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安全
多级安全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39799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航空计算技术、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29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第四届中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CCNIS2011)、2010年第四届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等;多级安全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健俊、章志华、洪帆等。
多级安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9799篇
占比:99.96%
总计:439966篇
多级安全
-研究学者
- 李健俊
- 章志华
- 洪帆
- 季琦
- 李亚晖
- 蒋一翔
- 余祥宣
- 钱杰
- 马建峰
- 黄卫忠
- 黎勇
- 刘彦明
- 曹利峰
- 李小平
- 牛文生
- 董庆宽
- 陈性元
- 刘丁
- 刘鹏
- 姜学峰
- 崔西宁
- 徐培富
- 李凤华
- 杜学绘
- 汪欢文
- 王元珍
- 董惠良
- 陆松年
- 冯学斌
- 史国振
- 姚志强
- 张建
- 戴一奇
- 朱虹
- 沈玉龙
- 熊金波
- 罗昭武
- 肖军模
- 蔡蔚
- 陈越
- D·D·贝特吉尔
- D·H·瓦格纳
- D·L·库恩
- I·罗德里格斯
- K·A·斯通
- M·A·皮特斯
- 不公告发明人
- 于雪莲
- 付争方
- 冯玉才
-
-
梁宽宏
-
-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安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级安全机制的研究是信息安全的热点之一,而如何有效转换授权策略是实现多级安全的关键所在.文章提出并采取图优化的方法,从访问控制矩阵中挖掘敏感标记的范畴,来实现自下而上的自动挖掘过程,避免人工挖掘成本高、耗时大、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
-
-
梁宽宏
-
-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安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级安全机制的研究是信息安全的热点之一,而如何有效转换授权策略是实现多级安全的关键所在。文章提出并采取图优化的方法,从访问控制矩阵中挖掘敏感标记的范畴,来实现自下而上的自动挖掘过程,避免人工挖掘成本高、耗时大、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
-
-
-
-
-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薄膜压力传感器安置在汽车座椅的座垫泡棉与座垫表皮包裹层之间,通过将若干个传感器触点(每个传感器触点输出的电阻值随其受到的压强变化而改变)输出的阻值状态发送到控制器,进行识别乘员乘坐状态及乘员重量区间,后续可再通过控制器将识别信息发送至整车控制系统或安全气囊分级控制系统,同时可兼容安全带提醒装置功能。在发生事故时,整车控制系统或安全气囊分级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乘员(如儿童、体型娇小成年人、成年人等)来控制多级安全气囊起爆程度。
-
-
张馨月;
陈越;
严新成;
贾洪勇
-
-
摘要:
针对云存储中不同敏感度数据安全共享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几何的层次密钥分配与数据加密方案CloudMLS,实现了满足Bell-La Padula(BLP)模型的多级安全访问控制策略.通过将读写密钥分开的方式,实现了读写权限灵活授权,并根据其安全级限定了用户的加密和解密能力,以满足BLP模型中"禁止上读"、"禁止下写"两大特性.同时给出了CloudMLS方案在访问策略动态变化时密文密钥的更新算法.对安全性和效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非迭代地计算出低安全级读密钥有效降低了计算开销,同时在选择明文攻击条件下是消息不可区分安全的.
-
-
黄凡帆;
尹超
-
-
摘要:
目前机载嵌入式系统平台呈现开放式的特点,通过支持TCP/IP协议和多种网络服务来方便部署各种应用,使得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得以满足.这也导致系统更容易遭受网络攻击,应用网络安全协议可保护网络传输数据的信息安全属性.但目前机载嵌入式系统多是不同应用运行在不同分区,分区具有不同信息安全级别,分区之间交互的信息也表现为多级安全.当多级安全信息流在网络上流动时,需要提供安全机制进行不同强度安全防护.传统网络安全协议没有考虑这种多级安全情况,改进IPsec安全协议以提供网络上多级安全信息流控制功能.
