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旋转胎头
徒手旋转胎头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专利文献1100937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全科护理、中国民康医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
徒手旋转胎头的相关文献由9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雁冰、叶秀枝、国海红等。
徒手旋转胎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00937篇
占比:99.99%
总计:1101005篇
徒手旋转胎头
-研究学者
- 刘雁冰
- 叶秀枝
- 国海红
- 杨春萍
- 丁梦漪
- 代艳
- 余玉梅
- 侯继英
- 侯雯雯
- 刘丽霞
- 刘晖
- 刘海燕
- 刘秀芳
- 刘艳
- 勾显跃
- 吕燕
- 吴莉莉
- 吴雪玲
- 周悦欢
- 妮玉芳
- 姑再努尔·阿不来提
- 姚婷
- 姜春玲
- 孔维娜
- 崔友红
- 廖玉娣
- 张余珍
- 张倩
- 张健
- 张劲松
- 张梅
- 张海燕
- 张玉凤
- 张现蕾
- 张雪梅
- 徐小英
- 徐志敏
- 朱茂灵
- 李丽萍
- 李健
- 李彦博
- 李晓燕
- 李瑞芳
- 李荔
- 李虹
- 杨丽晔
- 杨秀珍
- 杨贵霞
- 梁丽红
- 梁欣
-
-
邬晓梅;
姚婷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某院住院并要求自然分娩的100例枕横位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取传统仰卧位,观察组采取与胎儿脊柱相对侧的侧俯卧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比较两组的胎方位成功矫正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胎方位矫正率及自然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软产道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能够提高枕横位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
周悦欢;
妮玉芳;
余玉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应用液状石蜡油对头位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11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2例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助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36例)与石蜡组(3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助产干预方法,石蜡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液体石蜡油徒手旋转胎头。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及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组的第二产程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组的会阴损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位难产患者第二产程应用液状石蜡油徒手旋转胎头能够显著缩短产程和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阴道受损程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母婴结局。
-
-
张现蕾
-
-
摘要:
目的:观察镇痛分娩徒手旋转胎头对胎儿枕后位矫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胎方位为枕后位的8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时有无镇痛干预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无镇痛分娩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观察组采用镇痛分娩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比较两组产程、疼痛评分、产妇与围生儿的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伤口缝合时和产后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可缩短第一产程和总产程,降低分娩时、伤口缝合时和产后2 h VAS评分及剖宫产率,优于无镇痛分娩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效果.
-
-
赵霞;
张玉凤
-
-
摘要: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与产程体位变化联合应用对于枕后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枕后位产妇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与产程体位联合干预.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与产程体位变化联合应用可以有效保障枕后位产妇的分娩结局.
-
-
赵贵;
汪立
-
-
摘要: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第二产程全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方式.对比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缩短、产后2h出血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第二产程中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
-
-
-
-
代艳
-
-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3例头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取胎背对侧卧位处理,观察组取侧卧位,同时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纠正胎儿头位后,两组产妇分娩成功率均为100%.但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方式处理,可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及产后并发症,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
-
-
-
-
摘要: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下徒手旋转胎头对胎儿枕后位的矫正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的90例枕后位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来纠正枕后位,观察组在镇痛分娩下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评价两组产程情况以及产妇与围生儿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为11.11% 、0.00% 、2.22%,低于对照组的33.33% 、13.33% 、17.78%(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2.22% 、2.22%,低于对照组的20.00% 、20.00%(P<0.05).[结论]镇痛分娩下徒手旋转胎头可以有效矫正胎儿枕后位,保证分娩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