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瘤消胶囊
宫瘤消胶囊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4169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母婴世界、海峡药学、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岐黄论坛——妇科炎症性疾病中医药防治论坛、全国第四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2007年全国首届中西医防治心脑血管、肾脏、肿瘤疾病高级论坛等;宫瘤消胶囊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娜、李丽洁、王艳梅等。
宫瘤消胶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169篇
占比:99.76%
总计:84373篇
宫瘤消胶囊
-研究学者
- 刘娜
- 李丽洁
- 王艳梅
- 金向红
- 高岩
- 肖新春
- 刘永利
- 刘海青
- 刘芳
- 周丽
- 宫关
- 尕旦草
- 张桂荣
- 彭光霞
- 徐丽
- 徐元屏
- 智华
- 朱虹丽
- 李英
- 李著艳
- 杨乐
- 毛惠杰
- 汪彩虹
- 滕淑玲
- 王进云
- 程志娟
- 胡俊荣
- 谷郁婷
- 贺丰杰
- 郅红艳
- 郑凤俊
- 陆月成
- 陈静
- 马亚琳
- 高丽丽
- 龚宝兰
- WANG Jue
- ZHANG Cai-xia
- 严崴巍
- 付海燕
- 付虹
- 任莹
- 伊丽娜
- 何彦燕
- 何文辉
- 何海美
- 余格
- 俞晓英
- 冉秋霞
- 冯琪
-
-
陈彩林
-
-
摘要: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月经量、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月经量为(193.2±28.3)ml、子宫体积为(105.3±18.5)cm^(3)、病灶体积为(31.9±11.8)cm^(3);参照组治疗后月经量为(236.7±36.6)ml、子宫体积为(118.5±12.7)cm^(3)、病灶体积为(45.7±13.0)cm^(3)。研究组治疗后月经量、子宫体积及病灶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月经量,使病灶及子宫体积大幅减少,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
陈卓
-
-
摘要:
目的探究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瘤消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月经情况、子宫肌瘤直径。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FSH、E_(2)、月经周期、月经量、子宫肌瘤直径均降低(P<0.05)。观察组P、FSH、E_(2)、月经周期、月经量、子宫肌瘤直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性激素以及月经的水平,缩小子宫肌瘤的直径。
-
-
刘艺丹;
沈瑞芳;
高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诊治的3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48例,观察组152例。两组均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观察组加用宫瘤消胶囊,以1个月为1个服药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症状[子宫肌瘤症状严重程度问卷(UFS8)]、子宫及瘤体体积、性激素[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UFS8评分、子宫及瘤体体积、E_(2)及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UFS8评分、E_(2)及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子宫及瘤体体积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宫瘤消胶囊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使用可更好缓解不适,还可调节性激素代谢水平并抑制瘤体生长。
-
-
曹海燕;
陈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宫瘤消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常规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宫瘤消胶囊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卵巢功能[促黄体生成素(LH)、抗苗勒试管激素(AMH)以及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疾病复发率、并发症(腹痛、术后发热、阴道流血)总发生率、治疗前后性功能评分(性唤起、性欲、性心理、性高潮、配偶射精时间以及性行为中异常症状比例)。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MH高于常规组,FSH以及LH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性行为中异常症状比例评分低于常规组,性唤起、性欲、性心理、性高潮及配偶射精时间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改善卵巢功能,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性功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
陈英;
李晓娟;
高利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及促黄体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
-
-
陈晓辉;
常春艳;
赵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神经生长因子(NGF)、催产素(OT)影响.方法:将127例EMS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5),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胶囊辅助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并评估中文版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测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与包块直径,检测血清PGE2、PGF2α、NGF、OT、癌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83.9%),CMSS评分、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与包块直径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血清PGE2、PGF2α、NGF、OT、CA125、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辅助治疗EMS痛经疗效更佳,可缓解痛经及伴随症状,机制可能与下调PGE2、PGF2α、NGF、OT水平有关.