-
-
张芃;
周良
-
-
摘要:
针对传统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系统中的访问资源共享伸缩性有限、安全性不足及权限需预先设定分配等问题,为了提高权限控制的兼容性,细化访问控制粒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动态多级访问控制模型(Trust-Based Dynamic Multi-level Access Control Model,TBDMACM),通过用户的静态角色及动态信任度获得相应的权限授权,保证数据机密性和访问过程安全可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访问控制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恶意访问,较好地解决系统权限伸缩性问题.
-
-
LI Yun-xi
-
-
摘要:
嵌入式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分为多种应用模式,分别需要不同特征、架构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了主流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根据应用模式与技术特征将操作系统抽象为轻量操作系统、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分区操作系统、多级安全操作系统等不同种类,并从技术特征、能力组成、结构框架等角度对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进行描述,提出一种统一的、开放的、弹性的操作系统软件架构,支持单一操作系统通过配置方式同时满足多种应用模式的需求.
-
-
曹利峰;
李海华;
杜学绘;
陈性元
-
-
摘要:
安全标记与信息客体绑定,一直是制约多级安全走向网络实用化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客体统一化描述的安全标记绑定方法.通过分析客体类型,给出了基于数据树的多类型客体的统一表示模型,据此基于数据树遍历给出了客体与安全标记绑定算法,并讨论了客体的相关操作及其访问控制机制的实施.该方法不仅可提高安全标记绑定的灵活性,实现多类型信息客体与安全标记绑定的统一,而且可实施更为细粒度的访问控制,解决系统间异构数据交换控制难的问题.%How to bind secure label to information object is always a key problem that restricts MLS from practicality on net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for binding secure label to information object based on unified description of information object. Firstly, this method analyzes types of information objects, and establishes unified description model of multi-types information objects based data tree. Then, an algorithm about binding secure label to information object is giv-en based on traversal of tree. Finally, operations on information object in multilevel security network are discussed. The method can not only unify the method of binding between multi-types information object and secure label, which may im-prove flexibility of binding, but also accomplish fine-grained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which ma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access control of heterogeneous data among multilevel secure system is more difficult.
-
-
WU Yue;
武越;
LIU Xiang-dong;
刘向东
- 《第29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为解决涉密环境对于桌面虚拟化的多级安全防护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涉密环境的桌面虚拟化多级安全模型——vDesktop-BLP模型.该模型结合桌面虚拟化应用场景,对经典BLP多级安全模型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对涉密环境桌面虚拟化系统中信息流流向的多级安全控制.文章还对模型进行了系统实现,对其中的安全机制进行了详细设计,最终保证虚拟桌面间最主要的两类信息交互行为(网络通信行为和存储设备读写行为)能够符合涉密信息系统多级安全的要求.
-
-
-
-
-
-
于吉科;
谢小权
- 《第二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对BLP模型和Biba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的多级安全模型TPMLS,最后对模型的保密性、完整性、可信主体的可信性、主体安全级的动态性进行了分析。
-
-
薛海伟;
徐长醒;
林劼;
都婧;
戴一奇
- 《第二届信息安全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大会》
| 2009年
-
摘要:
为解决局域网环境下信息的私密性控制问题,本文针对L-BLP模型中安全和实用方面的不足提出了EL-BLP模型。EL-BLP模型通过增加客体的限定条件以及修改%增加状态转化规则,扩展了适用的终端类型,增强了对局域网内各种行为的描述能力。从而使得在不改变局域网中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运用多级安全模型加强局域网环的安全性控制成为了可能。
-
-
杜皎
- 《第二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多级安全(MLS)是网络等级保护的实质内容,目前却没有真正的MLS解决方案。现在等级保护的方法个独立的安全级别(MILS)中,边界防护是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本文较为全面细致地论述了可以用于MILS的各种边界防护机制,并提出一种综合的边界防护机制--数据交换中心,通过各种机制的合作与联动达到等级保护的良好效果。该综合机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良好。
-
-
-
范艳芳;
韩臻;
赵勇;
耿秀华
- 《2010年第四届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传统的自主访问控制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而已有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型规则过于严格,导致在公文流转时应用困难.提出一种适用于公文流转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可满足机密性和完整性要求;融合自主访问控制的灵活性和强制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实现受控信息的双向流动.使用不干扰理论证明了模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