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少耕

少耕

少耕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农学(农艺学)、农作物、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2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水土保持应用技术、农机科技推广、农业技术与装备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1990年全国少耕、免耕学术讨论会、全国推荐(配方)施肥学术讨论会、土壤肥力学术讨论会等;少耕的相关文献由67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崇友、崔波、张成亮等。

少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77.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2.91%

专利文献>

论文:62 占比:20.06%

总计:309篇

少耕—发文趋势图

少耕

-研究学者

  • 吴崇友
  • 崔波
  • 张成亮
  • 张莹莹
  • 李向军
  • 柳柏杨
  • 赵大勇
  • 刘光
  • 孙松林
  • 廖庆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侃; 刘国阳; 国立伟; 程健; 夏俊芳; 李宇飞
    • 摘要: 为实现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宽苗带小麦少耕播种需求,本研究结合区域小麦种植农艺特点,设计一种土壤分流式宽苗带小麦少耕播种机。通过对表土盖种装置结构与抛土运动学分析,设计耕抛刀辊结构参数,得到覆盖种带运动学条件;通过对沟土匀摊装置结构及螺旋叶片作用下土壤受力与速度分析,设计沟土匀摊装置结构参数,明确影响播种深度与其稳定性关键因素为终止螺旋极径、螺距、螺旋叶片转速。以播种深度合格率与播种深度稳定性系数为评价指标,运用离散元仿真结合中心组合正交试验,建立播种深度合格率与播种深度稳定性系数回归方程,确定较优参数组合为终止螺旋极径119 mm、螺距140 mm、螺旋叶片转速98 r/min,此时,播种深度合格率为86.38%、播种深度稳定性系数为78.84%。在稻茬离田与稻茬还田两种模式下田间试验表明,机具作业运行稳定,厢沟质量满足小麦后期生长排水需求,镇压辊滑移率良好,试验过程未出现稻茬、秸秆缠绕堵塞现象;两种模式下播种深度合格率分别为83.12%、80.67%;播种深度稳定性系数分别为74.78%、72.25%,满足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宽苗带小麦少耕播种标准和农艺要求。
    • 董智; 董俊; 张晓红; 刘洋; 苏建党; 侯志研; 张旭
    • 摘要: 以通过对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玉米产量、效益及水肥利用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传统旋耕、少耕、免耕3种耕作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免耕可显著增加播前耕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底层土壤紧实度,提高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
    • 周达辉; 夏利利; 刘勇; 陶雷; 钟志堂
    • 摘要: 一、背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指在保证玉米原有种植密度和基本产量的条件下,通过选择耐荫、密植型大豆品种和紧凑、密植型玉米品种,同期(时)间隔带状播种玉米和大豆,实现同-块土地上增收一季大豆。目前,农业农村部要求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该种植模式,加快大豆玉米种植融合发展,以提升我国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 李升东; 王法宏; 韩伟; 王丹; 毕香君; 王宗帅; 冯波; 王旭清; 李华伟; 司纪升
    • 摘要: 为了明确少耕和翻耕对小麦产量水平发挥的影响.采用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中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山农24,多穗型品种济麦23和济麦44,对比研究了少耕播种(Less-tillage sowing,LT)和传统翻耕播种(Ploughing so-wing,PS)对小麦群体光照强度及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与PS处理相比,LT处理显著改善了多穗型品种小麦群体内的光分布状况,显著增加了中下位叶片的可受光照量和叶片光合速率;比较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冠层温度发现,LT处理下多穗型品种济麦23和济麦44群体的冠层温度较PS处理显著降低,中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山农24在2种耕作方式下冠层温度差距不明显,说明中大穗型小麦品种更适宜采用少耕播种技术;LT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中大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4生育中后期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充分发挥小麦群体的后期光合生产优势;LT处理较PS处理可显著提高多穗型品种济麦23和济麦44的产量.LT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多穗型小麦品种的群体光分布特性,较PS处理更易发挥该技术的增产效果;选用分蘖成穗率较高、群体相对较大的多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LT处理的节本增效作用.
    • 薄满如
    • 摘要: 研制一种播种机多用途少耕刀轴及施肥播种系统,刀轴系统包括刀轴宽窄相间焊接的刀盘及旋耕刀组。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特点,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吸收专家建议,研究优化一种播种机多用途少耕刀轴,与播种机相关部件优化组合,可以解决现有播种机存在的实际问题。
    • 蓝博学
