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主的滥觞——论克里斯提尼改革
【6h】

民主的滥觞——论克里斯提尼改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一、绪论

(一)雅典政体的流变

(二)雅典民主政体的确立

二、历史背景

(一)短暂的僭主制

(二)改革前的党争

三、改革措施

(一)部落革命(tribal reform)和三分区体系(trittyes system)

(二)五百人议事会(Council)和公民大会(Assembly)

(三)贝壳放逐制(Ostracism)

四、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历史影响

(一)对公元前四世纪雅典民主制的影响

(二)对现代民主制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克里斯提尼改革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从克氏改革的历史背景原因分析开始,以改革的各项措施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各方面解释了克氏改革对雅典民主的确立以及建制所生发的诸多影响。总体看来,国内对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研究尚少,国外学者所多有涉及,但不免带有各个学家的主观偏见。本文意在综合各家学说的基础上,梳理雅典民主的起源,从公正客观角度讨论这场伟大的改革,让人们能更全面的了解雅典民主的价值所在。
  克里斯提尼改革是公元前六世纪社会政治发展必然的产物,公元前六世纪的雅典,虽然前有梭伦改革,但梭伦改革的不彻底性“复兴”了僭主制。大多数人的生活依然困苦不堪,两极分化严重,公元前510年,人们推翻了僭主制。随即雅典政治集团内部又出现了激烈的党争,精英之间的政治斗争逐步演变为一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较量。革命以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克里斯提尼在革命过程中支持平民,为接下来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克里斯提尼首先进行了部落改革。打破了之前以氏族血缘关系来划分部落的传统,代之以地域划分部落。其次建立了三分区体系,全国被分为三十个区,每一部落都包含城市沿海内陆三区。部落改革和三分区体系在政治方面,扩大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在军事方面,兵民合一,既解决了军队供给的问题,也壮大了雅典海陆的军事力量;在宗教方面,共同的信仰使得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雅典社会自始是一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在经济方面,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经济互补。就立法而论,克里斯提尼时代的五百人议事会虽不能堪称是完美的立法机关,但轮番选举,限制任期的公职约束制度对后世现代民主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设置议程,并且最终审议公民大会的决定,虽有表决权,但无最终决定权。在实践层面,公民大会是最高意义上的集合体,即集立法行政司法职能为一体。这一“综合体”体现了民主制中的平等原则,每一公民都把参与政治当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但非专业化使得公民大会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够理性。司法方面,克里斯提尼时期的贝壳放逐制更为规范化、合法化,无论是审判的过程还是流放的手段,都带有温和的色彩,但是贝壳放逐制后来被滥用,雅典民主政体后来堕落为极端民主政体。由克里斯提尼改革所确立的雅典民主制,积极的成分造就了雅典帝国,消极的成分毁灭了雅典帝国。我们不能因为其对雅典消极的影响而彻底否定克里斯提尼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