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7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36篇等,古代的主要作者有侯步云、储建国、吴昊,古代的主要机构有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柏拉图和西塞罗是西方古典主义政治思想的两位核心代表人物,其思想、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自的时代.两位哲人在他们最重要的著作《理想国》和《论共和国》的最后一...
2.[期刊]
摘要: 社会分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或管理手段已经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家们的关注,色诺芬与柏拉图都曾分别通过苏格拉底之口表达过与之相关的思想.文章通过对色诺芬的《经济论》以及...
3.[期刊]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为如何实现公民团结,揭示了一条既非共同体主义也非个人主义的制度性路径.当代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论的解读主要有两种进路:具有共同体主...
4.[期刊]
摘要: 1992年,西方学术界为纪念雅典民主政治诞生2500周年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但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诞生是一个长期过程,梭伦、克里斯提尼和埃菲亚尔泰斯都曾被视为...
5.[期刊]
摘要: 修昔底德在古代就被认为是''''历史学家中最为优秀者'''',而他所阐述的城邦间(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也对今天的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有西...
6.[期刊]
摘要: 演说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在古罗马共和体制下曾一度兴盛发达,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演说家.及至塔西佗所处的元首制时代,演说却处于衰颓状态.对于古罗马演说兴衰的原因...
7.[期刊]
回归哲人本身和哲学处境——论《理想国》中哲人下降的主动性与必然性
摘要: 在《理想国》中,哲人的下降具体指的是已经看到过"真善美"的哲人重新回到城邦成为统治者,这是哲人将理想与现实相连接的纽带,也是人类命运好转的关键.至于是什么动机...
8.[期刊]
摘要: 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丰富庞杂,是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智慧结晶.现从古代中国“天人相与”和“天人相分”两种不同哲学立场出发探讨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进而论述国家的治...
9.[期刊]
摘要: 民主政体是古希腊城邦的重要政体之一,而亚里士多德的民主理论复杂而又丰富,这使他对民主政体的态度相较于其老师柏拉图有其独特性.民主政体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最好的”...
10.[期刊]
摘要: 自尼采和布克哈特以来,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赛会精神”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强烈的荣誉追求对于古希腊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它不但塑造了古典时期希腊社会生活、政治与伦理的基...
11.[期刊]
摘要: 波里庇乌斯的混合政体学说本质上是一种畏惧平衡,其直接来源很可能是学园派的卡尼阿德斯。而从其论证逻辑来看,畏惧平衡学说并不能得到古代主流政治思想的支撑。只有安提...
12.[期刊]
摘要: 美国南海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一环,对亚太局势及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愈发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
13.[期刊]
摘要: 美国南海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一环,对亚太局势及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愈发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
14.[期刊]
摘要: 一直以来,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被看做是古希腊城邦乃至世界范围内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演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
15.[期刊]
摘要: 法治起源于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代表.古希腊的法治思想,正义是其哲学立基点,强调法治至上,历史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经典的法治阐释模型,之后的法治思...
16.[期刊]
摘要: 自然人性论是商鞅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性之自然,在人身上主要表现为天性自私自利.基于此现实,商鞅一方面极度不信任儒家所谓的道德自觉,另一方面深感法治的必要性.与...
17.[期刊]
摘要: 徐干以“校名定实”方法对文质、真伪、本末等范畴进行了辨析,以此深入反思两汉以来经学、名教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分析时政积弊,他认为当时社会问题的根本症结是名不副实...
18.[期刊]
摘要: 古典社会契约论是关于现代国家起源的一种理论学说.这种理论以自然状态为前提假设,预设了在此状态下的人类基于自然法而先天享有的自然权利.人类之所以最终选择创设政府...
19.[期刊]
摘要: 以往的政制史研究常常忽视廊下派的政制理论和实际态度,实际上廊下派在这方面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值得学术界给予必要的关注.希腊化廊下派搁置了古典希腊的政制学说,更...
