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川畸病

川畸病

川畸病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0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5326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健康、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十次学术会议等;川畸病的相关文献由35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丽、王癸卯、等等。

川畸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326 占比:99.63%

总计:55534篇

川畸病—发文趋势图

川畸病

-研究学者

  • 周丽
  • 王癸卯
  • 任晓丹
  • 刘保民
  • 周南
  • 孙菊娣
  • 宋厂义
  • 尹兆青
  • 张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冬梅
    • 摘要: 目的:研究大剂量丙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川畸病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球蛋白联合治疗,阿司匹林使用剂量相同,根据丙球蛋白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使用1g/kg的丙球蛋白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29例,使用2g/kg的丙球蛋白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淋巴结肿胀消失时间、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和手足肿胀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7.24%,低于对照组的28.07%(P<0.05).结论:在对川畸病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大剂量丙球蛋白对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快速改善,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患儿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金燕
    •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不完全性川畸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不完全性川畸病患儿20例(不完全组),选取同期典型性川崎病患儿30例(典型组),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与心电图情况.结果 相较于典型组,不完全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完全性川畸病患儿本身年龄较小,卡巴红肿发生率更高,以WBC与CRP水平增高为主,综合性分析能够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使误诊及漏诊情况减少.
    • 李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在进行川畸病的诊断时发生误诊的原因,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0年-2015年间我科收治的川畸病患者18例,分析其在疾病诊断期间发生误诊的原因.结果:临床在进行疾病的诊治时,发生误诊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生对该疾病不够熟悉,对其相关症状不够了解.结论:熟悉川畸病的相关知识对于提升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显著的意义.
    • 张远惠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川畸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对5例川畸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着重予以症状护理和心理护理,尤其是与家长的沟通.结果:极配合的患儿经治疗治愈3例,两例好转出院,治愈率60%.结论:川畸病患儿常常因为持续高热等突出的临床症状,严重的心脏并发征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的不适和精神压力;积极的对症护理措施,温馨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沟通,是保证患儿及家长耐心接受、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 李萌萌; 张德虎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川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川畸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分别为(3.58±0.65)、(2.63±0.24)、(1.53±0.26)d,对照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分别为(5.72±1.26)、(4.37±0.62)、(4.79±1.1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畸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控制血小板、血沉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燕玲
    • 摘要: 目的:对15例川畸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5例川畸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15例川畸病患儿的的治愈率为86.67%,好转率13.33%。结论:对川畸病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促进患儿恢复健康,改善其生存和成长状态。
    • 翁泽春; 聂进胜
    •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依病程中有无冠状动脉损害,将77例川崎病患儿分为无冠状动脉损害组(N-CAL)和有冠状动脉损害组(CAL),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CAL组的唇黏膜皲裂、急性期手足硬肿和球结膜充血与N-CA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对于有眼球结膜充血、唇黏膜皲裂和急性期的手足硬性水肿的KD患儿宜动态观察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给予密切随访和相应的积极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