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就地补偿
无功就地补偿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矿业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8258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资讯、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5年全国冶金供用电专业会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2003年团体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1999年电力电容器学术年会等;无功就地补偿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邓毅、陈小燕、刘乾业等。
无功就地补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8258篇
占比:99.82%
总计:88421篇
无功就地补偿
-研究学者
- 邓毅
- 陈小燕
- 刘乾业
- 刘文
- 卓忠
- 姜秋潭
- 宋天武
- 宋学诠
- 宋竹生
- 崔德庆
- 施晓
- 曹士杰
- 朱明焕
- 朱赫
- 李兆华
- 杨明利
- 杨金德
- 汪磊
- 沈菊雯
- 王永祥
- 王济
- 蒲理源
- 蓝成辉
- 陈建庆
- 陈荣
- 上官学兵
- 严昌顺
- 于晓伟
- 于景艳
- 于连河
- 付瑾诚
- 任丕清
- 何凤莲
- 何早红
- 余晓平
- 余贵
- 党志军
- 冯玉贤
- 刘人灿
- 刘启胜
- 刘奇
- 刘宝荣
- 刘峰
- 刘文柱2
- 刘新伟
- 刘晓春
- 刘萍
- 刘金霞
- 刘骏跃
- 勾禹辰
-
-
邓海平
-
-
摘要:
由于电力系统中负荷的不均匀分配,导致配电网中发生三相负荷不平衡状况,严重影响供电质量,提出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就地补偿方法。检测三相负荷,获取电力系统中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计算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筛选出三相不平衡负荷,确定无功就地补偿容量,基于混合遗传算法建立无功就地补偿数学模型,实现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就地补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补偿电力系统无功电流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
-
李宏伟
-
-
摘要:
在分析传统无功补偿类型及机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无功就地补偿的不同类型,通过对TSC型无功补偿的几种控制策略比较研究,选取复合控制策略对电容器投切.数值模拟试验知:无功功率电压偏差为正,说明无功功率过补偿电压偏高,控制量输出切除电容器,电压偏差为负,说明无功功率过补偿电压偏低,电容器动作小.
-
-
郑日兴
-
-
摘要:
将就地补偿装置应用于高压电动机中,有助于电能利用率的提高,实施这种技术,不仅与我国能源的节约利用相符合,也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发展政策相一致.为此在合理选用无功就地补偿装置上,需进行准确的计算与验算,并对无功就地补偿装置的安装特点引起注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高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的特点与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展开了论述,并对高压就地电容补偿装置选择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说明,旨在更好对高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装置予以选用.
-
-
-
-
刘萍;
郭骏
-
-
摘要:
海洋石油平台油井数量持续增加,钻井平台负荷不断增大的实际情况对平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负荷增加造成的线路损耗使平台电力系统普遍存在末端电压偏低、供电变压器负荷率较高的问题.同时,变频调速器的广泛使用则带来5,7,11等奇次谐波含量较高,电能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针对以上问题,以SZ36-1WHPE平台为对象,提出采用无功就地补偿的方法提高供电品质、降低线路损耗[1,2],并在海油系统内首次利用DDRTS(电力系统实时暂态仿真系统)进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可行性研究及补偿效果预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
陈兆明
-
-
摘要:
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的原则,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并结合实例,介绍了无功补偿电容的容量确定过程,改善了电机性能,降低电机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
-
杨昆;
于晓伟;
王鹏;
韩华杰
- 《2016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在不改变高频UPS主电路拓扑结构和配电系统结构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利用高频UPS进行无功就地补偿控制方案,应用同步旋转坐标变换和瞬时功率理论设计控制算法,在不影响UPS有功功率的前提下,利用PWM整流器进行负载侧无功补偿,提高配电效率,以及UPS电源利用率,改善负载侧电能质量,减小高低压室无功补偿电容容量,节省成本和占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