-
-
高岩;
金向红;
刘娜;
王艳梅;
李丽洁
-
-
摘要:
目的:研究宫瘤消胶囊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病例中随机选取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62例/组.对比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宫瘤消胶囊联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半年后的卵巢功能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LH、FSH水平低于对比组,AMH水平显著高于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可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
金向红;
高岩;
刘娜;
王艳梅;
李丽洁
-
-
摘要:
目的:探究、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协同宫瘤消胶囊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入住本院的122名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61人.普通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在普通组的治疗基础上合用宫瘤消胶囊.分析、探讨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普通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也长于联合使用宫瘤消胶囊的观察组,且出院时间也明显比观察组晚,P<0.05.结论:与普通组相比,观察组可显著缩短治疗时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出院时间,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合用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李霞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宫瘤消胶囊所能够达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选88例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取米非司酮宫瘤消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来分析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27%,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5%.结论:相较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联合使用宫瘤消胶囊能够有效提升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
-
陈晓芝;
蔡洁娜;
陈兰荭;
张嘉乐
-
-
摘要: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胶囊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桂枝茯苓组55例、宫瘤消组55例、桂枝茯苓和宫瘤消胶囊组55例,4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桂枝茯苓组患者服用桂枝茯苓,宫瘤消组患者服用宫瘤消,桂枝茯苓和宫瘤消组患者联合服用桂枝茯苓和宫瘤消.术后给药6个月后停药3个月,对4组患者的孕酮(P)、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并记录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P、E2、LH、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桂枝茯苓和宫瘤消组患者血浆P、E2、LH、FSH激素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患者(P<0.05).桂枝茯苓和宫瘤消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其他3组患者(P<0.05).桂枝茯苓和宫瘤消组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平均肌瘤体积小于其他3组复发患者(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与宫瘤消胶囊联合使用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更加明显,有效改善各项性激素水平有关,值得推广.
-
-
肖新春;
彭光霞
- 《第三届岐黄论坛——妇科炎症性疾病中医药防治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宫瘤消胶囊治疗内异症提供组织病理形态学实验依据.rn 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及EMT模型大鼠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宫瘤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对应药物治疗后,光镜、电镜下观察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rn 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异位内膜生长旺盛,用药各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腺体和血管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减少,其中宫瘤消中、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电镜下,模型组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正常,用药各组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呈肿胀、坏死、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n 结论:宫瘤消胶囊可破坏异位内膜细胞,直观反映了该药的疗效性,为该药治疗EMT提供了组织病理形态学实验依据.
-
-
-
谷郁婷;
宫关;
张桂荣;
刘海青
- 《2007年全国首届中西医防治心脑血管、肾脏、肿瘤疾病高级论坛》
| 2007年
-
摘要: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石瘕"、"瘕聚"、"肠覃",属于"症瘕"范畴.中医学认为"症"属血病,"瘕"属气病,子宫肌瘤的形成,是由正气虚弱,气血失调引起的。子宫肌瘤常引起月经不调、腹部肿块、压迫症状、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且易并发输卵管、卵巢病变,也极易和子宫体腺癌和宫颈癌同时存在,是影响现代妇女健康的重要原因。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0例,验证其临床效果,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进行了讨论。
-
-
-
-
-
-
-
-
- 谭秀廷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4-17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胶囊,它主要是由蜈蚣、马前子、水蛭、僵蚕、全蝎、乳香、没药、生大黄等主药,配以青黛、硇砂、胆南星、浙贝母、朱苓、漏芦中的一种作辅药,经配制加工成胶囊,本药纯属中药成分,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治疗范围广,且价格较低,是治疗肿瘤的理想药物。
-
-
- 黄钰孙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6-16
-
摘要:
一种消瘤康胶囊,它包括以下组份,其中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莪术10—15g、海藻75—80g、三棱60—70g、昆布65—70g、红花20—30g、鳖甲40—50g、穿山甲40—50g、黄芪40—50g、仙鹤草30—35g、山慈姑40—50g、桂枝20—25g、女贞子40—50g、浦黄10—15g、桔核45—50g、荔枝核45—50g。本药是粉末可以直接冲服或装入胶囊、吞服,疗效好,治疗子宫肌瘤的治愈率达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