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包括硅片、栅氧化层、多晶硅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还包括一P+区域和一N+区域,所述P+区域和所述N+区域分别设置在所述源电极的源区上。本发明各电极保护效果好,具有过压保护,栅区不容易损坏,结构和制造工艺均较简单,使用寿命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4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24441.6

  • 发明设计人 王新;

    申请日2011-08-06

  • 分类号H01L29/78;H01L29/739;H01L29/06;H01L21/336;H01L21/331;H01L27/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二期东座10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00: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03

    授权

    授权

  • 2012-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9/78 申请日:2011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2-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 体管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功率器件,例如,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一种栅极电 压控制,二种载流子参入导电的器件,他具有驱动电路简单,电流能力大, 易于集成等优点。栅电极的面积占据其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栅区很容易损 坏。同时栅漏之间在工作电压冲击下也容易损坏,为了保护栅源之间的电 极及栅漏之间的电极,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多晶硅形成串联二极管保护栅源 之间电极及栅漏之间的电极,但是多晶硅的击穿电压及掺杂控制较难,对 于工艺制程要求很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电极保护效果好,具有过 压保护,栅区不容易损坏,结构和制造工艺均较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栅源 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 包括硅片、栅氧化层、多晶硅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还包 括一P+区域和一N+区域,所述P+区域和所述N+区域分别设置在所述源电 极的源区上。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晶体管功率器件中,对应所述P+区域和 所述N+区域,还分别设置一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一栅源二极管保护 区域,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分别设置 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的两边缘部。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晶体管功率器件中,所述晶体管功 率器件为VDMOS功率器件或IGBT功率器件。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 件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A、热场氧化所述硅片,并且,沉积多晶 硅,形成所述栅氧化层和所述多晶硅层;B、光刻多晶硅区,形成所述栅电 极,并且,形成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C、场氧化开出P+窗口,通过 硼注入,形成所述P+区域;D、场氧化开出N+窗口,通过磷注入,形成所 述N+区域;E、形成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制造方法中,步骤E具体执行:形 成一VDMOS功率器件或一IGBT功率器件。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制造方法中,步骤D之后,还执行 步骤D1: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两边缘部分别串联PN二极管,与所述P+ 区域和所述N+区域相对应,分别形成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 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制造方法中,在步骤D1之后,还执 行步骤D2:设置所述PN二极管的串联间距,使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 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以及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漏 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并且,高于10倍域值电压。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制造方法中,步骤D之后,还执行 步骤D1: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一边缘部串联PN三极管,与所述P+区域 相对应,并且,在另其一边缘部串联PN二极管,与所述N+区域相对应, 分别形成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制造方法中,在步骤D1之后,还执 行步骤D2:设置所述PN三极管和所述PN二极管的串联间距,使PN三极 管和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和低 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并且,高于10倍域值电压。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制造方法中,采用封装时打线的方 式,串联各所述PN二极管或所述PN三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一P+区域和一N+区域,并且,将所述 P+区域和所述N+区域分别设置在所述源电极的源区上,再通过所述P+区 域和所述N+区域分别与外部或内部的二极管或三极管串联,形成栅漏电极 和栅源电极的保护电极,从而使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具有过压保护,使其 栅区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并且,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结构和制造工 艺均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晶体管功率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晶体管功率器件制造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 器件,其中,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可以为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 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器件,或者,也可以为IGBT(绝缘栅双 极型晶体管)功率器件。

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包括硅片105、栅氧化层106、多晶硅层107,并 且,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还设置有栅电极102、源电极103和漏电极,其中, 可以采用热氧化二氧化硅作为栅氧化层,淀积多晶硅作为所述栅电极,再 淀积二氧化硅隔离绝缘栅电极和源电极。

并且,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还包括一P+区域109和一N+区域108,所 述P+区域109和所述N+区域108分别设置在所述源电极的源区上,所述 P+区域109可以通过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在场氧化时开出P+窗口,并通过 硼注入形成,所述P+区域109可以作为PN二极管的P区,与外部的二极 管串联形成PN二极管,或者,与外部的三极管串联,形成PNP三极管; 并且,所述N+区域108可以通过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在场氧化时开出N+ 窗口,通过磷注入形成,所述N+区域108可以作为PN二极管的N区,与 外部的二极管串联,形成PN二极管。

