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系数
有效利用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64793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致富天地、农业科技与信息、工业加热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年治淮论坛暨淮河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等;有效利用系数的相关文献由23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伯伟(摘)、孙廷玺、张振旗等。
有效利用系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4793篇
占比:99.96%
总计:364943篇
有效利用系数
-研究学者
- 郭伯伟(摘)
- 孙廷玺
- 张振旗
- 何晔
- 刘浩军
- 刘超群
- 周象贤
- 唐小丽
- 尹希
- 扶卿华
- 曹俊平
- 李奔月
- 李浩鑫
- 李特
- 杨晓艳
- 梅冰笑
- 王少华
- 王行汉
- 胡文堂
- 范群芳
- 董雪松
- 蒋愉宽
- 蒋鹏
- 蔡志芳
- 袁永毅
- 谷雨
- 邵东国
- 陈国存
- 陈述
- Jian Kang
- Junlong Zhang
- Xueting Zeng
- 丁芳菊
- 万予兵
- 严洪源
- 严雷
- 乔木
- 付杰
- 任作利
- 任维信
- 何晓锋
- 何颖
- 余国敏
- 俞发康
- 倪深海
- 冯保清
- 冯焕芳
- 刘伯权
- 刘倩文
- 刘宇
-
-
王海宇;
张月珍;
董平国
-
-
摘要:
为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客观掌握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状况,有利于改进区域输水灌溉方式、合理规划分配利用水资源,进而助推实施国家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本文在武威市20个灌区中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比大中型灌区较高。此外,本文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激励机制建设、灌区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农业节水增效措施,以促进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
-
吴浩源;
周令;
文斌;
强跃
-
-
摘要:
用水效率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之一,且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效率极为重要。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农田灌溉有效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为例,选取2017—2021年万州区7个样点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情况,按照《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测算方法计算出有效利用系数成果,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提出改进措施。
-
-
-
-
摘要:
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世界人均的1/4,农业用水占据总用水量的60%以上且有效利用系数偏低,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做好节水工作对于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是必行之路。合理的灌溉技术是推动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极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根域灌溉技术可达到明显节水增产效果。
-
-
张君禄
-
-
摘要:
为分析2019年鞍山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选取32个具有代表性质的灌区进行有效水利用系数测算,从而获取全市农田有效利用系数,2019年鞍山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42,其中中型灌区为0.5203,小型灌区为0.5368,纯井灌区为0.6314。结果可为类似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工程提供参考。
-
-
孙金凤;
戴鹏程;
王瑞;
钮婷婷;
谭舒之
-
-
摘要: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科学评估地方农田灌溉水效率、节水潜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2012—2019年宿城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年际变化规律,探究宿城区农业节水潜力与节水灌溉发展成效,从节水工程投资、节水灌溉技术创新、节水政策机制改革、灌区节水管理等层面提出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水平的措施对策,以促进地区农业灌溉节水健康发展.
-
-
-
-
-
韦爱群;
王天华;
刘倩文;
杨鹏程
-
-
摘要: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开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农业节水的主攻方向,为政府进行节水灌溉整体规划、推动节水灌溉事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合理选择样点灌区,通过直接量测法测算出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70,真实反映出盐都区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其成果可为节水改造、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决策水资源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
-
张哲文;
沈建;
喻红芬
-
-
摘要:
以南通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为依据,采用"首尾分析法",通过选择各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开展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南通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并结合测算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
-
杜庆顺;
王秀庆;
李斯
- 《第三届青年治淮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科学核定流域内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灌区开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试,为流域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核算提供参考依据是非常必要的.石拉渊灌区地处鲁东南,临沂市河东区境内,是引沭河水自流灌溉的中型灌区,为加强流域水资源优化管理,2016年度,在该灌区选取12块典型田块,对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灌区毛灌溉水量采用灌区渠首闸取水量扣除各退水口门退水量,净灌溉水量以各典型田块历次灌溉前后土壤水深及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为代表进行推求,经测算2016年度灌区毛灌溉用水量为444万m3,净灌溉用水量为207万m3,该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67,本文结合测算过程浅谈经验体会.
-
-
-
范群芳;
马志鹏;
龙晓飞;
刘晋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农业用水监测工作量大、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较难量测的现状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灌溉用水效率考核指标的复核工作缺乏及时、精准的有力抓手.本文针对净灌溉需水量难以准确测算的问题,在考核指标复核技术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提出融合“遥感反演——实地监测——计量经济学模型测算——数据综合分析”四位一体的方法,通过基于遥感蒸散发模型的ET测算、典型灌区直接量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测算和数据综合分析,实现准确、快速测算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考核指标的目的,研究结论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指标考核提供复核依据.
-
-
张玉顺;
路振广;
王敏;
秦海霞;
王艳平;
和刚;
邱新强
- 《2015年治淮论坛暨淮河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之一.在2014年河南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淮河流域河南省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灌区管理水平、水源类型及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从中选取49处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得到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0.401~0.875范围内;分析得到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即大型灌区0.467、中型灌区0.477、小型灌区0.552和纯井灌区0.711;按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推算出淮河流域河南省现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11.上述测算成果能为有关部门进行水资源管理及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