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宫腔填塞

宫腔填塞

宫腔填塞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专利文献2759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外医疗、吉林医学等; 宫腔填塞的相关文献由53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岩、吴兆华、申艳等。

宫腔填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10.48%

专利文献>

论文:2759 占比:89.52%

总计:3082篇

宫腔填塞—发文趋势图

宫腔填塞

-研究学者

  • 赵岩
  • 吴兆华
  • 申艳
  • 袁智钢
  • 辛崇玲
  • 阚延静
  • 丁智岚
  • 何凤权
  • 冯玉敏
  • 刘元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聘
    • 摘要: 目的探讨90例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COOK双球囊与Bakri球囊宫腔填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90例前置胎盘产妇,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产妇分为Bakri组和COOK组,每组各45例。Bakri组产妇采用Bakri球囊进行宫腔填塞治疗,COOK组产妇采用COOK双球囊进行宫腔填塞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临床产后出血症状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出血症状(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球囊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预后指标(月经恢复时间、首次月经量、月经周期),并及时记录两组产妇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OOK组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与Bakri组相比,均偏低,且COOK组的止血成功率高于Bakr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子宫切除、术后再次出血、产褥感染、植入性胎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和Bakri球囊宫腔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COOK双球囊相对于Bakri球囊的止血效果更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 周永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顽固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6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宫颈管出血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止血方式的不同分为宫颈提拉式缝合组(观察组)和宫腔填塞纱条组(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止血成功率、手术和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和止血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宫颈管顽固性出血的患者实施宫颈提拉式缝合,具有止血迅速、成功率高,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 刘溪
    • 摘要: 目的探究将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9年6月该院接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8字缝合以及子宫动脉缝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 h、24 h及取出填塞物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2 h、24 h、取出填塞物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P<0.05)。结论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将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控制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戴毅敏; 顾宁; 周燕; 胡娅莉; 王志群; 刘柳柳; 刘琦; 肖镇冬
    • 摘要: 目的:研究非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产妇中,宫腔止血囊填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填塞止血失败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非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接受专用宫腔止血囊填塞止血的产妇资料.止血囊填塞后不需要追加其他止血措施者为填塞成功组,需要额外措施者为失败组.根据填塞时机的不同,还分为剖宫产术中经腹填塞组、下台经阴道填塞组以及回室后经阴道填塞组.比较各组填塞前后围术期管理和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止血失败的因素.结果:共纳入93例孕妇,其中成功组共81例(87.1%),失败组12例(12.9%).导致PPH的原因均以宫缩乏力为主,失败组凝血功能障碍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经腹组、下台经阴道组和回室后经阴道组填塞止血囊者分别为48例(51.6%),23例(24.7%)和22例(23.7%),其中回室后经阴道组填塞止血囊前的出血量显著高于术中经腹组和下台经阴道组,但回室后经阴道组24小时总失血量高于术中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的填塞前B-Lynch缝合率、估计失血量>1500 ml的比例均高于成功组,而成功组宫腔填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均需要输注红细胞,红细胞输注≥4 U的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同时,失败组24小时平均失血量、接受子宫血管栓塞、子宫切除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填塞前出血>1500 ml者宫腔填塞失败风险显著增加(OR 5.250,95%CI 1.101~25.042,P = 0.038).结论:宫腔止血囊用于非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填塞前出血>1500 ml者止血失败率显著增加,应早期、规范填塞.
    • 魏军宏
    • 摘要: 目的:比较Bakri止血球囊与宫腔填塞对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宫腔填塞,观察组采取Bakri止血球囊.结果:观察组的产褥期感染、下腹胀痛、继发性贫血和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h出血量、产后恶露时间、止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24h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kri止血球囊对产后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何志秀; 李永华; 余南珍; 张吉兰
    • 摘要: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措施(静脉滴注缩宫素+宫腔填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产后24 h总出血量、止血起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常规止血措施应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起效时间,减少产后并发症,其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措施.
    • 王真真; 李婉冰; 代淑芳
    • 摘要: 目的:比较Bakri子宫球囊与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12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宫腔填塞治疗,观察组接受Bakri子宫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出血量和产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24 h后,观察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ri子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产妇可减少出血量,效果优于宫腔填塞治疗.
    • 刘侨
    • 摘要: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对象为剖宫产产后出血女性70例,时间为2019年1月到12月为期一年收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研究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还能缩短其出血时间.
    • 胡清
    • 摘要: 目的:分析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防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治疗组37例和介入治疗组39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宫腔填塞、局部缝扎等常规治疗,介入治疗组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子宫切除率2.56%、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62%、24.32%(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的剖宫产手术时间较短,术中输血量、出血量均较少(P<0.05).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有助于缩短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手术时间,减少输血、出血量,保留子宫,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新生儿结局.
    • 刘溪
    • 摘要: 目的 探究将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9年6月该院接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8字缝合以及子宫动脉缝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 h、24 h及取出填塞物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2 h、24 h、取出填塞物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4,P<0.05).结论 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将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控制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