可以通过形成P+区域109和N+区域108,P+区域109作为PN二极管 的P区或PNP三极管的P区,N+区域108作为PN二极管的N区,并且, 分别与外部的二极管或三极管串联形成PN二极管和/或PNP三级管,从而 使形成的PN二极管和/或PNP三极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栅电极和源电极之 间的击穿电压,以及低于栅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并且,同时高 于10倍域值电压;从而对所述栅电极的栅区起到保护的作用,使所述栅区 不容易损坏,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或者,对应所述P+区域109和所述N+区域108,还分别设置一栅漏电 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一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即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还包 括串联的所述二极管,和/或串联的所述三极管。

例如,P+区域109与外部的三极管串联形成所述PNP三极管,并且, 所述N+区域108与外部的二极管串联形成所述PN二极管,所述PNP三极 管形成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器件的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 区域,所述PN二极管形成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器件的所述 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又如,P+区域109与外部的二极管串联形成所述PN 二极管,并且,所述N+区域108与外部的二极管串联形成所述PN二极管, 各PN二极管分别形成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 晶体管)功率器件的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极管保护 区域;并且,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分 别设置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的两边缘部;方便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的使 用;并且,还使形成的PN二极管和/或PNP三极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栅电 极和源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以及低于栅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 并且,同时高于10倍域值电压;从而对所述栅电极的栅区起到保护的作用, 使所述栅区不容易损坏,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上述各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源和栅漏 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各例 所述栅源和栅漏过压保护的晶体管功率器件,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可以为 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器件,或 者,也可以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器件。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第一步A,热场氧化所述硅片, 形成所述栅氧化层,并且,通过沉积多晶硅所述多晶硅层,其中,可以通 过现有的各种制造工艺来形成所述栅氧化层和所述多晶硅层,采用二氧化 硅作为所述栅氧化层。

然后,进行第二步B,通过光刻多晶硅区,来形成所述栅电极,并且, 现有的工艺方法来形成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如此,使所述晶体管功 率器件可以接通电源使用。

再执行第三步C,将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外面的场氧化开出P+窗口, 例如,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形成过程中硼注入,通过注入P+形成所述P+ 区域,所述P+区域可以作为VDMOS功率器件的PN二极管的P区,或者, 也可以作为IGBT功率器件的PNP三极管的P区。

然后,执行第四步D:将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外面的场氧化开出N+窗 口,例如,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形成过程中磷注入,通过注入N+形成所 述N+区域,所述N+区域可以作为VDMOS功率器件的PN二极管的N区, 或者,也可以作为IGBT功率器件的PN二极管的N区。

如此,即可以通过串联外部的PN二极管或PNP三极管,或者,串联 设置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内部的PN二极管或PNP三极管形成所述 VDMOS功率器件,或者,形成所述IGBT功率器件。

或者,在执行第四步D之后,还执行步骤D1:即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 件两边缘部分别串联PN二极管,与所述P+区域和所述N+区域相对应,分 别形成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例如, 可以在所述VDMOS功率器件的两边缘部分别串联PN二极管,分别形成所 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

或者,在上述步骤D1之后,还执行步骤D2:设置所述PN二极管的 串联间距,使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击穿 电压、以及使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的 击穿电压,并且,同时使所述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高于10倍域值电压; 从而达到保护栅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电极,以及保护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 电极的作用,即在过压输入时,串联的各PN二级管首先被击穿,使各晶体 管功率器件具有过压保护功能。

又如,执行的步骤D1为:在所述晶体管功率器件一边缘部串联PN三 极管,与所述P+区域相对应,并且,在其另一边缘部串联PN二极管,与 所述N+区域相对应,分别形成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和所述栅源二 极管保护区域。例如,可以在IGBT功率器件的一边缘部串联PN三极管, 与所述P+区域相对应,形成所述栅漏电极二极管保护区域,并且,在IGBT 功率器件的另一边缘部串联PN二极管,与所述N+区域相对应,形成所述 栅源二极管保护区域。

又或者,在上述各例的基础上,执行的步骤D2为:设置所述PN三极 管和所述PN二极管的串联间距,如,设计PNP三极管的环区,使PN三极 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并且,设置 所述PN二极管的串联间距,使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低于所述栅电极和源 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并且,所述设置所述PN三极管的击穿电压和所述 P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高于10倍域值电压;从而达到保护栅电极和漏电极 之间电极,以及保护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电极的作用,即在过压输入时, 串联的各PN二级管和PNP三极管首先被击穿,使各晶体管功率器件具有 过压保护功能。。

又或者,在上述各例的基础上,在封装各晶体管功率器件时,是采用封 装时打线的方式,串联各所述PN二极管或所述PN三极管,从而形成 VDMOS的功率器件的栅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电极保护的PN二极管、及栅电 极和源电极之间电极保护的PN二极管,或者,形成IGBT的功率器件的栅 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电极保护PNP三极管、及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电极保护 PN二极管。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 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