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温针灸技术的训练装置

温针灸技术的训练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针灸技术的训练装置,该训练装置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摆动平台,摆动平台分为上、下两层平台,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导轨中插装多个用于训练温针灸临床操作的万向穴位模拟器,万向穴位模拟器与本体内的电路模块连接,摆动平台上、下层平台间安装检测万向穴位模拟器针柄上艾绒团松紧度的振动复位装置和限位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巧、调整方便、重量轻;实现温针灸技术的操作训练和考核,有利于培养和评价针灸学生温针灸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提高温针灸的临床操作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217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60895.2

  • 发明设计人 高明;徐刚;

    申请日2014-06-12

  • 分类号G09B23/28;

  • 代理机构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莹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12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39: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4-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9B23/28 申请日:201406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学的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温针灸技术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疗法是将传统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既需要 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利用艾绒燃烧的热力,借助金属针的良好导热性能传入 穴位深处从而增强针刺和艾灸的疗效。金属针可按医疗要求刺入穴位并到达一定深度 后,将艾绒搓团,固定在针尾上,并点燃艾绒团,让其燃烧发热,依靠金属针的导热 性能优异的特点,将艾绒的温热传导至穴位深处,持续时间长。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 两者完美的结合,能给患者同时提供针刺与艾灸各自的治疗作用,即强的机械刺激与 温热刺激,从而发挥独特的保健治疗作用。温针灸具有诸多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医 生的喜爱和使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对风湿、风寒痹痛、关节炎、颈肩腰腿疼痛 等病症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温针灸技术是根据毫针要求将针刺入穴位内,得气后留针,将艾绒搓团紧缠在针 柄上,橄榄形大小,紧实光圆,摇晃不松散脱落;从艾绒下端点燃施灸;艾绒燃尽, 易炷再灸,一般可连续灸3~5壮;施灸完毕,除去艾灰,取出毫针,用无菌干棉球 轻压针孔片刻。

温针灸的操作方法是将艾绒搓成梭形再搓团于针柄上,外形成橄榄形,大小适宜, 长度约在1.5~2.5cm之间,外形美观,表面光滑不毛糙、无裂痕,针尾无露出;温 针灸艾绒团并具有一定的紧实度,使艾绒与针体结合紧密牢固,不易掉落;操作关键 是艾绒要紧实,制作过程中减少针体的摆动幅度,无明显下插或上提,动作协调,一 气呵成,无反复修饰,结束后操作区整齐干净。温针灸要求操作技术熟练,施灸方法 正确,要求每分钟捏制6~9个以上;不同角度的针柄上均能熟练操作,将艾绒搓团 紧缠在针柄上,紧实光圆,轻轻摇晃不松散脱落。

由此可见,温针灸是一项操作性很强,难度较高的针灸治疗技术,对操作者的手 法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其中有2个关键技术要点,一是进针手法的熟练和针刺得气感 的获得,另一个是将艾绒搓团紧缠在针柄上,外形成橄榄形,艾绒与针体结合紧密, 不易掉落,具有一定的紧实度和光滑度;这两个关键技术环节若做不到或不熟练,就 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若针感不能发挥针刺的效应;若搓在针柄上的艾绒紧实度差, 艾火易掉落,容易灼伤患者皮肤,会引起烫伤,另外,现在临床应用电针普遍,若电 针带动温针灸部位的针抖动明显,艾火更易掉落;若搓艾绒的手法差,艾绒不易装在 针柄上,治疗费时费力;若搓艾绒的手法不灵活、指力大,搓艾绒时会带动针身的提 插或捻转,引起针感过强,甚则疼痛等缺点,给治疗和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多不便,效 果因此受到影响。

如何在针灸教学中加强温针灸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如何在医学临床操作技能 考核中评价温针灸操作水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类似的仪器设备。这就要求我们在今 后的针灸教学中强化温针灸技能训练,也亟待研制专用的训练和考核仪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培养和评价针灸学生温针灸技术的 训练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针灸技术的训练装置,该训 练装置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摆动平台,摆动平台分为上、下两层平台,摆 动平台的上层平台导轨中插装多个用于训练温针灸临床操作的万向穴位模拟器, 万向穴位模拟器与本体内的电路模块连接,摆动平台上、下层平台间安装检测万 向穴位模拟器针柄上艾绒团松紧度的振动复位装置和限位装置。

所述万向穴位模拟器包括多自由度的穴位底座、穴位装置和针感显示装置, 穴位装置与多自由度的穴位底座螺接,温针灸针插入到穴位装置的导电穴位体时 电路导通,针感显示装置的指示灯亮,并发出提出音。

所述多自由度的穴位底座为一穴位底座固定座与穴位底座活动连接,穴位底 座固定座下设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插装于摆动平台上层平台的导轨中。