    • 摘要: 土壤保护及改良耕作技术以壤土深松、秸秆还田、少耕免耕为基础,通过技术的实施,以实现耕层结构稳定,保护和利用良性循环,减少水土流失和扬尘,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保护土壤耕作层的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土壤保护和改良耕作技术的内涵、具体的关键技术内容,探讨该项技术实施条件、分析耕地土壤保护及改良耕作技术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 Priscila Gonzales Figueiredo; Silvio JoséBicudo; Songbi Chen; Adalton Mazetti Fernandes; F bio Yomei Tanamati; Astride Stéphanie Mouafi Djabou-Fondjo; 杨雅婷
    • 摘要: 保护性耕作可有效缓解土壤退化,但是也会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板结,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因此木薯生产几乎不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完整木薯生长周期内,不同耕作方式对木薯干物质分配(Dry material partitioning,DMP)变化的影响。本文对木薯种植后70 d、120 d、230 d、350 d,少耕(Minimum tillage,MT)、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耕(No-tillage,NT)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穿透阻力、大孔隙度、小孔隙度、总孔隙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每30 d测定木薯植株中的干物质含量,直到360 d收获结束。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土壤穿透阻力、大孔隙度、小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以及木薯叶片、茎秆、根系和残留种茎中的干物质含量均有影响。种植后150~210 d之间,干物质分配变化显著,这正好对应了块茎膨大期后期和休眠期早期。不耕(NT)处理下作物的茎秆和残留种茎干物质含量最大。地上部分干物质与土壤穿透阻力呈正相关。传统耕作(CT)和少耕(MT)对块茎产量的影响没有差异,因此,考虑到耕作对土壤流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少耕(MT)应当取代传统耕作(CT)。不耕(NT)处理提高了土壤的穿透阻力,阻碍了根系的生长,进而引起了木薯茎秆和残留种茎中的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根系中的干物质积累,使得茎秆和残留种茎表现出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储藏器官特性。
    • 任旭灵; 滕园园; 王一帆; 殷文; 柴强
    • 摘要: 通过对种间关系的研究,确定玉米间作豌豆中能否集成少耕和密植效应,对进一步优化间作技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016—2017年,本研究在河西绿洲灌区,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设传统耕作、少耕两种耕作措施和低、中、高3种玉米密度,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力和豌豆收后间作玉米恢复效应的影响,揭示种间关系与间作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说明本试验条件下的间作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与传统耕作相比,少耕使玉米间作豌豆产量提高5.79%;少耕条件下,中密度间作产量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显著提高8.37%、9.09%,说明玉米间作豌豆集成少耕和中密度具有进一步增产的优势.少耕结合中密度强化了间作豌豆对玉米的竞争力,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的竞争力分别高36.56%、20.17%,形成间作玉米恢复效应强化的基础;豌豆收获后,少耕间作玉米具有明显的恢复生长效应,较传统耕作高10.30%~47.11%.间作群体的籽粒产量与豌豆相对于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当竞争力在0.25时利于间作获得高产.因此,玉米间作豌豆模式中集成少耕和密植技术,通过调控种间关系进一步挖掘间作增产潜力,少耕结合玉米中密度可作为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增产的理想措施.
    • 任旭灵1; 滕园园1; 王一帆1; 殷文1; 柴强1
    • 摘要: 通过对种间关系的研究,确定玉米间作豌豆中能否集成少耕和密植效应,对进一步优化间作技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016-2017年,本研究在河西绿洲灌区,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设传统耕作、少耕两种耕作措施和低、中、高3种玉米密度,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力和豌豆收后间作玉米恢复效应的影响,揭示种间关系与间作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说明本试验条件下的间作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与传统耕作相比,少耕使玉米间作豌豆产量提高5.79%;少耕条件下,中密度间作产量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显著提高8.37%、9.09%,说明玉米间作豌豆集成少耕和中密度具有进一步增产的优势。少耕结合中密度强化了间作豌豆对玉米的竞争力,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的竞争力分别高36.56%、20.17%,形成间作玉米恢复效应强化的基础;豌豆收获后,少耕间作玉米具有明显的恢复生长效应,较传统耕作高10.30%~47.11%。间作群体的籽粒产量与豌豆相对于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当竞争力在0.25时利于间作获得高产。因此,玉米间作豌豆模式中集成少耕和密植技术,通过调控种间关系进一步挖掘间作增产潜力,少耕结合玉米中密度可作为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增产的理想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