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058485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71268.2
申请日2014-12-24
分类号A47J27/00;A47J36/02;B65D81/34;H05B6/12;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刘新宇
地址 日本东京都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6:32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9-12-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7J27/00 授权公告日:20171128 终止日期:20181224 申请日:20141224
专利权的终止
2017-11-28
授权
授权
2016-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7J27/00 申请日:20141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6-08-10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IH烹调器加热烹调所使用并在烹调之后丢弃的IH烹调器用的发热片以及涉及包括该发热片的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set)。
背景技术
现在,所谓的“电磁烹调器”的烹调器代替了煤气灶而广泛普及。电磁烹调器还称为“IH烹调器”并利用设置于电磁烹调器内部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产生高频磁场,以利用由感应涡电流产生的焦耳热来加热安装于该烹调器的烹调容器内所容纳的食材或水。
由于电磁烹调器能够不使用火焰地执行加热烹调,所以电磁烹调器的安全性和清洁性高、容易去除污垢,并且其经济性比传统的烹调器更优异。
顺便说下,电磁烹调器的缺点在于,电磁烹调器所能使用的烹调用器具是有限的,并且必须使用以铁为代表的磁性材料制成的专用器具。
因此,近年,已提议并实施了由除了磁性材料以外的材料制成大量烹调用器具和烹调用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如下的IH烹调器,在该IH烹调器中,由诸如铝箔等的金属箔构成的发热片附接于塑料容器。
上述烹调器有利地用于烹调容器内所容纳的水或各种食材。然而,由于发热片通过热封接合固定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发热片不适于用作每次加热烹调时更换成新的发热片的一次性发热片。
也就是,因为形成于容器的底部的发热片是非常廉价的,所以期望该发热片应为一次性的。然而,诸如保险丝等的功能部形成于该发热片以防止在操作IH烹调器时由感应加热产生的过度热以及对塑料容器的损坏。当发热片简单地安装于塑料容器的底部时,在加热烹调(煮炊)期间该发热片不是牢固固定的而是可移动的。因此,需要将该发热片接合固定于容器的底部。此外,由于需要形成诸如保险丝等的上述功能部和将发热片接合固定于塑料容器的底部的步骤,所以难以低成本地生产发热片。
因此,期望通过使用一次性发热片来进一步降低上述烹调器的成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9-285184号
专利文献2:WO2012/13228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加热烹调之后丢弃的IH烹调器用的一次性发热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括前述发热片的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H烹调器用的发热片,其由包括导电层和介电层的层叠片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片具有底部和周状侧壁部,且能够折叠成所述导电层位于内侧的容器的形状,在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第一剖切线沿周向间隔开地形成在所述导电层的与通过折叠所述层叠片形成的容器的所述周状侧壁部对应的部分,并且所述多条第一剖切线减少或遮断由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所生成的涡电流的感应,由介电材料制成的增强环被固定在所述介电层的与通过折叠所述层叠片形成的容器的底部的周缘对应的部分,由该增强环保持该容器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IH烹调器用的发热片中,优选地,
(1)所述增强环的面向所述介电层的一侧的与所述第一剖切线交叉的位置形成有槽,
(2)在所述导电层的与通过折叠所述层叠片形成的容器的底部对应的位置以与所述底部的中心同心的方式形成多条环状的第二剖切线,所述第一剖切线形成直到具有最大直径的第二剖切线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剖切线和所述第二剖切线将由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所生成的涡电流的感应分断,以及
(3)用于减少或遮断由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所生成的涡电流的感应的第三剖切线在被所述多条第二剖切线中的具有最小直径的第二剖切线包围的区域形成直到该具有最小直径的第二剖切线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烹调装置包括上述IH烹调器用的发热片和用于保持由该发热片形成的容器的介电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具有环状壁和从所述环状壁的下端向内突出的周状凸缘,并且由所述发热片形成的容器被收容且保持在所述环状壁的内部。
