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方位元素

外方位元素

外方位元素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2669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北京测绘、测绘标准化、测绘工程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江苏、上海分册)、李庆海先生诞辰100周年暨2010大地测量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等;外方位元素的相关文献由48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荣、王任享、冯仲科等。

外方位元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2669 占比:99.61%

总计:42838篇

外方位元素—发文趋势图

外方位元素

-研究学者

  • 王建荣
  • 王任享
  • 冯仲科
  • 刘金成
  • 邱梓轩
  • 于东海
  • 刘军
  • 王冬红
  • 胡莘
  • 龚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茂森
    • 摘要: 数字正射影像具有精度高、识别简单、可读的地理信息数据、容易放大缩小等诸多优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自动拼接生产数字正射影像一直是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的热点课题,其实质是根据生成的接缝线多边形将每个多边形选取的单张正射影像拼接成数字正射影像的过程。研究了一种顾及约束条件的Dijkstra算法快速自动生成接缝线多边形的方法,通过影像外方位元素对Dijkstra算法的搜索区域进行约束,快速搜索出最短路径并生成接缝线多边形,生成的接缝线多边形中对极大与极小多边形进行基于定位影像与单张正射影像外轮廓的多边形优化,达到快速自动生产数字正射影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生成效率上大大优于voronoi图生成接缝线多边形方法,有助于测绘单位快速进行数字正射影像的生产。
    • 王任享; 王建荣
    • 摘要: 卫星摄影测量是一种高效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手段,在全球的基础测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笔者亲历的我国卫星摄影测量发展的两个阶段,重点对线阵推扫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平差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天绘一号工程实践为依据,表明了我国自主的理论创新,线阵立体影像单航线平差无控定位精度也能够达到框幅相机静态摄影影像理论水平。
    • 曾安明; 蒲德祥; 唐辉; 杨烽
    • 摘要: 提出一种高精度的像素级分辨率评估算法,设计开发了相应的评估软件.实验证明该软件能够实现全面、系统、高效的无人机影像分辨率质量检查.
    • 罗火箭
    • 摘要: 针对传统TerraPhoto软件在植被茂密区域生产DOM效率低下且成图质量差的情况,文章首先提出点云滤波和专业摄影测量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提高利用Lidar数据制作DOM的精度和效率;然后通过改进航飞设计方案和加密分区策略,消除无控条件下Lidar数据的空三测区接边差;最后对原始航片和初始外方位元素进行相关处理,将Lidar数据成功导入国产摄影测量平台.大型生产项目验证表明,利用改进的生产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基于Lidar数据在无控条件下制作DOM及空三加密的精度和效率.
    • 罗火箭
    • 摘要: 针对传统TerraPhoto软件在植被茂密区域生产DOM效率低下且成图质量差的情况,文章首先提出点云滤波和专业摄影测量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提高利用Lidar数据制作DOM的精度和效率;然后通过改进航飞设计方案和加密分区策略,消除无控条件下Lidar数据的空三测区接边差;最后对原始航片和初始外方位元素进行相关处理,将Lidar数据成功导入国产摄影测量平台。大型生产项目验证表明,利用改进的生产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基于Lidar数据在无控条件下制作DOM及空三加密的精度和效率。
    • 邝湘宁; 邱法聚; 胡群威; 仇佳捷; 丁高耀
    • 摘要: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新的无接触式测量手段,在港口起重机测量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针对传统摄影测量方法需要在被测目标上设置控制点的不利问题,设计了一种无控制点的摄影测量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算法实现和实验验证,并通过室内、室外实验数据采集进行结果对比分析.在室内标定场的一次参数标定后,利用设计的移站算法,将摄影参数从室内标定场转换到港口实际测量场景中,从而实现被测目标在复杂场景中的快速无标定测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结果稳定、准确,满足工作要求,可以作为港口起重机的一种高效测量手段.
    • 王义; 梅熙
    • 摘要: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沿线区域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高海拔、大高差,测区山高谷深、江水湍急,往往人迹罕至。环境条件极其艰险,开展接触式测量极为困难,甚至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新技术,综合利用卫星遥感、IMU/DGNSS数码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机载LiDAR测量、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立北斗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多源数据融合和建立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技术,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手段的优势,开展高效、安全的测量工作。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高分辨卫星影像广域测图技术,确定了卫星影像像控点布设方案,实现了少量控制点条件下大面积1∶10 000地形图及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2)研究数码航空影像精确解算IMU/DGNSS及分区布点技术,实现了适量像控点联合POS数据分块平差,完成了川藏铁路全线1∶2 000制图工作;(3)在重点工程区域,开展机载LiDAR、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实现了利用航测方法采集1∶500工点地形图和基于三维大场景采集1∶200断面图;(4)研究基于北斗建立连续运行基准站技术,建设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可为川藏铁路提供精确的高时空分辨率位移场、速度场信息,形成高分辨率的动态时空基准;(5)研究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以及多源数据融合和建立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技术,建立三维选线虚拟踏勘平台、三维地质判释平台,为铁路智能设计、BIM正向设计做好铺垫工作;(6)本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川藏线等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工作。
    • 林艳芳; 秦晓东
    • 摘要: 卫星影像几何模型从严格传感器模型转换为有理函数模型时,像点拟合精度都能达到较高精度,但其定位误差会增大,通常需要地面控制点或基于RPC的区域网平差予以解决。本文提出基于立体影像RFM建模及RPC精化方法,无需外部地面任何控制数据,解决单航带影像模型转换后定位误差变差问题,并利用实际卫星影像数据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不受地面控制数据限制,又能解决三维误差变大问题,可实现对立体影像RPC参数自动精化,有效保证模型转换后定位精度的一致性。
    • 杨居奎; 王长杰; 孙立; 朱永红; 黄颖
    • 摘要: 光、机、热稳定性直接影响高分辨率、大比例尺测绘相机内外方位元素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卫星地面定位精度和高程精度.文章介绍了高分七号1:1万立体测绘卫星的主要载荷——双线阵立体测绘相机,为实现高稳定性在光学、结构、热控等方面采用的设计手段,通过真实温度场的光、机、热联合仿真分析方法,结合在轨测试结果,证明该相机设计能够满足1:1万比例尺高分辨率测绘所需的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