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电路
微波电路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577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7篇、会议论文110篇、专利文献509282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电讯技术、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77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第四届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等;微波电路的相关文献由984位作者贡献,包括房少军、王钟葆、刘宏梅等。
微波电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09282篇
占比:99.92%
总计:509689篇
微波电路
-研究学者
- 房少军
- 王钟葆
- 刘宏梅
- 孟雨薇
- 黄学骄
- 黄祥
- 傅世强
- 邵特
- 曾荣
- 曹乾涛
- 王斌
- 苏东林
- 凌源
- 吕立明
- 施永荣
- 王平
- 赵世朋
- 陈如山
- 刘清锋
- 惠力
- 李红伟
- 金龙
- 黄维
- 龙双
- 丁大志
- 于正永
- 吕善伟
- 周佳威
- 周芸
- 唐万春
- 孙伟
- 庄严
- 庄伟
- 张乐
- 李征帆
- 杨俊锋
- 樊振宏
- 王从思
- 王艳
- 田军
- 路波
- 黄勇
- B·阿卜多
- P·古曼
- 丁志钊
- 严伟
- 冯毅龙
- 刘成帅
- 吕昕
- 吴群
-
-
刘忠福
-
-
摘要:
在微波接力传输过程中,要全方位综合考虑障碍物对传输质量的影响,如高层建筑物、山坡和丘陵等。微波电路传输遇到中断信号会出现反射与阻断现象,造成电视节目出现传输故障。微波通道的传输信号只能通过直线传播,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中不能出现拐点与阻挡物。一旦广播电视微波电路通道出现故障,阻碍电视信号的传输,则会导致广播电视节目无法正常播出,造成严重的损失。
-
-
解永康;
赵永兴
-
-
摘要:
信息化时代下,在许多领域微波电路都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对诸多行业和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广泛应用于雷达、制导、电子测量、卫星通信等领域。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在各大领域中发挥出微波电路的价值,为本着重探讨了微波电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简单分析了微波电路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并对微波电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微波电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
-
葛运庆;
汪硕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微波电路在电视广播领域的应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利用微波传输设备,通过微波中继电路的方式进行传播是当前远距离通信的常用手段。但是,在通信过程中,如果某节点产生问题或者故障,会导致整条微波线路无法使用。因此,在通信发展过程中,通过光缆微波互为备份的方式,为信号安全通信提供了保障。在微波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光缆线路继续进行传输。在这段期间内,需要明确微波电路故障性问题并有效加以解决,避免光缆线路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正常通信。本文通过对微波电路应用意义、现状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提出科学的微波电路故障解决策略,保障我国微波电路通信的稳步发展。
-
-
汪硕;
葛运庆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现代化信号传输模式研发逐步地进入社会大众视野。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是当前推动我国国家预警能力提升、促进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效率提升的关键。在长距离信号传输领域,微波电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信号传输手段的发展,而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的展开,能够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安全性的提升,促进信号传输质量的增强。本文对当前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的重要性做出了科学诠释,并通过当前的改造工作分析,提出了科学的改造策略,为当前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的展开作出了积极贡献。
-
-
赵贝贝
-
-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对电子研发需求逐步提升,为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模拟微波数字化改造工程,在原有模拟微波线路和基站上增添了全新的数字装备,充分合理的运用原有机房、铁塔外部连接设备,形成了全新的SDH数字微波系统,这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
-
李晓春;
张晗
-
-
摘要:
L节匹配网络是一种形式简单的微波匹配网络,对于匹配网络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L节匹配网络的两种形式,推导了各自使用的充要条件,指出了经典教材中的不足.为了进一步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本文结合Smith圆图对上述条件进行了阐述和验证,并基于上述讨论,给出了自制的L节匹配网络程序.
-
-
侯勤
-
-
摘要: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传送方式趋向数字化.通过改进微波传输通道的保护宽度,提高信号传输的实际精度,建立SDH设备互联传输,实现广播电视网元的统一管理,提出广播电视微波电路传输通道保护技术,该种技术具有良好的AIS比特率,保护性能更加可靠.
-
-
王哲
-
-
摘要:
为改进河北广电微波电路链状结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原有干线机架式SDH微波与支线分体式IP微波相结合的成环方案,新建分体式微波使原河北微波电路成环设计后,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微波电路的安全可用度.