在上述的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中,优选地,
(1)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环状壁的直径朝向形成所述凸缘的下端变小,并且所述环状壁的内表面形成向内突出的周状台阶部,
(2)把手形成在所述环状壁的上端,以及
(3)所述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还包括介电的盖。
通常,在利用IH烹调器烹调之后将上述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的已使用过的所述发热片丢弃并在下一次利用IH烹调器烹调时更换为新的发热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IH烹调器用的发热片通过将该片折叠成容器的形状与预定的介电的保持构件组合使用。由于不需要形成诸如保险丝等的功能部以防止过度加热或将发热片接合固定于塑料容器的底部,所以该发热片有利地用作廉价的一次性发热片。包括上述发热片和介电的保持构件的IH烹调器用的加热烹调装置消除了如下的需要:在将该发热片载置于保持构件之后将该发热片接合固定于保持构件。在加热烹调之后,该廉价的发热片被丢弃并且可以在下一次加热烹调时使用新的发热片,由此,能够大量销售和购买非常廉价的发热片。
此外,在加热烹调之后,将发热片丢弃,清洗剩余的保持构件,由于保持构件不与水或食材接触因此保持构件的清洗是非常容易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发热片的多层结构的参考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热片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热片的仰视图。
图4是用于安装本发明的发热片的保持构件的半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发热片安装于保持构件的过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发热片被安装于保持构件的半立体图。
图7是示出了通过将本发明的发热片安装于保持构件进行加热烹调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发热片的优选示例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8的(a)是该示例的参考截面图,而图8的(b)是该示例的局部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IH烹调器用的发热片1由层叠片构成,该层叠片包括形成于前侧的导电层(conductive layer)3和形成于背侧的介电层(dielectric layer)5。
当导电层3载置于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部且由以铝箔为代表的金属箔形成时,导电层3利用由高频磁场感应的涡电流来发热。
该发热片1在其安装于如图4至图6所示的介电的保持构件30时被折叠成容器的形状并且被载置于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部。发热片1被折叠成稳定地保持容器的形状,发热片1的介电层5被形成使得防止导电层3和IH烹调器之间直接接触,从而使发热适度。虽然介电层5没有特别地限制,但介电层5可以由以诸如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等的树脂、陶瓷和纸质材料为例示的非导电材料制成,从成形性、成本以及轻量化的观点出发,树脂特别是热塑性树脂通常用作形成发热片1的非导电材料。
热塑性树脂包括:诸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的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α-烯烃均聚物以及环烯烃共聚物等的烯烃类树脂;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的乙烯·乙烯基类共聚物树脂;诸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BS和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类树脂;诸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甲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乙烯基类树脂;诸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1以及尼龙12等的酰胺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的聚脂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醚;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氟树脂;烯丙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酮树脂;以及氨基树脂。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树脂的混合物、由使这些树脂共聚合而获得的改性产物以及具有多层结构的树脂。
特别优选地使用诸如PET和PEN等的聚脂树脂、诸如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以及聚酰亚胺树脂。
