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民报》

《新民报》

《新民报》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瞭望、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文史等; 《新民报》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林岚、陆诒、张京等。

《新民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92.79%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7.21%

总计:208篇

《新民报》—发文趋势图

《新民报》

-研究学者

  • 张林岚
  • 陆诒
  • 张京
  • 云中岳
  • 傅国涌
  • 刘子茵
  • 刘民安
  • 刘环环
  • 文履平
  • 李荣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倩娜
    • 摘要: 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有着长达三十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他于抗战时期担任了重庆《新民报》主笔,先后开创了《最后关头》《上下古今谈》专栏,发布了上千篇言论文章,并连载了数篇长篇小说,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以及办报实践活动。为进一步了解张恨水于抗战时期的办报思想及新闻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其刊登在重庆《新民报》副刊上的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其文字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意识,有助于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对张恨水的新闻实践活动的研究,可以发现其新闻思想仍具有时代闪光点,他认为副刊应当具有新闻性以及读者至上的办报理念,对当今的新闻实践活动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 王淋
    • 摘要: 虽然是第一次见黄老,但通过看资料和见到黄老后的感觉,我觉得他应该是开朗、豁达、亲切、睿智还有点调皮的。艺术家简介黄苗子(1913~2012),广东中山人。当代知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曾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这个文艺界的老顽童,自称"行走在艺术世界里的小票友",以"玩票"的心态,玩出了大家风范。
    • 摘要: 张友鸾:拟标题高手张友鸾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编辑,他一向重视新闻标题的编写,堪称标题高手。抗战爆发后,《新民报》迁往重庆,张友鸾出任主笔、经理。彼时,前方军民浴血奋战,后方达官巨贾却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新民报》在刊发一则揭露国民党官员生活奢靡的消息时,张友鸾拟了个标题:《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吃紧”反映前方战事残酷激烈,“紧吃”揭露了后方权贵醉生梦死的腐化生活,标题别出心裁,读者看后无不拍案叫绝。
    • 姜祥; 李日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研究队伍的力量薄弱、研究视野的局限,有关浦熙修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但是进展缓慢.已有成果集中于对浦熙修生平的回忆、新闻通讯作品的史料整理等方面,而学术层面的探讨还相对匮乏.因此,加强浦熙修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着重要作用,对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陈继静; 郑壹
    • 摘要: 报刊的奴化宣传在现代中国中不乏先例,却未能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借鉴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法,对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最大的汉奸报刊《新民报》的短评"新民声"进行了批判.通过统计与分析"新民声"评论,并以抗日报刊的相关评论为参照,可以发现"新民声"在报道国内外战争形势时采用了选择性呈现、甚至凭空捏造的策略,丑化国共两党的抗日行动、领导人物和方针政策,打压同盟国士气,并鼓吹法西斯必胜.而在美化日本殖民主义时,"新民声"则秉持双重标准,塑造日本"先进者"的形象,同时反衬中国的落后.本文认为,上述宣传策略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和破坏性,是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典型表现,其最终目的 是打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从文化意义上灭亡中国,对此不可不察.
    • 邓伟志
    • 摘要: 我有位老领导名叫刘尊棋。他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扫荡报》耿坚白、《新民报》张西洛一起在延安窑洞里采访毛泽东的文章为数十家报纸转载。他还干过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在美国新闻处当主任,被人称作"美国通"。从1957年开始他销声匿迹,在一个小岛上蹲监狱。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打算翻译出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领导姜椿芳、阎明复认为主其事者非刘尊棋莫属,可是怎么也打听不到他的下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请到北京。
    • 何宁(整理); 罗承烈(口述)
    • 摘要: 罗承烈(1899—1989),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人。1922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928年在重庆创办《新社会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后任川军刘文辉部军部秘书、重庆《新民报》总主笔、国民党四川省政府参议会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四川省第三至五届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四川省委副主任委员。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本文由罗承烈口述,讲述了他读书时期,接受新思想的经历;他参加国民党,进行革命,办报纸,宣传革命的思想。身处革命洪流中的罗承烈,对国民党政府的所作所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也曾苦闷、迷茫、彷徨,但最终选择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一边,走上了新中国的道路。
    • 张恨水
    • 摘要: 小朋友们,你或者知道我是什么人。如其不然,你爸爸和妈妈,是看《新民报》的,他会告诉你,我是什么人。因为我和小朋友,大概是有缘的,这话怎么说?小朋友们,最小的时候,喜欢听故事,看小人儿书,大一点儿,就爱看小说儿了,我就是个写小说儿的。你不爱打听打听做小孩子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吗?现在,我愿介绍我做小孩子时代一段历史,今天儿童节,算逗个趣儿罢。
    • 伍立杨
    • 摘要: 几十年在外省谋生,与刘云泉先生缘悭一面,只能隔着迢递的山海,寄送我的神往。回川数年,多有机会亲炙拜谒,观其谈艺、作画,大致也印证了我的猜想。云泉先生作画的时候,颇似1940年代《新民报》副刊圣手程沧,"不写文章的条件多得很,及至他提起了笔,那就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什么他都不管,整个的生命都交给了那一支笔……唯有他才有这样一双冷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