-
-
吉训侦
-
-
摘要:
我国的微波电路最早始建于1989年,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现行微波电路中使用了大量的行波管,导致电路的运行稳定性极差,整体故障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满足现阶段我国数字信号的传输需求。课题研究由此出发,深入分析研究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改造途径。
-
-
刘军;
于伟华;
吕昕
- 《第三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基片集成波导(SIW)既有波导的损耗低、品质因数高、功率容量大的特点,又兼具微带线的低剖面、尺寸小、易于与其它平面电路集成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波电路设计之中.为了实现对SIW元器件的测试,必须对SIW元器件进行过渡结构设计.采用HFSS软件仿真设计了一种新型波导-SIW过渡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其带宽及中心频率为20GHz@220GHz,插入损耗小于1dB.
-
-
-
LI Yinglin;
李迎林
- 《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设计了一种新型雷达馈线网络,该网络不仅包含高压电源分配网络和数字信号波束控制分配网络,还创新集成了Ku频段3dB分支电桥、功率分配器等微波器件,实现射频网络和数字电路一体化集成设计.文中着重介绍了微波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精确建模,使综合网络具有良好的微波特性和数字信号传输特性,该综合网络是雷达馈线技术的革新,符合现代雷达高集成的发展趋势.
-
-
-
刘勇;
陈兴国;
王光池;
刘建勇
- 《第十三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微波电路集成中,埋入式电感等集成无源元件难以建立精准模型.本文基于ADS仿真软件,以埋入式集总参数功分器为例,对功分器进行电磁仿真,并添加可调理想电感、电容进行场路联合仿真优化设计.通过修改版图并循环优化,使得可调理想电感、电容值逼近O,完成版图优化设计.
-
-
-
-
Chen Miao;
缪晨;
JinPing Yang;
杨瑾屏;
Wen Wu;
吴文
- 《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13年
-
摘要:
多端口无源网络在微波电路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应用,给出了一种分析多端口无源网络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网路矩阵理论,将散射矩阵转换为导纳矩阵,进而分析设计多端口无源网络.传统的奇-偶模分析方法只能分析对称结构,而新方法不仅能够分析对称网络,也能够对非对称结构进行分析.本文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威尔金森功分器、180度混合环、任意特性阻抗正交(90度)混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得到的设计公式与利用其它传统分析方法得到的公式一致,但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计算过程更加简洁明了.
-
-
Dai Wen;
戴文;
Wang Fang;
王芳;
Wang Xue Fei;
王雪菲
- 《第十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机载相控阵雷达的SAM多功能板的设计原理,着重阐述了采用新型的微波数字复合基板设计实现了集射频功分/合成网络、波控电路、电源转换供给等集多种电路于一体的多功能板.复合微带板的具体结构为“8+3+6”积层法基板,其中上面8层和下面6层为高速数字电路印制电路都采用FR-4材料,3层微带板用ALON公司的CLTE-XT作为“芯板”,芯板的顶层和底层微波信号层和数字电路之间的连接采用介质膜粘接来实现,形成“FR-4+微带板+FR-4”的复合介质积层法工艺结构,采用中温的粘接膜压合法制作CLTE-XT多层微带芯板,并对芯板进行塞孔处理,再将上下表面的多层印制板加专用的高Tg的粘接片与芯板一起压合制作表面电路(含微带电路和数字电路),通过金属化孔实现数字电路互连。
-
-
Dai Wen;
戴文;
Wang Fang;
王芳;
Wang Xue Fei;
王雪菲
- 《第十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机载相控阵雷达的SAM多功能板的设计原理,着重阐述了采用新型的微波数字复合基板设计实现了集射频功分/合成网络、波控电路、电源转换供给等集多种电路于一体的多功能板.复合微带板的具体结构为“8+3+6”积层法基板,其中上面8层和下面6层为高速数字电路印制电路都采用FR-4材料,3层微带板用ALON公司的CLTE-XT作为“芯板”,芯板的顶层和底层微波信号层和数字电路之间的连接采用介质膜粘接来实现,形成“FR-4+微带板+FR-4”的复合介质积层法工艺结构,采用中温的粘接膜压合法制作CLTE-XT多层微带芯板,并对芯板进行塞孔处理,再将上下表面的多层印制板加专用的高Tg的粘接片与芯板一起压合制作表面电路(含微带电路和数字电路),通过金属化孔实现数字电路互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