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高血压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专利文献23650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外医疗、中国医药指南等;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丽迪、何本艳、孙淑芳等。
妊娠合并高血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650篇
占比:99.44%
总计:23784篇
妊娠合并高血压
-研究学者
- 张丽迪
- 何本艳
- 孙淑芳
- 杨凤枝
- 欧阳彩云
- 潘登
- 王丽
- 王凤娟
- 阮紫珍
- 丁桂容
- 丁玉静
- 乔彩云
- 买思洋
- 何丽君
- 何兰平
- 侯彩巍
- 关博敬
- 冯强
- 冯苗倩
- 刘云娥
- 刘会兰
- 刘凤丽
- 刘小玲
- 刘彩云(通讯作者)
- 刘微
- 刘玉芳
- 刘芙蓉
- 单娟
- 南燕燕
- 向辉
- 吴丹丹
- 吴亚飞
- 吴媛媛
- 吴秋香
- 吴霞
- 周利
- 周利1
- 周晓霞
- 周玮
- 周雯珺
- 周静
- 喻织云
- 姚斌
- 姜云
- 姜双艳
- 孙彤
- 孙文文
- 季晔
- 尤金雅
- 尹帮蓉
-
-
徐军;
谢芹燕
-
-
摘要:
目的 探究靶向前瞻护理措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8年2-12月期间接收住院的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有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靶向前瞻护理进行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靶向前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妊娠结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靶向前瞻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后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血压状况,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
-
-
邓大玮
-
-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 76 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 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的是硝苯地平以及拉贝洛尔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 对比,治疗后乙组患者的各项数值趋于正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总有效率分别是 94.7% 和 76.3%,乙组的 优势明显。对并发症现象分析,乙组发生几率是 5.6%,甲组发生几率是 13.1%,乙组的发生几率低,对比差异突出。结论:针对妊娠合 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符合具体治疗要求,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
王雪丽
-
-
摘要:
目的 不同方法应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9年1—6月时段内收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为对象,根据随机抓阄法+单双床号法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院内疗法为拜新同联合氢氯噻嗪方案,治疗组院内疗法为拜新同联合盐酸拉贝洛尔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参考GQOLI-74评估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舒张压(62.12±6.55)mmHg、收缩压(90.23±10.11)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80.05±5.79)mmHg、(112.22±11.0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GQOLI-74评分中心理功能(37.87±3.32)分、躯体功能(37.65±4.53)分、物质生活状态(31.75±4.42)分、社会功能(37.09±3.9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12±2.46)分、(32.13±3.02)分、(25.57±5.24)分、(32.30±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62、12.740、14.147、8.781、7.807、8.932,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0,P<0.05).结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采取拜新同联合盐酸拉贝洛尔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
-
吴丹丹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收治确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群组孕期保健模式,观察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34%vs77.36%)(χ2=6.290,P=0.012).结论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群组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
王艳美
-
-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人性化护理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6例)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46例),观察患者血压水平、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低,预后情况好,P<0.05.结论:给予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人性化护理,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
-
毕凤
-
-
摘要: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疗效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20年7月收治妊娠高症患者66例,依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产妇,更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妊娠风险,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
何丽君;
黄伟;
冯苗倩;
杜敏珊
-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在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干预前(P<0.05),心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可以降低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产妇的应激反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
-
王萌玉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55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28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减少不良母婴结局事件的发生.
-
-
张炜
-
-
摘要: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8例。根据住院号随机选择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余34例纳入试验组(实施细节护理+心理干预)。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比较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和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试验组检测值和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还要低(P<0.05)。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降压效果,改善其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获得理想的分娩结局。
-
-
姜云;
吴亚飞;
莫秀敏
-
-
摘要:
目的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心理弹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激励式心理护理。使用心理弹性量表针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弹性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在精神影响、接受变化、控制、消极情感忍受能力4个心理弹性维度的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产妇的各维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妊娠期合并高血压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负性心理状态,提升其心理弹性,从而帮助产妇更好地应对分娩,促使自然分娩率显著提升。因此,激励式心理护理可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得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