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方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以无菌操作按常规抽取定量的外周血液或胎儿脐带血液标本,立即放入含有定量肝素抗凝剂的长度约为120厘米、直径约0.5厘米-1.0厘米的无菌专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管中并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3000rpm离心10分钟,除去上层血浆后吸取或不除去上层血浆直接吸取红色的红细胞沉淀表面的上层灰白色的沉淀物即淋巴细胞层接种培养。或根据肝素的抗凝能力吸取定量的肝素到采血针筒中,然后按常规要求抽取定量的血液标本,转动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后,针尖向上,在37℃条件下倒置3小时-5小时,以自然下沉法分离淋巴细胞,挤掉上层血浆后,再把红细胞表面的沉淀物即淋巴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002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翁炳焕;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85883.1

  • 发明设计人 翁炳焕;

    申请日2005-07-19

  • 分类号C12N5/0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学士路2号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1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5/08 授权公告日:20080813 终止日期:20110719 申请日:200507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8-13

    授权

    授权

  • 2007-03-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各医疗单位细胞遗传实验室或产前诊断实验室作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前的淋巴细胞相对分离和提纯。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经收获、制片、胰酶消化后染色显带,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决定男女性别的性染色体,染色体上载有遗传信息的基因,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有缺失、易位等结构异常称染色体病,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正常与否,需淋巴细胞培养后制出的染色体片中染色体长短、形状、分散程度和染色等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辩别出来,如果培养、接种等方法不良就会影响淋巴细胞生长周期,或得到较少的中期淋巴细胞均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甚至无法诊断染色体病。目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所用的标本是抽取外周血或胎儿脐带血,以肝素为抗凝剂抗凝,然后滴加定量的抗凝全血到培养基中作淋巴细胞培养,学术界公认,抗凝剂肝素和全血中的红细胞以及血浆中的某些成份可抑制淋巴细胞生长,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界曾有建议借用不同浓度从而不同比重的泛影葡胺溶液作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但所用试剂昂贵,操作烦,易污染,不适用于临床,临床上仍采用经典的肝素抗凝全血淋巴细胞直接接种培养法,上述问题仍然存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方法,它能简便、快速地相对分离出淋巴细胞供培养,去除肝素、红细胞及血浆中不利于淋巴细胞培养生长的成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按常规无菌操作方法抽取定量的外周血液或胎儿脐带血液标本,立即放入含定量肝素抗凝剂的长约120厘米、直径约0.5厘米-1.0厘米的无菌专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预处理管中并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3000rpm离心10分钟,除去上层血浆后吸取或不除去上层血浆直接吸取红色的红细胞沉淀表面的上层灰白色的沉淀物即淋巴细胞层接种培养。或根据肝素的抗凝能力吸取定量的肝素到采血针筒中,然后按常规要求抽取定量的血液,转动针管混匀血液与抗凝剂后,针尖向上在37℃的条件下倒置3小时-5小时,以自然下沉法分离淋巴细胞,挤掉上层血浆后,再把红细胞表面的沉淀物即淋巴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

本发明以肝素为抗凝剂,浓度为125IU/mL,0.1mL肝素可抗凝1mL全血。

本发明的采血针,可用塑制针管,采血后立即放入离心管中,如血液在针管中倒置时间较长,则应用玻璃针管较好。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无菌专用染色体核型分折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管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管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管3的长度约为120厘米,直径约为0.5厘米-1.0厘米。刻度1为放入抗凝剂肝素后达到的标记,刻度2为放入血液后达到的标记,刻度1和刻度2具有特定的容积比例,按0.1mL125IU/mL浓度的肝素抗凝1.0mL全血的比例设定,预处理管盖4和预处理管3以螺纹相接,预处理管3和预处理管盖4以硬质塑料为原料制造,预处理管盖4还可以橡胶为原料制造,预处理管盖4盖紧预处理管3后,预处理管3内呈密封状态,能有效防止外界细菌进入而使标本污染。

本发明具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方法是:在无菌专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培养标本预处理管中放入浓度为125IU/mL的肝素抗凝剂0.1mL(达到刻度标记1),50℃至100℃烘干备用。然后抽取被检者外周静脉血或脐带血1mL放入到标本预处理管中(达到刻度2标记),轻轻摇动混匀,然后以3000rpm离心10分钟,此时上层为血浆,下层沉淀物为红细胞,红细胞表面一层呈灰白色为含有淋巴细胞的白细胞层,吸取该白细胞层沉淀物作为淋巴细胞培养。或先在抽血针筒中吸入浓度为125IU/mL肝素抗凝剂0.1mL,抽取外周血1mL,转动针管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后,然后针头向上倒置在37℃培养箱中1小时-5小时,使细胞自然下沉,再换用无菌针头,挤出针管中靠针头一端的上层血浆,待上层沉淀物即含有淋巴细胞的白细胞层部份进入针头时,即把针头插入并穿过已预先消毒的培养瓶的瓶盖,此时应尽量使针头向上但不触及培养瓶内的培养液,把针管上层及针头内的沉淀物推入培养液中,作淋巴细胞培养。这样就可以去除红细胞、肝素及血浆中免疫因子、抗菌物质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等不利于淋巴细胞生长的物质,并较为简便地相对浓集和分离出了较多的淋巴细胞供培养,从而提高了淋巴细胞培养的效果,适合临床大标本的处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