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腔粘膜病

口腔粘膜病

口腔粘膜病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283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6147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祝您健康、健康博览、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西部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口腔颌面锥形束CT临床应用与装备研讨会、海峡两岸口腔医业发展论坛、第十七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05年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等;口腔粘膜病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秉琦、刘青、周曾同等。

口腔粘膜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6147 占比:99.69%

总计:86413篇

口腔粘膜病—发文趋势图

口腔粘膜病

-研究学者

  • 李秉琦
  • 刘青
  • 周曾同
  • 周红梅
  • 王文梅
  • 翁志强
  • 蔡若冰
  • 辛保山
  • 陈美美
  • 陈谦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红霞; 刘祥; 陈向琼; 谢芬; 符起亚
    • 摘要: 该文以探讨海南嚼槟榔者和非嚼槟榔者口腔疾病发病情况的差异为研究目的。将381位受试者分为两组,即嚼槟榔组(A组)为191例和非嚼槟榔组(B组)19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卫生、牙周疾病及口腔黏膜病变检查。结果显示,嚼槟榔组的口腔卫生状况、牙周疾病程度均较非咀嚼槟榔组差,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该文认为嚼槟榔可导致口腔卫生状况变差,导致牙周疾病发生,并易发生口腔黏膜病。
    • 姜倩; 贾淑娟
    • 摘要: 目的:分析粤西地区口腔粘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内科门诊所有口腔粘膜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谱分类法,通过归类、去重和筛选后,对疾病种类、年龄、性别、职业、基础病以及家族史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580例口腔粘膜病的患者中,年龄29-84岁,平均年龄(42.6±27.5)岁,男女比例1:1.06.职业分类:农渔民277例(47.76%),公职人员216例(37.24%),其他87例(15.00%).按疾病分类前3类依次为:复发性口溃疡(29.31%)、口腔粘膜下纤维化(16.90%)、灼口综合征(15.69%).不同职业在复发性口溃疡、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灼口综合征、口腔扁平苔藓和其它口腔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农渔民中口腔粘膜病前3位病种依次为复发性口溃疡(32.49%)、口腔粘膜下纤维化(22.38%)、灼口综合征(22.02%).结论:复发性口溃疡、口腔粘膜下纤维化是粤西地区高发的口腔粘膜病,其中农渔民的发病率更高.
    • 吴子湘; 湛晶蕾; 王浩冰; 梅梓楠; 张炜鹏; 卢丽洁; 黄杰; 谭健
    • 摘要: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发生于患者口腔粘膜上的一类常见病,中医称"口疳",患病率相对较高.该病的发生具有反复性以及溃疡创面具有自我转愈等多种临床表征.由于RAU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且缺少可作为诊断依据的实验室指标,本文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治疗RAU的相关药物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今后的临床诊断、病因探索以及新型有效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王蕊
    • 摘要: 目的 分析甘露聚糖肽在口腔粘膜病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CD3+、CD4+水平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区间,纳入80例口腔粘膜病病例样本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单双号法将观察对象分组,40例记作对比组(常规治疗)、40例记作研究组(加用甘露聚糖肽),比较疗效、CD3+、CD4+水平.结果 研究组综合有效率97.50%较对比组85.00%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CD3+和CD4+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均增加,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在口腔粘膜病临床治疗中,加用甘露聚糖肽,有助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性,同时,还可更好改善机体CD3+、CD4+水平,因此,甘露聚糖肽可作为推荐用药在口腔粘膜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刘金凤
    •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黏粘膜病激光治疗中开展人文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共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口腔粘膜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激光治疗.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激光治疗期间接受人文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调查评估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有明显差异;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将人文护理模式运用在口腔粘膜病激光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此种护理模式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支持与认可,患者满意度高,因此,此种护理模式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庞红霞; 刘祥; 陈向琼; 谢芬; 符起亚
    • 摘要: 该文以探讨海南嚼槟榔者和非嚼槟榔者口腔疾病发病情况的差异为研究目的.将381位受试者分为两组,即嚼槟榔组(A组)为191例和非嚼槟榔组(B组)19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卫生、牙周疾病及口腔黏膜病变检查.结果显示,嚼槟榔组的口腔卫生状况、牙周疾病程度均较非咀嚼槟榔组差,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嚼槟榔组的受试者溃疡、出血、白斑、白色角化的检出率均高于非嚼槟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嚼槟榔组的受试者口腔扁平苔藓、张口度受限、舌活动度受限的检出率稍高于或等于非嚼槟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该文认为嚼槟榔可导致口腔卫生状况变差,导致牙周疾病发生,并易发生口腔黏膜病.
    • 周斌
    • 摘要: 目的 分析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患者78例,随意划分两组,研究组39例运用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治疗,对照组39例运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测评值、口腔病损评分REU分值、黏膜愈合时间和自我疼痛消失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肺功能大大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保证了生活治疗,减少了黏膜愈合时间和自我疼痛消失时间等,这些优势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中广泛运用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治疗法.
    • 沈先红
    • 摘要: 目的:探究口腔粘膜病采取口腔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收治我院的口腔黏膜病患者75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常规治疗方法(样本容量38例)列入对照组,常规治疗+口腔药膜(样本容量37例)列入研究组,对比治疗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6.32%),复发率较对照组低(2.71%vs 18.42%),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口腔粘膜病患者予以口腔药膜治疗,能增强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沈先红
    • 摘要: 目的:探究口腔粘膜病采取口腔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收治我院的口腔黏膜病患者75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常规治疗方法(样本容量38例)列入对照组,常规治疗+口腔药膜(样本容量37例)列入研究组,对比治疗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6.32%),复发率较对照组低(2.71%vs 18.42%),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口腔粘膜病患者予以口腔药膜治疗,能增强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