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9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6篇等,其他的主要作者有杨学勇、东·华尔丹、傅拉宇,其他的主要机构有兰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日本黄檗寺二代祖师木庵性瑫一生撰述富赡,平久保章搜罗现存于日本的木庵诗文、语录文献17种及相关文献4种,将不同本的相同或相近内容作了剪辑,并进行初步的标注,编...
2.[期刊]
摘要: 西天宗派是明代"板的达"萨诃咱释哩在皇室的扶助下所开创的宫廷佛教支派,由其弟子智光等人发扬光大。一方面,西天宗派的历代祖师和学人基本都具有淡泊名利的素养;同时...
3.[期刊]
摘要: 从云门文偃法传至慧林宗本的六位禅师不仅佛学修养深厚,且衷于弘法,门徒广布,大大推动了云门宗在晚唐至北宋的发展.六位禅师作为云门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通过对他们人...
4.[期刊]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思想,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着深刻的影响。佛教中所强调的众生平等、依正不二、戒杀护生、节俭惜福等伦理思想...
5.[期刊]
摘要: 《人本佛教的当代价值》是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所长李尚全教授的著作。该书由李教授最近5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和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整...
6.[期刊]
摘要:
7.[期刊]
摘要: 真空教是近代赣南客家地区新兴的一个教门,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传到中国的10多个省份并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粤东梅卅被誉为“世界客都”、“华侨之乡”...
8.[期刊]
摘要: 评论新书——《宁化县的普庵教与地方宗教仪式》,指明该书拥有社区研究和宗教仪式两个亮点,同时存在一个致命的硬伤——缺乏理论的建构;此外,该书还留下一些的遗憾,有...
9.[期刊]
摘要: 儒家思想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唐代儒家经典的统一、吐蕃政权的客观需要、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天然联系、藏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包容性为儒家思想在吐蕃的传播提供了条...
10.[期刊]
摘要: "多吉普尔羌姆"是藏传佛教萨迦派法舞文化的典型代表,源于后藏萨迦寺,又被称作"金刚橛法舞".如今只有在后藏萨迦寺、康区德格更庆寺和安多若尔盖求吉寺有传承.若尔...
11.[期刊]
摘要: 文章以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土观?洛桑确吉尼玛所著《土观宗派源流》中对汉地儒家学说的分析评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观?洛桑确吉尼玛对"儒学"源流及其义理所作的分析和判...
12.[期刊]
摘要: 明清时期呼和浩特作为蒙古草原藏传佛教传播的核心区对于蒙古族宗教信仰由萨满教到藏传佛教的改变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作为藏传佛教核心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宗...
13.[期刊]
摘要: 学界对古代西北地区佛教研究较多,成果颇丰.民国时期,距今虽然很近,但人们却往往不太关注,典型例子就是心道与凉州地区佛教的关系.曾经极度繁盛的凉州佛教民国时期已...
14.[期刊]
摘要: 化度寺无尽藏是三阶教的经济机构,存在僧人乃至俗人管理的情况,但管理并不严密,缺少监督.三阶教对无尽藏财物的施舍、运转都有明确的规定,从其行为来看应该不是出息、...
15.[期刊]
摘要: 学术界对作为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研究甚多,但对其艺术思想的阐释却并不多见。蕅益大师的艺术思想既有护持佛教戒律传统、不赞成从事艺术活动的一面,又有推重艺术...
16.[期刊]
摘要: 藏传佛教对藏民族有着深层次和全方位的影响,对藏区社会稳定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从消极面来看,藏传佛教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对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族团结等有不利的影响...
17.[期刊]
摘要: 藏族社会的政教合一制度经历了近700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在藏族社会中具有至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建立,政教合一制度被废除,藏传佛教...
18.[期刊]
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佛教性”——兼论太虚与印顺思想之同异
摘要: 人间佛教的理论本质应该包括“人间性”和“佛教性”,“人间性”因为两种不同的“人间”存在而拥有两种“人间性”,使得“佛教性”也呈现出两种形态,这种结构一方面构成...
19.[期刊]
摘要: 三阶教流域甚广,与今西安、敦煌、山西等地关系密切.三阶教与山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山西籍三阶教徒及其在山西地区的流传方面.通过分析可发现,蒲州、绛州一带是三阶教活...
20.[期刊]
摘要: “业镜”是冥府地狱中审判亡人的工具,多由特定冥官(如阎罗王或秦广王、泰山王等)来执掌,藉此鉴查众生在世间所行善恶之累计情况.“业镜”之说,始见于六朝佛教典籍,...
1.[会议]
摘要: 敦煌文献中,有佛教伪经《首罗比丘经》,这是一部中国本土造作的佛教伪经。该经融合佛道思想,阐述了佛教的末法观,宣扬月光童子出世及太平世界的社会理想,提倡“三归”...
1.[学位]
摘要: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唐代姚(巧言)着《定三教优劣不齐论》(本文统称为《三教不齐论》)。目前日本学者已经对《三教不齐论》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则主要从《三...
2.[学位]
摘要: 清代道光年间,陈众喜所撰《众喜宝卷》,不仅完整地记录了长生教创立者汪长生的宗教生涯以及长生教的渊源、宗旨和教义,而且还在文本上栏部分汇集了众多与长生教相关的儒...
3.[学位]
摘要: 《申报》作为中国近代发行时间最长、在社会上具有非常广泛影响的报纸,其在中国新闻史与社会史研究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将之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4.[学位]
摘要: 该文以闽台民间信仰为立足点,阐述福建神明传说在秦汉孕育发端、唐宋大量创作、明清以降繁荣丰富的历史;并就民间神祇显圣的各种传说的进行分类论述;同时,阐明了神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