所述穴位装置的中间部分为模拟组织,模拟组织的顶部粘贴模拟皮肤组织, 模拟组织的底部粘贴导电穴位体,导电穴位体引出的导线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 端与正负电极连接。

所述导电穴位体下方还设有弹性垫。

本发明的万向穴位模拟器可实现温针灸操作过程中不同角度的进针,显示针 尖是否到达要求的位置。若到达导电穴位体,电路导通,针感显示装置的指示灯 亮,并发出提示音。

所述摆动平台的上、下层平台铰接,安装于摆动平台上、下层平台间的振动 复位装置包括包括直流牵引电磁铁和复位部件,直流牵引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座安 装在摆动平台的下层平台导轨上,直流牵引电磁铁通过弹性圆柱销与牵引拉杆相 连接。通电时,牵引拉杆拉下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直流牵引电磁铁断电时,复 位部件中的压簧弹起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直流牵引电磁铁与本体内的直流牵引 电磁铁的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复位部件安装于摆动平台的上、下层平台间的压簧座中,压簧座通过压 簧定位螺栓和螺母与压簧定位圈螺接。

所述限位装置,是限位定位座通过固定螺钉安装于摆动平台的上、下层平台 间的,限位定位座上部设有调节上层摆动平台振动幅度的固定螺母和凹端紧定螺 钉。

所述本体内的电路模块包括单片机、开关电源、时钟振荡电路、针感显示与 提示电路和直流牵引电磁铁的控制电路。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时钟振荡电路、复位 电路和独立键盘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驱动电路、针感显 示与提示电路和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直流牵引电磁铁的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本体的下沿延伸出一托盘,托盘上可放置针灸所需的物品。

本发明在针柄上搓装艾绒,限位装置控制振动复位装置的振动幅度,振动复 位装置受直流牵引电磁铁控制电路控制振动的频率,带动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上 的万向穴位模拟器振动,可以检验进针是否到位,进一步检验针柄上所装艾绒团 的松紧度,显示操作时间,能够量化、客观化评价温针灸操作技术。

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

1)体积小巧,调整方便,重量轻;

2)实现温针灸技术的操作训练和考核,有利于培养和评价针灸学生温针灸技术的 规范化操作,提高温针灸的临床操作能力;

3)本发明的应用也为今后制定温针灸的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了物质基础及实施条 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万向穴位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万向穴位模拟器能多自由度转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振动复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上盖;                             2—模拟皮肤组织;

3—模拟组织;                         4—导电穴位体;

5—弹性垫;                           6—穴位装置;

7—穴位底座;                         8—角度调整螺钉;

9—罩壳固定螺钉;                     10—压圈;

11—接线柱螺钉;                      12—罩壳;

13—结合螺钉;                     14—导线;

15—插头;                         16—固定螺钉;

17—穴位底座固定座;               18—万向穴位模拟器;

19-本体

20—上层平台;                     21—限位装置;

22—振动复位装置;                 23—下层平台;

24—侧立框架;                     25—电箱;

26—仪器底座支架;                 27—铰链;

28—托盘;                         29—指示灯;

30—电源开关和指示灯               31—时间设置按钮及显示屏;

32—振动参数设置按钮及显示屏;

33—固定螺母和凹端紧定螺钉          34—限位定位圈;

35—限位定位座                      36—固定螺钉;

37—压簧定位螺栓和螺母              38—压簧座;

39—压簧定位圈                      40—压簧;

41—内六角螺钉                      42—牵引拉杆;

43—弹性圆柱销                      44—内六角螺钉;

45—电磁铁座                        46—开槽沉头螺钉;

47—直流牵引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针灸技术的训练装置,该训练装置包括本 体19及设置在本体上的摆动平台,摆动平台分为上、下两层平台,摆动平台的上 层平台20导轨中插装多个用于训练温针灸临床操作的万向穴位模拟器18,万向穴 位模拟器18与本体内的电路模块连接,摆动平台上、下层平台间安装检测万向穴 位模拟器18针柄上艾绒团松紧度的振动复位装置22和限位装置21。

如图2所示,所述万向穴位模拟器18用于模拟人体不同角度的穴位,包括多 自由度的穴位底座7、穴位装置6和针感显示装置,穴位装置6与多自由度的穴位 底座7通过结合螺钉13螺接,温针灸针插入到穴位装置6的导电穴位体4时电路 导通,针感显示装置的指示灯29亮,并发出提出音。

所述多自由度的穴位底座为一穴位底座固定座17与穴位底座7通过角度调整 螺钉8活动连接,可以在不同位置上调整各自的方向(如图3所示),从而模拟不 同角度穴位的温针灸操作。穴位底座固定座17下设有固定螺钉16,固定螺钉16 插装于摆动平台上层平台20的导轨中。

