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

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藜麦种子干燥打粉;提取藜麦粗蛋白,加入固体硫酸铵,离心,收集沉淀;适当进行复溶,用生理盐水进行洗脱;收集第二个蛋白峰,直至基线平稳;第二个蛋白峰利用透析袋进行浓缩,浓缩后的蛋白进行浓度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检测;培养白色念珠菌至对数生长期,取少量菌液进行离心,收集菌体;利用生理盐水稀释菌体至1麦氏单位;利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本发明从藜麦中获得抑菌蛋白,促进藜麦的深加工,利于增加藜麦的经济效益和营养与药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5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70368.6

  • 申请日2020-12-14

  • 分类号C07K14/415(20060101);C07K1/36(20060101);C07K1/30(20060101);C07K1/34(20060101);C07K1/16(20060101);A61P31/1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41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苟铭

  • 地址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成洛大道202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4: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抑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真菌感染(尤其是侵入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临床病原体。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皮肤、粘膜和肠道中的条件性致病真菌。它可以引起身体表面和深部的白色念珠菌甚至细菌血症。它很容易得癌症,艾滋病和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严重减弱的患者。随着免疫系统疾病日益普及,器官移植广泛使用,以及滥用抗生素,致病真菌感染引致的疾病危害逐渐增加。全球每年约有4000万人感染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传染病原体,约占念珠菌感染的50%至70%,其中念珠菌症死亡率可达30%以上。目前,只有几十种抗真菌药,而且已经发现的主要药物都具有耐药性。因此,对病原真菌及其耐药性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唑类药物(如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是治疗和预防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大量应用唑类药物可以治疗念珠菌感染,同时增加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因此,寻找高效、低毒、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菌株的新药已迫在眉睫。

藜麦因其营养丰富,目前在中国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然而藜麦成熟期遇雨容易发生穗发芽现象,严重影响藜麦的品质和产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提取的蛋白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属于物理作用,因而不产生耐药性。

具体技术方案为:

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藜麦种子干燥打粉并用淀粉酶处理除去淀粉;

S2.利用混合溶剂提取藜麦粗蛋白;

S3.所述的粗蛋白加入固体硫酸铵,使其饱和度达到40%,离心,弃沉淀,保留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使其饱和度达到65%,离心,收集沉淀;

S4.处理Sephadex G-75填料,装层析柱,内径2cm,长60cm,装好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平衡柱子,备用;将步骤S3收集的沉淀,适当进行复溶,之后适量上样,用生理盐水进行洗脱;弃去第一个出现的蛋白峰,收集第二个蛋白峰,直至基线平稳;

S5.将步骤S4收集第二个蛋白峰利用透析袋进行浓缩,浓缩后的蛋白进行浓度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检测;

S6.培养白色念珠菌至对数生长期,取少量菌液进行离心,收集菌体;利用生理盐水稀释菌体至1麦氏单位后备用;

S7.利用牛津杯法进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加入检测蛋白溶液80ul;阳性对照为氟康唑,阴性对照为蛋白提取溶剂。

步骤S2中所述的混合溶剂组成:5mM磷酸钠,10mM氯化钠和1Mm EDTA,pH 7.0;料液体积比1:2,4℃提取1小时,离心,获得粗蛋白。

步骤S2、S3中的离心条件为:4℃,10000转,离心20min。

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洗脱条件为:流速1ml/min。

本发明是基于新发现一个重要的抑制藜麦穗发芽的关键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其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功能,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其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简单的溶剂获得粗提液,然后通过一步层析即可获得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

2.从藜麦中获得抑菌蛋白,促进藜麦的深加工,利于增加藜麦的经济效益和营养与药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5为实施例的照片。

图1为G75层析图谱,2号峰为活性峰。

图2为蛋白粗提液抑菌效果

图3为蛋白经G75层析后的抑菌效果

图4为该抑菌蛋白的二级结构

图5为该蛋白的三级结构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从藜麦中提取抑制白色念珠菌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藜麦种子干燥打粉并用淀粉酶处理除去淀粉;

S2.利用混合溶剂提取藜麦粗蛋白;

所述的混合溶剂组成:5mM磷酸钠,10mM氯化钠和1Mm EDTA,pH 7.0;料液体积比1:2,4℃提取1小时,离心,获得粗蛋白。

S3.所述的粗蛋白加入固体硫酸铵,使其饱和度达到40%,离心,弃沉淀,保留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使其饱和度达到65%,离心,收集沉淀;

S4.处理Sephadex G-75填料,装层析柱,内径2cm,长60cm,装好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平衡柱子,备用;将步骤S3收集的沉淀,适当进行复溶,之后适量上样,用生理盐水进行洗脱;洗脱条件为:流速1ml/min。弃去第一个出现的蛋白峰,收集第二个蛋白峰,直至基线平稳;

S5.将步骤S4收集第二个蛋白峰利用透析袋进行浓缩,浓缩后的蛋白进行浓度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检测;

S6.培养白色念珠菌至对数生长期,取少量菌液进行离心,收集菌体;利用生理盐水稀释菌体至1麦氏单位后备用;

S7.利用牛津杯法进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加入检测蛋白溶液80ul;阳性对照为氟康唑,阴性对照为蛋白提取溶剂。

步骤S2、S3中的离心条件为:4℃,10000转,离心20min。

如图1所示,标号2为G75层析的活性峰。

如图2所示,标号1为蛋白粗提液(抑菌圈直径16.1mm),3为稀释一半后的蛋白粗提液(抑菌圈直径10.8mm)。

如图3所示,a为G75层析后的浓缩蛋白液,抑菌圈大小为28.5mm;b为G75层析后的未经浓缩的蛋白液,抑菌圈大小为17.0mm;c为NaCl;d为氟康唑;e为伏立康唑

藜麦中存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1KD。

如图4所示,该蛋白拥有多个β-折叠,其中蛋白的核心结构是由10个β-折叠形成的一个β三明治结构,并且从其核心部位由向外延伸出了约3个α-螺旋。

如图5所示,该蛋白由三个结构域构成,结构域I是由10条β折叠形成的β-三明治结构,也是该蛋白的紧密核心。结构域II是从结构域I中延伸出来的几个环构成,并由若干个二硫键来维持其稳定状态。结构域III是由具有两个二硫键的小环组成的。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来看,该蛋白具有典型的由结构域I和结构域II形成的明显裂缝结构。

该蛋白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是物理性的渗透,因此不产生念珠菌耐药性。

该蛋白的提取方法简单有效,不需要昂贵的试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