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
PON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232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346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电信科学、通信管理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2007(第十五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2007)等;PON的相关文献由3140位作者贡献,包括毕美华、王素椅、田运峰等。
PON
-研究学者
- 毕美华
- 王素椅
- 田运峰
- 何岩
- 高震森
- 何金亮
- 弗兰克·埃芬博格
- 曹桦
- 林华枫
- 王培佩
- 罗远秋
- 黄伟
- 刘翔
- 张俊杰
- 陈健
- 余卫锋
- 尹实
- 胡卫生
- 郑直
- 宋英雄
- 李迎春
- 黄勇
- 刘在平
- 李晓坤
- 王运涛
- 肖石林
- 张倩武
- 张显峰
- 符小东
- 赵峻
- 郑刚
- 郑永亮
- 陈虹旭
- 高波
- 刘新峰
- 卫国
- 李全用
- 杨磊
- 袁立权
- 赵彤
- 邵娜
- 王威
- 王志军
- 胡淼
- 艾滨
- 蔡富东
- 何浩
- 加泽彻
- 吕昌峰
- 周钊
-
-
肖斌
-
-
摘要:
为了满足智慧校园对于大带宽传输及数据交互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建设一种稳定、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部署快速、灵活度高及维护便捷的新架构校园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无源全光网络为校园网组网新架构,通过需求、网络架构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校园无源全光网络组网方案。从实际落地效果表明,采用该架构建设的校园网络可以满足智慧校园对于基础网络环境的要求。
-
-
龚鑫
-
-
摘要:
ODN网络是连接局端OLT和用户ONT之间的光路通道,该链路质量直接决定用户有线业务感知。为优化网络质量,需要对ODN弱光,即ODN光路损耗过大进行处理。原有处理方法缺乏有效预判和指导,处理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结合ODN网络结构的特点和网管系统采集的网络质量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关联分析的ODN弱光处理方案。经过运营商网络实践,大幅提高运维效率,ODN光衰达标率从二季度至四季度,提升0.51pp,取得了显著成效。
-
-
邹时雨;
丁桂元;
杜炼
-
-
摘要:
全光网络是高校实现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的主流趋势,基于全光网络技术的技术特点,能够满足高校未来对信息化发展的规划需求,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面对资金投入过高、资源重复建设、预算分年度制定等问题,高校需要清晰明确、统筹兼顾的建设方案。首先梳理好当前基础资源情况;随后,根据对未来信息化应用需求设计顶层技术方案;最后,结合方案充分吸收优质资源,兼顾传统网络,分年度实施光网络改造,并对新技术的信息化应用结果进行调优。
-
-
孟广燕;
刘永军;
李世军;
于衍昌
-
-
摘要:
中国广电山东网络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承建了青岛莱西市天网二期项目,本项目实施方案利用广电PON网线路,有效整合了天网项目一期资源,提高了莱西市天网工程的技术能力,具有良好的拓展性与融合性,为维护莱西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
-
王林;
顾靖
-
-
摘要:
随着传送网承载业务特性的变化,网络中逐渐引入SPN、VC-OTN等技术。未来网络发展应考虑SPN和PTN网络定位协调发展,结合业务需求特性实现5G业务高效承载;随着OTN一体化专网的完善,逐步推进VCOTN对SDH的平滑接替,释放空间及配套资源。传送网现状传送网目前有SPN、OTN、PON、PTN、SDH五张网络,分别承载不同带宽和不同保障等级需求的业务。新建SPN平面方案如图1所示。
-
-
朱德鹏;
薛其林;
赵锦峰;
肖江涛
-
-
摘要:
因早期传输网络资源匮乏的因素,产生已开通热点业务跨综合业务区OLT进行承载情况。为更好地进行PON网络优化,总结了一种以综合业务区覆盖范围为边界的OLT业务优化思路,优化后的末端热点业务接入更加合理。同时使综合业务区内OLT所承载的热点业务更加均衡,缩短了原热点业务过长的接入距离,提高了热点业务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难度和工程量。结合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使用,从而以最小的人力投入,自动化输出最优的OLT业务优化方案。
-
-
范立
-
-
摘要: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作为主要的接入网技术,是第五代固定网络(The 5^(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s,F5G)时代各类业务承载的重要平台。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已基本实现固网接入的全覆盖。如何保证前期网络的大量基础投入得到充分使用,并能平滑地演进以满足未来各类业务不断提升的需求,成为各运营商的关注重点。文章从F5G下的技术特点出发,结合现有PON网络的能力和新的业务需求,梳理了今后PON网络演进的路线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近期的部署策略上给出了建议。
-
-
欧阳捷;
张学军;
李敬;
王燕飞
-
-
摘要:
随着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千兆光宽带入户需求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广电有线网络向IP化、光纤化和大带宽升级,尤其是直播业务传输方案的选择,决定着广电网络传输质量和网络升级成本。本文将IPTV组播技术方案和保留独立广播通道的IP广播技术方案进行对比,从传输质量和成本两方面分析,探寻更适合广电有线网络IP化升级的路径。
-
-
晁杰;
葛广洲;
杨光
-
-
摘要:
随着智慧校园的不断发展,学校对网络资源和功能的需求快速增加,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急需一套技术先进、扩展性强的校园网络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针对当下校园网实际需求,分析了全光网的优势,提供基于PON全光网和以太全光网两种建设模式。通过对比这两种建设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建设方式。
-
-
- 《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随着新业务的开发,传输网的变革正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就下一代传输网整体结构做初步概述,提出传送网的两层概念和扁平化设计理念.同时提出接入层"最后一英里"PON接入技术存在与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对宽带数据业务的流量流向分析,总结出适合现网部署的PON组网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归纳网络接入层组网规划流程.文末,对PON网络以及现有技术、协议的发展阐述融合的观点,确立了PON技术运用于网络组网的可行性。
-
-
- 《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随着新业务的开发,传输网的变革正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就下一代传输网整体结构做初步概述,提出传送网的两层概念和扁平化设计理念.同时提出接入层"最后一英里"PON接入技术存在与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对宽带数据业务的流量流向分析,总结出适合现网部署的PON组网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归纳网络接入层组网规划流程.文末,对PON网络以及现有技术、协议的发展阐述融合的观点,确立了PON技术运用于网络组网的可行性。
-
-
- 《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随着新业务的开发,传输网的变革正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就下一代传输网整体结构做初步概述,提出传送网的两层概念和扁平化设计理念.同时提出接入层"最后一英里"PON接入技术存在与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对宽带数据业务的流量流向分析,总结出适合现网部署的PON组网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归纳网络接入层组网规划流程.文末,对PON网络以及现有技术、协议的发展阐述融合的观点,确立了PON技术运用于网络组网的可行性。
-
-
- 《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随着新业务的开发,传输网的变革正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就下一代传输网整体结构做初步概述,提出传送网的两层概念和扁平化设计理念.同时提出接入层"最后一英里"PON接入技术存在与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对宽带数据业务的流量流向分析,总结出适合现网部署的PON组网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归纳网络接入层组网规划流程.文末,对PON网络以及现有技术、协议的发展阐述融合的观点,确立了PON技术运用于网络组网的可行性。
-
-
-
-
-
-
-
李养武;
徐晓;
黄兴东
- 《第五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在分析传统时分多址无源光网络(TDMA-PON)技术缺陷的基础上,提供了采用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构建新型无源光接入系统的方案。方案采用环型网络结构来构建分级双环型光码分多址光网络(OCDMA-PON),探讨了相应的波长复用方式,并着重分析了该网络的传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