如图2所示,所述穴位装置6的中间部分为模拟组织3,模拟组织3的顶部粘 贴模拟皮肤组织2,模拟组织3的底部粘贴导电穴位体4,导电穴位体4引出的导 线14一端的插头15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正负电极接线柱螺钉13连接。所述导 电穴位体4下方还设有弹性垫5。

所述针感显示装置包括指示灯29和蜂鸣器。模拟穴位皮肤组织2和导电穴位 体4均可以导电,并构成电路回路,当金属针针尖刺入模拟皮肤3并接触或穿过 导电穴位体4时,就接通电路(针身可导电,针柄绝缘不导电),蜂鸣器发出提示 音,指示灯亮,提示针刺达到要求的部位(得气);然后按要求将艾绒搓装在上所 述针柄上,在搓艾绒的过程中,若针并未随搓装艾绒而发生移动或转动,则指示 灯处于亮的状态;若带动针上下移动幅度过大,针尖离开仅部分导电的导电穴位 体时,回路断开,指示灯熄灭,用来检验针柄上所装艾绒团的松紧度。

本发明的万向穴位模拟器18可根据要求装至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各导轨的上 平面或内外侧平面,如图4和图5的A、B、C、D、E、F、G各面上。万向穴位模 拟器18可实现温针灸操作过程中不同角度的进针,并显示针尖是否到达要求的位 置。若到达导电穴位体,电路导通,针感显示装置的指示灯亮,并发出提示音。

如图6所示,所述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20和下层平台23通过铰链27铰接, 安装于上层平台20和下层平台23的振动复位装置22包括直流牵引电磁铁47和 复位部件,直流牵引电磁铁47通过电磁铁座45安装在摆动平台的下层平台23导 轨上,电磁铁座45以内六角螺钉44和开槽沉头螺钉46固定在下层平台23导轨 上,直流牵引电磁铁47通过弹性圆柱销43与牵引拉杆42相连接。直流牵引电磁 铁47通电时,牵引拉杆42拉下上层平台20,直流牵引电磁铁47断电时,复位部 件中的压簧40弹起上层平台20,直流牵引电磁铁47与本体19内的直流牵引电磁 铁的控制电路连接;振动复位装置用于检验搓装在针柄上艾绒团的松紧度,是否 易于脱落,可以量化考核针灸学生的温针灸技术。

所述复位部件,安装于上、下层平台间的压簧座38中,压簧座38通过压簧 定位螺栓和螺母37与压簧定位圈39螺结,调节压簧定位螺栓和螺母37可调节压 簧40的强度。

如图7所示,所述本体的限位装置,通过固定螺钉36安装于摆动平台的上、 下层平台间的限位定位座35,限位定位座35上部的固定螺母和凹端紧定螺钉33 可调节摆动平台的上层平台20振动幅度,调整上层平台20与下层平台23之间的 距离,达到调节上层平台20的振动幅度。

如图8所示,所述本体内的电路模块包括单片机、开关电源、时钟振荡电路、 针感显示与提示电路和直流牵引电磁铁的控制电路。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时钟振荡 电路、复位电路和独立键盘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驱动电 路、针感显示与提示电路和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直流牵引电磁铁的控制电路连 接。

所述开关电源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式开关电源,可实现稳定输出电压为 5V,12V,24V,主要为电路各硬件模块供电,输入电压:90-260V能够实现,输出 功率60W。

所述显示模块的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定时、计时及显示时间的功能。除了采用 数码管驱动及显示模块外,还可以采用液晶驱动及显示模块。

所述针感显示与提示电路工作于12V的直流安全电压范围内,在针刺入后, 电路接通指示灯显示亮,蜂鸣器发出提出音。

所述直流牵引电磁铁的控制电路是小型直流牵引电磁铁47通电后牵拉摆动平 台的上层平台20,断电后复位,通过反复通断电来可以实现摆动上层平台20振动, 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吸合、断开,实现通断电的时间间隔可调,进而实现振动频率 可调功能。

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C51,AT89C51单片机功能强大,能实现各个电路模块的 功能。

所述本体19的下沿延伸出一托盘28,托盘上可放置针灸所需的物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温针灸针按毫针针刺要求刺入穴位并到达导电穴位 体4后,接通电路,蜂鸣器发出提示音,指示灯29亮,提示针刺达到要求的部位; 然后在针柄上搓装艾绒,并点燃艾绒团;最后,调节限位装置确定摆动平台上层平台 20的振动幅度,调节直流牵引电磁铁通电时间/频率,启动直流牵引电磁铁47后,在 直流牵引电磁铁47牵引与复位压簧40的交替作用下,带动摆动平台的万向穴位模拟 器18上下振动,进而检验针柄上所装艾绒团的松紧度;本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指 示灯30、时间设置按钮及显示屏31和振动参数设置按钮及显示屏32,可显示操作时 间,能够量化、客观化评价温针灸操作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