虽然上述介电层5的厚度根据发热片1的尺寸而不同,但介电层5通常应具有5μm至80μm的厚度。
用于调整由IH烹调器的操作造成的感应加热所感应的涡电流的各种形状的剖切线7、15和17形成于发热片1的导电层3。也就是,这些剖切线将导电层3完全地分断,使得留下介电层5,并通过诸如激光加工等的已知手段线状地形成(参照图1),由此,导电层3感应的涡电流被完全地分断。
发热片1通常整体为圆形且能够被折叠,以形成导电层3位于内侧的具有底部10和周状侧壁部13的容器(参照图5和图6)。也就是,如此形成的容器的大小与家庭烹调所使用的锅的大小约相同。
以底部10的中心O作为起点放射状延伸的大量第一剖切线7以适当的等间隔形成在由折叠形成的容器的周状侧壁部13上(参照图2)。穿过由折叠形成的容器的周状侧壁部13的涡电流的感应能够被第一剖切线7减少或遮断,从而防止周状侧壁部13的过度发热,由此,能够以适当温度进行加热烹调(煮炊),并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由加热引起的与周状侧壁部13对应的介电层5的损坏和与侧壁部13接触的介电的保持构件30的损坏。当例如通过使发热片1的与周状侧壁部13对应的部分打褶而形成容器时,避免了容器的侧壁部13与保持构件30之间的表面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保持构件30的由加热引起的损坏,并能够保持容器的稳定的形状(参照图6和图7)。
虽然不特别限制第一剖切线7的数量,但通常为2个以上,优选为3个至40个,当发热片1折叠成容器的形状以用于加热时,根据容器的大小适当地选择能够减少或遮断由感应加热产生的涡电流的感应的剖切线7的数量。虽然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剖切线7放射状延伸,但第一剖切线7可以是曲线状或形成为其它的形状,只要第一剖切线7能够减少或遮断涡电流的感应即可。
如图2所示,优选的是,与底部的中心O同心的多个环状的第二剖切线15应形成在与形成的容器的底部10对应的区域。也就是,穿过与由折叠形成的容器的底部10对应的导电层3的涡电流被环状的剖切线15分断为各区域,由此防止底部10的过度发热,这对诸如以适当温度煮炊等的加热烹调是有效的。对环状的第二剖切线15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为几个。
如从图2和图3中可知,上述第一剖切线7优选地延伸直到第二剖切线15中的具有最大直径的剖切线的位置。由此,这能够防止底部10中感应的涡电流施加到侧壁部13,由此能够确实地防止侧壁部13的过度发热。
此外,如图2所示,延伸直到具有最小直径的第二剖切线15的位置的第三剖切线17形成在由上述环状的第二剖切线15中的最小直径的第二剖切线包围的区域。也就是,第三剖切线17减少或遮断底部10的中央部分中感应的涡电流,从而防止在加热烹调(煮炊)时由底部10的中央部分的局部加热造成的暴沸。
第三剖切线17应在减少或遮断感应的涡电流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延伸直到环状的第二剖切线15的位置。例如,在图2中,第三剖切线17形成为弧状,但同样地可以形成为所谓的“横切”的直线状,并且对第三剖切线17的数量没有限制。
在本发明的上述发热片1中,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增强环20应形成在形成于导电层3的背侧的介电层5的表面(也就是,发热片1的背面)上的、与由折叠形成的容器的底部10的周缘对应的部分。通过形成该增强环20,能够稳定地保持由折叠发热片1形成的容器的形状。
自然地,该增强环20由介电材料、优选为与介电层5的介电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以牢固地接合固定于介电层5。特别地,当介电层5由诸如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形成时,优选的是,增强环20应由诸如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形成并通过热封固定于介电层5的预定部分。
增强环20的厚度和宽度可以设定在适当的范围以稳定地保持通过折叠形成的容器的形状。
上述发热片1与如图4至图6所示的形状的保持构件30组合使用。
在这些图中,通过折叠发热片1而形成的容器由A表示。
在本发明中,上述保持构件30也由与上述介电层5和增强环20相同的介电材料形成。从成形性的观点出发,保持构件30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具体为烯烃类树脂,更优选为聚丙烯。
保持构件30具有锥形的环状壁31,该环状壁31的直径在上端最大且朝向下端减小,向内突出的周状凸缘33形成于环状壁31的下端,而把手34形成于环状壁31的上端。
在本发明的由发热片1形成的容器A收容于上述保持构件30的环状壁31的内部且被稳定地保持在保持构件30中的情况下,利用IH烹调器对其进行加热烹调。环状壁31设定为能够使容器A嵌合于环状壁31的内部的大小。
优选地,向内突出的周状台阶部35形成于上述环状壁31的内表面的适当位置,例如在环状壁3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或(未示出地)形成于中央部分与上端或中央部分与下端之间的中间位置。
也就是,参照图5的(a),虽然通过折叠发热片1而形成的容器A被插入环状壁31的内部,但当其是空的状态时,容器A的底部10的周缘由上述周状台阶部35捕获,由此,防止容器A下落至底部。因此,在该状态下,即使在保持容器A的保持构件30载置于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部的情况下,由发热片1形成的容器A的底部10因远离IH烹调器而不会发热,结果是防止所谓的“空烧(dry heating)”。
然后,在图5的(a)所示的状态下,当诸如水或待烹调的食材等的待加热的材料50注入容器A内时,容器A因待加热的材料50的重量从台阶部35下落,底部10被保持构件30的内凸缘33(参照图5的(b)和图6)支撑,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利用IH烹调器感应加热对待加热的材料50进行加热烹调(煮炊)。