20.[期刊]
摘要: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城邦政治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承认个体差异性基础上提出了城邦整体主义认知,并由此捍卫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对城邦理想政体的比较中,他将这一话题引向...
1.[会议]
“党派偏私”还是“公共至上”?——尼萨德《历史四书》政治立场论析
摘要: 在加洛林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公共利益"指的是以国王为核心的贵族集团的整体利益,它在加洛林贵族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处于极高的位置,即使国王也不能凌驾其上.尼萨德在他...
1.[学位]
摘要: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年-前43年)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2.[学位]
摘要: 普鲁塔克是著名的传记作家、道德家。他的两部宏篇巨著,《名人传》和《道德论丛》流传甚广,在西方文学界和史学界享有盛誉。作为曾经活跃于希腊政坛的知名文人,普鲁塔克...
3.[学位]
摘要: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的全部著作中,《政府论》作为其代表作无疑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这篇著作的上下两部分相辅相成,逻辑联系紧密,共同展现了洛克在法律、政治等方面...
4.[学位]
摘要: 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和杰出领导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他一生...
5.[学位]
摘要: 唐代人对两晋历史和两晋人物有大量的评论,反映了唐代人的思想和对历史的评价。全面辑录和整理唐人对两晋历史的评价,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能为今天研究唐...
6.[学位]
论马基雅维里现实主义政治哲学中的Necessità(必需)概念
摘要: 马基雅维里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立足于现实中,用一种务实睿智的经验性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思考人性、环境和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定的标准和规律,...
7.[学位]
摘要: 本文对先秦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民主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中国的先秦与欧洲的古希腊这两个几乎平行的时期里,分别产生了东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思想:民本与民主,都对后世的...
8.[学位]
摘要: 科林斯的僭主政治脉络清晰,它的奠基人是库普塞洛斯,推翻了巴基亚德家族的贵族统治。他的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源于库普塞洛斯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是巴基亚德家族...
9.[学位]
摘要:
人类对正义的追求从未停止。对正义理论、正义原则以及正义实施的探讨一直深切的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它是思想家讨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政治家致力于解决的实际问题。
...
10.[学位]
摘要: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保持吏治清廉,提高行政效率,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吏治民生稳定等重要作用。地方监察制度...
11.[学位]
摘要: 正义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价值观。自古至今,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哲学家通过对正义进行定义解读,希望对世人产生深远影响。而古希腊著...
12.[学位]
摘要: 塔西佗是公元1世纪至2世纪古代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其史学思想囊括政治观、法律观、民族观、道德与天命观以及女性观等各个方面。本文试图以塔西佗史学思想中的政治...
13.[学位]
摘要: 宪政是当代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政治理念,是一种成熟合理的政治制度。当代宪政思想主要源于西方,而追寻西方宪政思想的源头,则要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而本文研究的...
14.[学位]
摘要: 西塞罗是古罗马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与法学家,理解西塞罗有助于理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系与法律观念。《论共和国》作为西塞罗表达政治与法律思想的关键文本,在西塞罗研究中...
15.[学位]
摘要: 何谓正义,它何以可能?这在政治哲学史上从来就是一个无法取得一致同意的问题。正义之作为一种人类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标准,其对于人类政治的重要意义又使得无数思想家致力...
16.[学位]
摘要: 本文对梭伦政治思想进行了探讨。诗歌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最初,诗歌只是一种记诵的教育工具,希腊人通过诗歌学习那些希腊世界的生活必需的知识。但随着对世...
17.[学位]
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初探——对《政治家》291a-303d的解读
摘要: 本文聚焦于柏拉图《政治家》291a-303d部分,旨在系统介绍并准确诠释其中的政体理论。首先,如果将《政治家》当作柏拉图的一部戏剧的话,那么,可以将《政治家》...
18.[学位]
摘要: 克里斯提尼改革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从克氏改革的历史背景原因分析开始,以改革的各项措施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