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在202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专利文献861677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吉林中医药、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由741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晶睿、李艳梅、杨小生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61677 占比:99.99%

总计:861780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文趋势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研究学者

  • 宋晶睿
  • 李艳梅
  • 杨小生
  • 杨珏
  • 杨礼寿
  • 邱剑飞
  • 饶青
  • 张萍
  • 周末
  • 张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喻承伟; 林燕; 贺燕
    • 摘要: 目的:探讨肺部CT检查联合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3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33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肺部CT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IgM、IgG、补体C3、C4;采用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结果:3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均完成肺部CT检查,其中,28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占84.85%,亚变影17例,占51.52%;实变影13例,占39.39%;条索(网格)影8例,占24.24%;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实变影明显改善,部分肺实变影消失,网格及索条影增多;轻型与普通型T淋巴细胞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重型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普通型及轻型患者(P<0.05);CD8^(+)水平高于普通型及轻型患者(P<0.05);重型患者IgM、IgG水平高于普通型及轻型患者(P<0.05);氧合指数低于普通型及轻型患者(P<0.05)。结论:肺部CT检查联合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测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吴宝杰; 锡书毅
    • 摘要: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综合采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挖掘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信号通路,构建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关键基因的功能。方法在NCBI-GEO数据库中筛选SARS-CoV-2感染相关的表达谱数据集,使用GEO2R分析并筛选DEGs,采用DAVID富集并分析相关的信号通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分析分子相互作用网络信息及功能,筛选其关键子网络,对关键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GEPIA2数据库评估相关基因在易感染SARS-CoV-2的癌症患者中的潜在临床价值。结果对GSE156544数据集进行分析,筛选并获得59个与SARS-CoV-2感染显著相关的DEGs,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成功构建分子互作网络模型,获得1个关键互作子网络和21个hub基因(NOP58、NOL6、CIRH1A、HEATR1、PDCD11、BMS1、NOP56、NHP2L1、WDR36、TBL3、BOP1、DCAF13、DKC1、UTP18、BYSL、IMP4、NOP14、FBL、KRR1、RRP9、MPHOSPH10)。结论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以及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SARS-CoV-2感染显著相关。此外,对于易感染SARS-CoV-2的癌症患者,NOP56、NHP2L1、FBL可能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基因靶点。
    • 顾青青; 曹兆兰; 章以法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22年3月4日—3月22日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9例2019-nCoV感染患儿的基线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89例患儿中男41例,女48例,无症状感染40例,轻型44例,普通型5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8.07±2.82)岁;89例患儿均有流行病学史,呈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28.09%)、咳嗽(16.85%)、流涕(4.50%)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无症状感染、轻型、普通型患儿间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_(2)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在轻型患儿中升高更明显(P<0.05),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在普通型患儿中升高更明显(P<0.05);胸部CT异常8例,表现为肺部片状、结节状或磨玻璃样影。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呈聚集性发病,以无症状感染及轻症为主,近期预后良好。C-反应蛋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对早期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 魏红霞; 栾旭波; 陈玉莲; 张春燕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新乡市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资料,掌握该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及时防控疫情提供技术资料。方法 对收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疑似病例样本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对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1例COVID-19核酸阳性病例平均年龄为43.75±18.60岁,男女比例为1.54∶1。初期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73.8%(45例),咳痰、干咳或咽痛37.7%(23例),头痛、肌肉酸痛21.3%(13例),胸闷、胸痛8.20%(5例),乏力14.8%(9例),其他症状9.84%(6例)。样本采集时间中位数为发病后5 d,发病后14 d内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6.6%。在确诊后第1 d、7 d、14 d检测的ORF1ab和N基因循环阈值(Ct值)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0,P=0.014;F=4.85,P=0.017)。病例确诊后病毒在体内检测转为阴性的平均时间为(11.75±4.65) d。结论2019-nCOV在发病后14 d内核酸检测阳性率高,核酸检测阴性出院后有复阳的风险存在,应加强出院病例的管理。
    • 祁正红; 贝泽锋; 滕淑; 王华平; 李雯; 赵仕勇; 刘寿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19例2022年1月28日至3月3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性7例(37%),女性12例(63%);年龄0.5~16.0岁,中位年龄为2岁1个月,以婴幼儿(≤3岁)多见(53%)。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11例(58%),接种者8例(42%)。3例(16%)有基础疾病史。19例患儿均有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其中母婴看护机构聚集性发病10例(53%)。临床表现为轻型13例(68%),普通型6例(32%),无重型病例。最常见症状为咳嗽(100%)和发热(63%)。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84%)及淋巴细胞计数多正常(68%)。患儿的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无明显异常。6例(32%)胸部CT有明显肺炎征象。19例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12例(63%)雾化吸入干扰素α。所有患儿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以婴幼儿多见,症状轻,预后良好。患儿多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应重视母婴看护中心等婴幼儿集中场所的疫情防控。
    • 秦怡; 黄元英; 何中臣; 张检; 罗蓝; 唐贵忠
    • 摘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基于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层参与防控的多案例梳理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尚存不足.主要表现为传染病防控机制不完善、卫生资源欠缺、预防性健康教育疏漏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进一步改革传染病应急防控机制,联合多元主体,吸引社会资本,优化卫生资源、人才和设备配置,落实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树立"平战结合"思想、促进健康教育等方式,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
    • 闫玉凤; 孟现民; 董平
    • 摘要: 本文对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服用硫酸羟氯喹片后,出现室内传导阻滞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对硫酸羟氯喹片引起室内传导阻滞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对羟氯喹引起的室内传导阻滞不良反应的认识,密切关注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张淑香; 纳建荣; 刘伯飞; 杨蔚; 周玮
    • 摘要: 目的 分析一起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无症状感染者导致家庭聚集发病的事件,探讨有效隔离各类传染源对控制病毒播散的重要性,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对宁夏地区发生的一起COVID-19家庭夫妇2人聚集性发病患者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接触史等影响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并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胸部CT观察有无肺炎表现.结果 夫妇2人发病前14天无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未接触过COVID-19确诊患者;未接触过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病例1发病前4天、病例2发病前6天与居住在武汉返回宁夏的女儿一起生活,其女儿无症状,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但隔离观察期间再次核酸检测阳性而被确诊.其他密切接触的48人均无可疑流行病学史,14天医学观察中无人发病,核酸检测阴性、胸部CT无异常.结论 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管理传染源是切断病毒传播的关键;无症状感染者可以作为传染源导致COVID-19的传播,因无症状易被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Leon Piterman; Marika Vicziany; 林楚玲; 黄文静; 杨辉
    • 摘要: 人类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瘟疫或大流行至少有20多次.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社会、科学和医学都在长足的进步,但人类仍在不断重复以前犯过的错误,漠视曾经有过的经历.本文是医学专家与历史学家合作,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与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进行比较,以澳大利亚作为比较的落脚点,目的是从比较分析中发现和强调我们仍需要不断反思的政策和作为.研究者认为,相隔百年的两次大流行所处的人类社会背景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以信息时代为标志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然而面对病毒病原体的来袭,人类社会采取的防疫策略和所犯错误竟也非常相似.研究者特别指出的是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当医学系统在处理急性的威胁生命的危险时,往往忽视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巨大影响,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和物质使用障碍,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对家庭、医护人员、失业者、年轻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分析了大流行三个阶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并认为应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对全球社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急性和亚急性影响,以及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对当代和后代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开展进一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