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房型人工晶体

后房型人工晶体

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耳鼻咽喉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44222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民康医学、临床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暨第八次东北亚国际眼科学术会等;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相关文献由32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曌、解江冰、张林学等。

后房型人工晶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44222 占比:99.99%

总计:1044358篇

后房型人工晶体—发文趋势图

后房型人工晶体

-研究学者

  • 王曌
  • 解江冰
  • 张林学
  • 王玲
  • 蒋爱玲
  • 严正琪
  • 刘轶
  • 吕全
  • 吴海洋
  • 孙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波
    • 摘要: 目的:分析和总结54例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眼科从2009~2020年因各种原因未能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49人54只无晶体眼患者行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根据患者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论: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患者中,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如不伴有明显眼部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较好,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如无明显重度弱视及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术后视力恢复也不错,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患者视力恢复相对较好.结论:对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行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不仅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同时可减少一系列远期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基本取决于患眼的条件.
    • 韦乐强; 范俊; 吴冬莲; 肖权; 雷蔚
    • 摘要: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IOL)一期深层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按计划将IOL植入囊袋的28例(28眼)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后房型IOL一期深层巩膜层间固定术,同期选取具有可比性的28例(28眼)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IOL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散光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最小可分辨视角的对数(LogMAR) BCVA均显著升高,并于术后1个月趋于稳定.观察组各时点LogMAR BCV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术后各时点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点角膜细胞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点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散光均较术前增加(P<0.05),但两组不同时点角膜散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IOL一期深层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体严重脱位及白内障术中囊膜破裂患者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汤志铮; 吴学辉; 梁耀方; 陈学平
    • 摘要: 目的 分析无囊膜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层间无缝线固定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月一2018年12月收治的后囊膜缺失患者17例(17只眼),在无后囊膜支持的情况下,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层间无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2~6个月,观察眼压、视力、人工晶体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升高,视力0.2~0.6者4例,视力>0.6者13例;眼压平稳,维持在14.0~21.0 mmHg,前房深度正常;各例术眼的人工晶体位置居中,无偏移或倾斜现象.术中1例巩膜穿刺口内侧出血,术后1例角膜内皮皱褶,均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发生.结论 无囊膜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层间无缝线固定术对人工晶体的固定有效、可靠,相关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王建华; 马晓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及分析有晶体眼后房型近视合并散光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矫治中度和高度近视伴散光术后,出现人T晶体旋转因素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中度和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病例70例,包含有120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展开手术治疗以后,实施超过1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术后的人工晶体眼内旋转的方向、角度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同时跟术前的散光度、手术期间人工晶体植入方向和角度、术后的拱高实施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4个月,TICL出现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比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的4个月、8个月、12个月的TICL旋转角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通过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式,结果显示术后TICL旋转角度同手术之前的散光度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同时密切相关的有手术期间TICL安置旋转角度,P< 0.05,但是不同术后拱高情况产生相关性,P>0.05.结论 在患者实施TICL植入术以后,出现旋转的情况,同手术之前的散光度数以及手术期间晶体植入角度现象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如果为散光程度相对较高的病例,在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期间,通过掌控旋转角度在10.之内,可以显著地降低术后旋转问题的产生.
    • 韦乐强; 邓秋琼; 黄俊豪
    • 摘要: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人工晶体深层巩膜固定术的人工晶体固定方法。方法对16例(16眼)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患者进行巩膜瓣下深层巩膜固定技术﹐使用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由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后攀分别从3点﹑9点预置巩膜瓣下穿出﹐并固定在深层巩膜上。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眼压﹑人工晶体位置﹑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视力>0.6者5例﹐0.3~0.6者7例﹐0.1~0.3者2例﹐<0.1者1例﹐眼压稳定﹐人工晶体位置居中﹐无偏移﹐无倾斜。无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无低眼压﹐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眼进行巩膜瓣人工晶体深层巩膜固定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单白洋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无后囊支撑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三点固定的方法和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76例囊内白内障术后及后囊破裂不能一期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已行二点式悬吊失败者采用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三点固定于角巩膜瓣下.结果 全部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而且人工晶体全部端正固定在同一平面视轴上.结论 该手术方法为一种明显优于二点悬吊术,特别是能使人工晶体牢固地处于同一视轴上,达到了矫正视力的目的.
    • 邓妮妮; 黄明汉; 曹珊; 郑茜匀
    • 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在近视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CL植入术矫正的近视患者33例(65眼),随访半年,分别记录术中、术前及术后一段时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等.结果:本研究中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手术均未发生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和6个月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BCVA无一例下降,但1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100%;角膜内皮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术前和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植入术治疗近视具有安全、有效、精确及可逆性的特点,特别是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满意度高,无严重并发症,应用前景好.
    • 任欢欢; 冉莉君
    • 摘要: 目的:探讨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ICL)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ICL治疗矫正高度近视患者48例9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ICL治疗是矫正高度近视的可靠方法,精心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患者顺利手术及迅速恢复的保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