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
后溪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中国文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广西中医药、河北中医、黑龙江中医药等;
后溪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维超、刘烨、吕玉娥等。
后溪
-研究学者
- 丁维超
- 刘烨
- 吕玉娥
- 张神虎
- 王莉
- 赵志强
- 邵云钧
- 丁淑强
- 万小波
- 何洁茹
- 佟秋芬
- 倪光夏
- 冯泽尧
- 刘伟
- 刘建宇
- 刘放
- 刘永青
- 刘渝波
- 励瑞芬
- 卢刚
- 吴剑铧
- 吴有宽
- 吴琦
- 吴耀持
- 周启进
- 周广岳
- 周志敏
- 周桦
- 周熙
- 周章玲
- 唐卫华
- 唐筱璐
- 姜慧晶
- 姜端伟
- 姜魁
- 孔冬冬
- 孙平
- 孙燕
- 孙秀伶
- 孙莹
- 孙轶博
- 孟凡夏
- 孟祥然
- 宁连成
- 安培祯
- 宋全枚
- 宋言状
- 宗涛
- 尹莹
- 屈瑞
-
-
-
-
摘要:
有一妇人,先自两足踝骨痛不可忍,次日流上于膝,一、二日流于髀骨,甚流至于肩,肩流于肘,肘流于后溪。或如锤锻,或如虫啮,痛不可忍,昼静夜剧,服诸药无效。召仆诊之,六脉紧。余曰:此真历节证也,非解散之药不能愈。但用小续命汤,一剂而愈。又邓安人,夏月亦病历节,痛不可忍,诸药无效。召仆诊之,人迎与心脉虚,此因中暑而得之,合先服酒蒸黄连丸,众医莫不笑,用此药服一帖即愈。自后与人良验。
-
-
刘伟;
朱远忠;
姜魁;
张顺新
-
-
摘要:
涟源市后溪方解石矿床位于邵阳坳褶带内。通过地质调查及采样分析,矿体赋存于船山组及黄龙组层位的破碎带内,形态严格受北北东向张性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规模大小不一,矿石成分较简单,矿物结晶程度高;综合分析认为,矿床受地层及构造联合控制,属低温热液充填型;对矿石CaO含量、白度、盐酸不溶物等项目测试结果显示,矿石加工利用性能优秀。
-
-
张华清;
王正浩;
张鹏;
赵敏;
吕玉娥;
李圣云
-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兔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的影响,探讨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干预CSA的部分机制。方法: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于60只日本成年大耳家兔左侧第3~5颈椎横突侧面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组)、B组(吕景山对穴“后溪、束骨”组)、C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束骨”组)、D组(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针刺),每组10只。造模后3d开始对4组家兔分别给予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及不予针刺的处理方法,针刺每日1次,连续针刺28d。分别于造模开始前、造模后、针刺(或常规饲养)第7、14、28日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4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结果: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穴均能加快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Vm,其中以针刺“后溪、列缺、束骨”组较为明显,且A、B、C组家兔CSA的相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可以通过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Vm,改善CSA模型兔的相关症状。
-
-
冯泽尧
-
-
摘要:
天地浩浩,岁月悠悠。一溪碧水,自天而流。由鱼岭而入,至旗山而岀,并于后溪,汇于大江,滔滔滚滚,怡畅无休。上古之时,后岩之上,且看倜傥渔翁,一网缀成,万古春秋。从兹河有姓名,村有来头。西毗鱼岭,南傍旗山,东出江津朱杨场,北临聚美黄家庄。人有二千二百之众,地有六千亩陇之疆。
-
-
-
-
宋全枚;
朱永政;
贾仰理;
王琦;
贾红玲;
张永臣
-
-
摘要:
目的:探析后溪穴现代主治优势疾病和腧穴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期刊资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为主要检索源,建立后溪单穴主治疾病、配伍主治疾病和配伍腧穴等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79篇。单穴主治疾病45种,优势疾病为急性腰扭伤、落枕、颈椎病和面神经麻痹等8种;配伍主治疾病102种,优势疾病为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落枕和肩周炎等18种。后溪主治以急性腰扭伤、颈椎病、落枕为核心优势疾病。配伍腧穴以五输穴、八脉交会穴、原穴、络穴、下合穴、交会穴和八会穴等特定穴为主,高频配伍腧穴为风池、合谷、阿是穴、颈夹脊、人中、外关等22穴。后溪与五输穴以及风池、合谷的关联程度最高,并得到以后溪为核心的5类配伍处方。配伍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频次最多。结论:通过对现代文献的挖掘分析,反映了后溪穴主治优势疾病与腧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为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
-
-
吕玉娥;
段永峰
-
-
摘要:
目的通过观测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SD大鼠免疫炎症机制中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以证实对穴后溪-环跳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免疫炎症机制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选取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D大鼠模型作为实验对象,选用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作为治疗穴位,采用普通针刺的治疗方法,观测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组、后溪组、环跳组和环跳-阳陵泉组前后大鼠免疫炎症机制中血浆IL-6、NO、PGE2含量的变化。结果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组较后溪组、环跳组和环跳-阳陵泉组大鼠血浆IL-6、NO、PGE2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的镇痛效果比单用后溪或者环跳,以及吕景山对穴环跳-阳陵泉的疗效要更好;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浆IL-6、NO、PGE2的含量;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环跳是通过降低IL-6、NO、PGE2的含量来达到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免疫炎症机制,缓解疼痛的目的。
-
-
温建钦
-
-
摘要:
清代后溪钟氏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依靠"九举十八秀"的科举功名,于乾隆年间建立了宗族组织.与沿海地区依靠财富和勇力建立宗族不一样的是,后溪钟氏宗族的构建仍然依靠科举功名.这凸显了清代内陆山区宗族建立的类型,也为宗族普泛化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后溪钟氏宗族建立后,通过族内控制及族外管理的方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