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军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专利文献393337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党史文苑(学术版)等;
三湾改编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农、徐国栋、丁仁祥等。
三湾改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337篇
占比:99.94%
总计:393587篇
三湾改编
-研究学者
- 刘晓农
- 徐国栋
- 丁仁祥
- 刘坚
- 刘学民
- 刘志宏
- 孙伟
- 左招祥
- 张敏鹏
- 戴安林
- 曾会会
- 李民
- 汤乐彩
- 程大利
- 程寿煌
- 肖居孝
- 黄金文
- Jonathan Lu(图)
- LTL(图)
- SeanShu(图)
- 丁增华
- 丁新军
- 万江麟
- 乔希章
- 习才
- 于美丽1
- 付阳
- 仲崇岭
- 何勇
- 何睦
- 俞菀
- 傅茂贞
- 刘宗炎(文/图)
- 刘小泳1
- 刘承旭
- 刘毅
- 刘沁娟
- 刘济华
- 刘玉华
- 刘甫1
- 刘精松
- 刘维菱
- 刘诚龙
- 华林
- 单志浩
- 卢雁
- 叶青丽
- 叶香玉(摄影)1
- 吃不饱的老王(图)
- 吕新磊
-
-
震江
-
-
摘要: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地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井冈山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团结人民群众,组建人民军队,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开启了革命的新局面。
-
-
曾泳峰(文/图);
龙礼彬(文/图)
-
-
摘要:
一年一度春风至,巍巍井同披新绿。暖暖春日中,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迎来了一拨拨参观者。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领导了“三湾改编”,创立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
-
-
谢敏振
-
-
摘要:
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登上井冈山,在山沟里播撒下马克思主义的种子。自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结出累累硕果。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引领中国革命开辟了光辉道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三湾改编到茅坪安家,从八角楼的灯光到朱毛会师,这一个个红色印记,既标注着井冈山的峥嵘岁月,也诠释着中国革命的"成功密码"。八一枪声石破天惊"砰!砰!砰!"南昌城头三声清脆枪声,像一道闪电划破寂静的夜空。这是起义军总指挥部的信号。
-
-
习才;
陈春久(图);
派大星的好丽友(图);
老山货(图);
吃不饱的老王(图);
林小面(图);
嘎嘎不会飞(图);
SeanShu(图);
LTL(图);
Jonathan Lu(图)
-
-
摘要:
这是一条湘赣两省交界处的红色旅游线路,也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起义军转移的路线。它证明了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决策的正确性。一路上深入参观,细细体会,历史的风云一一展现眼前……1965年五月下旬,已经古稀之年的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阔别38年,他感慨良多,在茨坪写下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迈诗句。1927年秋收起义后,经过三湾改编,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先后在永新、井冈山、茶陵、株洲等地开展革命,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
-
张磊
-
-
摘要:
电影《井冈山》是199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江西电影制片厂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合拍的一部红色题材电影,由导演李新执导。电影在人物形象上更加立体化,在历史事实上更加写实与客观,全面展现了毛泽东带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向井冈山转移到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全过程。
-
-
许晓青;
俞菀
-
-
摘要:
党的许多工作能够开展好,是因为我们党与群众之间有牢固的“感情基础”,建立了“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如何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方法和经验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源自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说法出现较晚,但类似的做法,在我们党早期就十分普遍。比如,从三湾改编开始,毛泽东同志就废除了中国数千年旧军队官兵不平等的恶习,在红军中带头实行官兵一致。
-
-
王菁;
李青鑫
-
-
摘要:
谈心交心是部队的一项“老传统”,早在三湾改编时谈心交心就正式地进人到部队日常工作中,并逐步成为预防、发现、解决矛盾问题的一把利器。一、认清意义,端正谈心交心的态度古人讲:“能者治事,智者治人,慧者治心”,说的就是谈心交心的重要性。做好谈心交心工作,是基层部队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保持安全稳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单位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摘要:
90多年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指引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利,向南转移到农村山区,经过三湾改编,引兵井冈。
-
-
杨柳(文/图);
刘宗炎(文/图);
郭冬明(文/图)
-
-
摘要: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7月5日,江西省军区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中学习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现场,“听党指挥”成为讨论的高频词。
-
-
申川
-
-
摘要: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举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民主等伟大举措,成功地将一支精神“颓败之师”改造成为一支能打胜仗、有信仰的英勇顽强之师,其卓有成效的党的建设实践对于新时代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