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8篇、专利文献307929篇;相关期刊288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今日海南、经济研究参考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荣融、陈清泰、张卓元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7929篇
占比:99.82%
总计:308487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研究学者
- 李荣融
- 陈清泰
- 张卓元
- 邵宁
- 刘仪舜
- 文宗瑜
- 汤丙午
- 王建新
- 瞿宝元
- 穆晓卿
- 冯春
- 刘亮
- 刘伟
- 卢中原
- 向阳
- 周锡麟
- 孙鹤
- 孟春
- 张文魁
- 张璞
- 张红岩
- 张荣耀
- 成素英
- 曹江
- 李保民
- 李光林
- 李平
- 李春满
- 李进
- 李龙强
- 杨卫东
- 江求固
- 王亚刚
- 王克英
- 王坤
- 王晓芳
- 王瑞祥
- 王纪平
- 程恩富
- 章彤
- 裴真
- 贾康
- 邓晓兰
- 郭国荣
- 陈淮
- 陈艳利
- 魏杰
- 魏胜向
- 黄江宁
- 万河斌
-
-
陈文磊
-
-
摘要:
本文围绕新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思路,以2010—2018年为区间样本,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2013年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效果,检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此次改革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从而提高创新效率.此外,该改革效果还受到内部治理水平和国有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越高、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低,改革的政策效果越明显,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越大.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政府评价和现有政策调整,更可以为国有企业进行科学财务决策,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供政策参考.
-
-
-
-
李小健
-
-
摘要:
2018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第一年。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节奏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扎扎实实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开展一项项富有实效的监督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其中,首次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报告,在人大监督史上留下厚重一笔。
-
-
郑志刚1
-
-
摘要:
转变国资监管职能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方向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中,明确精简43项国资监管事项。但是放权并不是全部。郑志刚教授从三个方面对“以管资本为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试行“优先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巨大牵引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有利于解决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有利于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
-
-
-
-
-
张桂芳
-
-
摘要: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上海市国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调研表明,当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监管主体看,国资委定位不明确,监管组织体系层级多且权责关系不清晰;从监管对象看,国有企业微观运行中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依然存在;从监管环境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依然存在,配套改革匹配度不足.因此,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上到下进行顶层设计、从下到上完善基础环境.上海市应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明确国资委的定位和权责关系;优化底层制度安排,化解国有企业微观运行中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环境.
-
-
戴宁
-
-
摘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从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深入到我国的具体三大类别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分别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并对我国在地方实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认识存在的误区,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