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组织与会议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9篇,会议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76篇等,农民组织与会议的主要作者有李勇华、陈国胜、赵丽敏,农民组织与会议的主要机构有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与袁家村案例分析
摘要: 中国已进入城乡中国时代,讨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问题,必须具备城乡互动视野。长期的去组织化,使得乡村无法抓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机会,反而加速乡村各生产要素流...
2.[期刊]
摘要: 混混的进入为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特色的市场化转型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川北X镇为例,呈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混混与村民市场化转型耦合的过程及其后果。研究...
3.[期刊]
摘要: 贫困治理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但是由于利益诉求差异以及工作分工的不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张力一直存在,导致贫困治理陷入困境.基于贫困治理的多元价值诉求以及农民合...
4.[期刊]
摘要: 农村非政府应急组织是以共同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为纽带自愿结成的互助性合作联盟,成员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Shapley值法正是解决多人合作...
5.[期刊]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农民、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党的两个...
6.[期刊]
摘要: 不同于既有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中的宏观制度主义视角,也区别于单一组织微观实践路径的研究取向,文章基于粤南沙镇的实地调研经验,总结提炼出"半正式组织"这一新型实践...
7.[期刊]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寻——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摘要: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加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本文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总结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经验,梳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
8.[期刊]
持守与衰落:征拆聚变下的村治危机及其宗族救济——基于广东J市L村的考察
摘要: 本文以J市L村为例,通过描述因征地拆迁聚变引发“群体性脆弱”而催生村民“非适应行为”,并导致农村公共治理危机的过程,分析宗族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群体链接纽带,如...
9.[期刊]
摘要: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制度基础和组织依托。2003年农民工获得加入工会的权利,那些在工会系统内建立、以农民工为主要成员的基层工会就成为农民工工会...
10.[期刊]
摘要: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村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政治领导力是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的核心。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科学内涵与其角色定位、特殊功能、重点任务和现实要求紧密...
11.[期刊]
摘要: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方向.近年来,桂林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衡量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形成了多个生态农业模式.这些生...
12.[期刊]
制度与实践:农村民主监督的新进展——基于全国263个村庄3844尸农户的跟踪调查
摘要: 依据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263个村庄所获得的2844份问卷资料,并借助“百村观察”项目历年跟踪调查数据,对农村民主监督组织发展、制度运行及实践绩效进行...
13.[期刊]
摘要: 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问卷、 访谈调查法为主,文献分析...
14.[期刊]
摘要: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organizations is time r...
15.[期刊]
摘要: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基层民主治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能力,对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参与式民主视角...
16.[期刊]
摘要: 基于河北省遵化市调查,确认专业合作社培育职业农民具有产业分化、职业分化等具体效能,传统职业农民加入专业合作合作社后会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发生一...
17.[期刊]
"村治"视域下村庄联结机制重塑路径r——基于浙东Q区27个行政村的样本分析
摘要: "村治"是村级公共权力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包涵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向度.通过调研发现,落后村都具有村级社会内部联系薄弱、内生动力匮乏等"弱联"特征...
18.[期刊]
摘要: 社会转型构成村庄治理的基本语境,新型城镇化凸显村干部角色的历史转向: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要求村干部成为经济管理精英;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转型,要求村...
19.[期刊]
摘要: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相较于市场经济中强大的经济组织,农户个体的竞争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存在深刻矛盾.为此,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使农...
20.[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组织蓬勃发展,产生和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从促进农村民间组织成长的主导力量角度,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农民主导型、学者主...
1.[会议]
摘要: 民国时期国共两党都曾发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来进行革命,农民协会发动农民进行自治从而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深层变革.现今我国农村存在许多在民政局注册的技术性农民协...
2.[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民建立农会组织的法理依据及观念障碍,分析了域外国家与地区农会组织的启示与借鉴,就我国农民农会组织建构浅谈了初步设想。
3.[会议]
摘要: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某市农村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民主选举、民全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工作得到...
4.[会议]
摘要: 我国当前关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在保障村委会选举问题上存在严重不足,已阻碍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和村委会选举的发展,因而亟需予以立法和完善。
5.[会议]
摘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九周年,社会各界对村组法修改的呼声很...
6.[会议]
近代农会功能的嬗变与法律规范的调整——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中心,以清政府、民国历届政府颁布的有关农会的法律为依据,考察农会功能的演变及其法律规范的相应调整。
7.[会议]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我国的《村委会组织法》从试行到正式颁布实施已历时20余年,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
8.[会议]
摘要: @@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背景,必将引起乡村治理的变革,对现有的治理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9.[会议]
从村民视角看村委会选举:客观程序与主观评价——基于全国5省100村2000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使用了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微观数据,从村民视角讨论了其所实际参与的6道重要选举程序规范程度的现状及其所呈现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很...
1.[学位]
摘要: 本文以《南赣乡约》为重要切入点,从多角度对阳明在南赣地区的乡治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利用现有关于阳明治赣期间的重要历史资料、原始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分...
2.[学位]
摘要: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为了重建乡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并使其具有稳固的合法性而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一项基层民主制度,自其实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障其顺利推...
3.[学位]
村民自治中民主决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烟台市莱山区的调研
摘要: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载的历程,农村社会实现了不同于传统乡规民约的自治。村民自治包含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4.[学位]
摘要: 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转移,这对于农村妇女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65%...
5.[学位]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合寨村首创了村民自治组织制度,被称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自此,中国农民有了最为广泛的政治实践...
6.[学位]
摘要: 我国自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一直从各方面不断坚持和完善这一治国方略。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7.[学位]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及其经济结构均呈现出较大转变。然而,班子软弱、经济薄弱、基础脆...
8.[学位]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繁荣发展,劳动力受到的束缚减少,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和层次化,必然产生更多的参与公共决策的诉求,单纯的...
9.[学位]
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本溪市H镇为例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的人口集中在农村,中国的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文明进程绕不开农村。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农村的村民自治有了长足的进步,村民委换届选举制度日趋...
10.[学位]
摘要: 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领导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核心,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11.[学位]
摘要: 自治章程是村民自治的直接依据,是村民自治权的契约保障。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基层民主的推广,村民的政治权利和民主意识越来越强,极力渴望通过村民自治的平台将自己的心...
12.[学位]
摘要: 近几年来,政府治理得到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官员和学者关注,特别是在基层政府治理方面。伴随着政府转型以及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基层政府在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同...
13.[学位]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的现状探究——基于江西省新建县的调研
摘要: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党和人民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20世纪80年代,为推进农村地区基层民主建设,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开始致力于在...
14.[学位]
摘要: 村民自治是由中国农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而创造出来的一项伟大的制度。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最基本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1990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已经在缓缓推行村民自治...
15.[学位]
摘要: 地方政府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国家整体公共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更可以得到当地农民对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理念的认可。加强地方政府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改善...
16.[学位]
摘要: 农村基层民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农村基层政治的主要参与人,上级政府、村干部和农村村民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农村政治建设。而对于村干部权力...
17.[学位]
摘要: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而适时推出的一项双赢政策,政策实施数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加强...
18.[学位]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乐和模式实践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昭示着我国将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走上社会治理之路。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对社会组织体制改革提出更高...
19.[学位]
摘要: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回溯传统乡村治理之路可以发现,国家、乡绅和农村社会具有良性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历史回溯来梳理、...
20.[学位]
摘要: 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加快使农村人口空心化日益严峻,导致村民自治面临治理主体缺失及弱化的困境,严重影响村民自治效果。鉴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分析人口空心化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