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

一种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

摘要

一种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包括前灯板和底壳,所述前灯板嵌入底壳内;所述灌胶为在前灯板表面灌注一层防水硅胶层,所述底壳内设有若干通过导气槽连通的气腔,底壳内其他部位与前灯板贴合;其中一个气腔底部设有若干针插孔,针插孔处的底壳外部设有一阻塞针插孔的密封盖。本发明所述的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在底壳内设计若干通过导气槽连通的气腔,增加密封盖使底壳内气腔与外面空气不流通,防止在灌胶时胶水漏进底壳内,当胶水固化后再拿走密封盖,通过针插孔保持底壳内气压与外部保持平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1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市德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94166.9

  • 发明设计人 聂文平;王勇;

    申请日2013-10-21

  • 分类号G09F9/33;H05K5/02;H05K5/06;

  •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任海燕

  • 地址 516029 广东省惠州市陈江镇德赛第三工业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5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17

    授权

    授权

  • 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9F9/33 申请日:2013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屏模组,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

背景技术

    户外LED显示屏模组的前灯板需要灌注硅胶层来防水,原有灌注液态胶水前需要先将前灯板与底壳间的缝隙用玻璃胶填补密封,存在以下缺陷:每个模组需要耗费约15分钟的补胶时间,生产效率低;当补胶位置不当或遗漏时,会引起胶水漏入壳内,导致产品返工;补胶的重量会受到客户要求产品总重量的限制;填补玻璃胶容易沾污产品外观,后工序还会增加人工对产品进行清洁与检查,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

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包括前灯板和底壳,所述前灯板嵌入底壳内;所述灌胶为在前灯板表面灌注一层防水硅胶层;所述底壳内设有若干通过导气槽连通的气腔,底壳内其他部位与前灯板贴合;其中一个气腔底部设有若干针插孔,针插孔处的底壳外部设有一阻塞针插孔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与针插孔对应位置的前灯板内设有针插座,密封盖上设有相应的细针,所述密封盖上的细针通过针插孔插入针插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壳与前灯板在相贴合的部位设有若干透光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在底壳内设计若干通过导气槽连通的气腔,增加密封盖使底壳内气腔与外面空气不流通,防止在灌胶时胶水漏进底壳内,当胶水固化后再拿走密封盖,通过针插孔保持底壳内气压与外部保持平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的前灯板和底壳的实施例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底壳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底壳的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前面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防止灌胶时漏胶的户外LED显示屏模组,包括前灯板1和底壳2,所述前灯板1嵌入底壳2内;如图2和3所示,所述底壳内设有若干通过导气槽4连通的气腔3,底壳1内其他部位与前灯板贴合;最上端一个气腔3的底部设有若干针插孔5。如图2、和4所示所述底壳与前灯板在相贴合的部位设有若干透光孔61、62,提高模组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在前灯板1表面灌注一层防水硅胶层时,在针插孔5处的底壳外部设有一阻塞针插孔的密封盖,所述与针插孔1对应位置的前灯板内设有针插座,密封盖上设有相应的细针,所述密封盖上的细针通过针插孔插入针插座,细针根部设有弹性密封胶,使底壳内气腔与外面空气不流通,防止在灌胶时胶水漏进底壳内,当胶水固化后再拿走密封盖,通过针插孔保持底壳内气压与外部保持平衡。

另外再灌胶时把透光孔61、62用橡胶塞堵住,等胶水固化后在将橡胶塞取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