如图5的(b)所示,位于台阶部35下方的环状壁31的锥角θ为30度至90度,优选为60度至80度,以使容纳了待加热的材料50的容器A快速地下落。如从图5的(a)和图5的(b)中可知,形成于容器A的底部10的增强环20的外径优选地设定为比周状台阶部35的直径略小,以使容纳了待加热的材料50的容器A快速地下落。
如图7所示,在加热烹调时,盖40与保持构件30组合使用。自然地,该盖40由与保持构件30相同的介电材料、特别是热塑性树脂形成。该盖40在加热烹调待加热的材料50时用作锅盖并还可以在加热烹调之后通过倒置用作锅垫。通过使用盖40用作锅垫,能够阻断暴露于由保持构件30的内凸缘33包围的空间的容器A的底部10(发热片1)的加热烹调之后的热。此时,通过采用盖40能够设置于由保持构件30的内凸缘33包围的空间内的构造,能够使加热烹调之后的容纳有材料的容器A和保持构件30稳定地载置,或该容器A和保持构件30能够通过保持盖40而被稳定地运持。例如,在当盖40倒置时向下突出的中央部41设置在由保持构件30的内凸缘33包围的空间内的情况下,盖40用作锅垫。
在图6和图7中,未示出已注入容器A内的待加热的材料50。
如从上述说明中可知,形成保持构件30的环状壁31的下端未被底壁封闭,并且仅形成用于支撑容器A的底部10的周缘的内凸缘33。因此,利用IH烹调器感应加热所生成的涡电流的感应而发热的容器A的底部10的大部分不与保持构件30接触,此外,通过形成第一剖切线7,减少或遮断了涡电流的感应以抑制容器A的周状侧壁部1的发热,由此保持构件30的侧壁部不会变热。因此,有效地避免了保持构件30因该容器A(发热片1)的发热引起的热变形。
由于增强环20形成于上述容器A的底部10的周缘,所以,在诸如待煮炊的水等的待加热的材料50注入容器A内时,有效地避免了容器A因待加热的材料50的重量而收缩所造成的不便,由此稳定地保持了容器A的形状。
在上述发明中,在容器A的底部10被保持构件30的内凸缘33保持时,如果增强环20的厚度和内凸缘33的厚度过大,则底部10的导电层3与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部之间的距离会过大,因此不能有效地感应涡电流,从而难以产生令人满意的发热。因此,这些厚度被设定在使容器A的底部10与IH烹调器的感应加热部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感应用于发热的涡电流的范围。
以上,已说明了本发明的发热片1的形状为圆形的示例。只要发热片1能够折叠成容器的形状,则发热片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形状,形成于底部10的环状的第二剖切线15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形状,此外保持构件30的环状壁31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为矩形形状。
代替通过将发热片1折叠到保持构件30上而形成容器A的是,可以通过在发热片1中形成折叠线来生成容器A使得容器A收容于保持构件30的环状壁31的内部。在该情况下,具有折叠线的发热片1或通过紧密地堆叠折叠成容器A的形状的大量发热片1而制备的层叠体可以被销售和购买。
此外,优选地,槽60形成在加强环20的面向介电层5的一侧的与第一剖切线15交叉的位置。
也就是,当由烯烃类树脂(诸如聚丙烯等)制成的介电层形成于诸如铝箔等的导电片,上述剖切线7、15和17通过激光加工而形成于导电层3,真空成形或注射成形的增强环20被热封于生成的层叠体的介电层5以产生上述发热片1时,残留在已形成第一剖切线7的位置的层叠体的介电层5被损坏。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在增强层20热封于层叠体的介电层之后,使剖切线7、15和17通过激光加工形成于导电层3。然而,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形成于侧壁部13的第一剖切线7延伸直到形成在与底部10对应的部分的环状第二剖切线15中的具有最大直径的剖切线的位置(参照图2和图3),由此,形成导电层3的导体(例如,A1)可能会气相沉积在增强环20上。该沉积物展示了霉菌状(mold-like)的外观并损坏了该发热片1的商品价值。
在本发明的发热片中,能够通过在增强环20中形成上述槽60而有效地避免该沉积物的形成。也就是说,通过激光加工形成剖切线7时生成的诸如A1等的导体的蒸气穿过介电层5并且穿过的蒸气被增强环20阻挡的结果是上述沉积物粘附于增强环20。因此,通过在增强环20的面向介电层5一侧的与剖切线7交叉的位置形成槽60,在形成剖切线7时产生的导体蒸气不会被增强环20阻挡,该导体蒸气快速地流动并排出,结果是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增强环20上形成沉积物。
在上述本发明中,由发热片1形成的容器A简单地安装于保持构件30且未通过热封接合固定于保持构件30。因此,该发热片1在加热烹调之后被丢弃,在下一次加热烹调时通过使用新的发热片1来形成容器A。也就是,一套的该发热片1、上述保持构件30和盖40被作为利用IH烹调器烹调的IH烹调器的加热烹调装置。发热片1自身在加热烹调之后被丢弃并在每一次烹调时更换为新的发热片。此外,由于大量的发热片1被紧密堆叠地待销售和购买,所以适于简易销售。
附图标记说明
1:发热片
3:导电层
5:介电层
7:放射状剖切线
10:底部
13:侧壁部
15:环状剖切线
17:遮断剖切线
20:增强环
30:保持构件
31:环状壁
33:内凸缘
35:周状台阶部
A:容器
机译: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鸣声音检测装置,共鸣声音检测方法以及共鸣声音检测程序
机译: 室外机,室内机,空调,IH烹调加热器和冰箱
机译: IH烹调加热器的抽油烟机风扇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