hPa,年平均气温不降反升0.1°C,0 cm极低地温出现正值,浅层地温则少变,降水量不增还稍减小,风速稍增大,最多风向西南(SW)少变,大风稍增多外,大部天气现象少变;另外还有地理环境合并天气系统引起的差异:昆明准静止锋和偏西气流两系统在两站间徘徊,常引起冬春季基本站降水稍多,气温略低,石洞站则温高少雨;还有拟迁站北边约200 m处砖厂烧砖房释放的热量、排放烟气的脱硫塔(烟囱)和汽车驾校排放的尾气等,共同形成微弱的热岛效应影响,致使其冬春季在偏北风作用下恰好覆盖观测场,温度季节性升高加大,夏秋季则无明显影响。两站资料相关系数趋近于1,显著性水平达到0.01,相关性较好,热岛效应影响可不计;两站使用仪器大部相同,其性能引起差异也可忽略不计,得出石洞站仪器性能良好,其观测数据具有比较性,同时还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并得出基本站观测资料应用到石洞站的订正指标。
    • 卢显; 孟庆岩; 张晓东; 刘杰; 任静
    • 摘要: 基于我国气象站气温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地表温度数据,对西藏地区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5次M_(S)5.0以上地震开展地面温度数据的变化提取研究。计算结果显示,12次地震前出现了气温增强现象,13次地震前出现了地表温度增温异常,在震前同时出现两种温度结果增值现象的地震有10次,且两者的温度峰值日期非常接近,相互印证了西藏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存在地面温度增强的现象。
    • 郑文君; 罗倩; 罗森
    • 摘要: 针对传统气象科普气象站存在的不易保养维护、配套要求高、仪器存在一定危险性等问题,以Arduino平台为基础设计开发出一款小型物联网气象站系统。该系统使用Uno R3作为采集芯片,ESP 8266芯片作为服务器,应用层通过要素节点采集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电池电压等信息;在核心层对数据进行检查、格式化;在链路层通过使用串口通信连接采集芯片和服务器芯片传输实时气象数据,通过WiFi将Web网页在终端设备上进行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设备简单、功耗低,运行稳定,使用方便,能够满足气象科普教育工作的需求。
    • 王新华; 陈东; 罗林; 张涛; 杨磊; 徐稚; 谌俊毅
    • 摘要: 自动气象监测系统是现代天文观测台站必备的辅助系统之一,传统的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基于微控制器或个人计算机开发.微控制器多用于工业控制,无法满足多任务和批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个人计算机由于高功耗、高成本及低可移动性,无法在野外使用.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开发方式的缺点,采用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为抚仙湖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NVST)开发一套低功耗、低成本、高稳定性的自动气象监测系统.介绍了1m太阳望远镜气象站的整体设计、软硬件功能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经过测试,新的系统除具备上述特性外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满足望远镜日常观测的需求.
    • 叶栋水; 刘桐恺; 王鑫
    • 摘要: 随着福建省气象站网规模迅速扩大,仪器设备类型不断更新.但气象站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平台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因此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研究以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气象站元数据为基础,采用B/S架构,实现气象站网信息可视化查询以及迁站、建站、撤站审批管理等功能,为省、市、县业务人员提供统一站网信息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气象站网信息的管理能力.
    • 司林静; 韩乾; 陈小霞
    • 摘要: 宁阳县气象站为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为该站迁址后的地温观测资料序列延续和订正提供依据,对2019年新、旧气象站观测的0cm地温、浅层(5cm、10cm、15cm、20cm)地温和深层(40cm、80cm、160cm、320cm)地温的月平均及年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全年新、旧站地温差异较小,月平均总体差值在—3.5~1.6°C;地温差异深层较0cm、浅层略大,其中,2月和3月160cm、320cm深层地温月平均值差异较明显,温差大于2°C.
    • 李子平; 周钦强; 麦宗鉴; 刘祖俐
    • 摘要: 为方便基层气象业务人员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监测和预警,提出并实现了以ArcGIS中茂名市本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Surfer、C#和VB开发了精细到镇的茂名市自动气象站数据监测预警应用系统.该软件系统在实际业务应用中能快速对气象实时要素数据资料进行检索、筛选、统计分析和导出,加强了本地基层气象部门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系统的监测预警手段,对"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 夏静雯; 王增辉; 王晶; 周杰
    • 摘要: 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对宁波市2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周边探测环境进行评估,通过对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表明,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位于宁波核心都市区,气象探测环境受城市化进程影响较大,农田等面积不断缩减,导致气象站"进城"而不得不几经搬迁.地处海岛的石浦国家基本气象站周边探测环境保护较好,农田等覆盖率维持在较高比例,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 施海瑞; 徐爽; 刘立辉; 张可嘉; 黄学宁
    • 摘要: 区域站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气象监测手段和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故障的及时处理关系到历史气象资料的连续性,并且为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发布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数据.因此,为了解决区域站维修故障难以快速定位的业务难题,通过对DSD3型自动气象站的原理、功能和结构进行详细介绍,总结故障维修处理流程,根据不同的数据缺测情况分析供电、通信、传感器、采集器等各种分系统故障的原因,提出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帮助业务人员提高故障诊断和检修效率,减少故障持续时间,确保区域站正常稳定运行,提高业务运行质量.
    • 吴可言; Evgenia Arbugaeva(摄影)
    • 摘要: 70岁的科罗特基是一名气象员,他在北极圈生活了一辈子。在俄罗斯北部霍多瓦里卡地区的气象站,他独自生活、工作超过20年。这里毗邻北冰洋,气候极寒,条件艰苦。在遇见科罗特基之前,摄影师阿尔布加耶娃走访、拍摄了俄罗斯境内的22所气象站,它们大多有高科技设备,与外界联系便利。科罗特基所在的北极考察站则不然,这里犹如无人之境,常年风雪交加,是她见过的条件最为恶劣的气象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