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红薯)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522篇,会议文献有217篇,学位文献有288篇等,甘薯(红薯)的主要作者有马代夫、谢一芝、郭小丁,甘薯(红薯)的主要机构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解析六倍体甘薯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为甘薯的分子遗传改良提...
2.[期刊]
摘要: 为获得秦薯5号甘薯脱毒苗用于规模化种苗生产,研究了秦薯5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各阶段的培养基,适宜的茎尖分生组织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IAA...
3.[期刊]
摘要: 以甘薯品种‘徐紫8号’‘普薯32’和‘烟薯25’为试验材料,通过冰冻切片制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研究绿原酸在甘薯块根不同部位的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贮...
4.[期刊]
摘要: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香、糯、甜的红薯品种非常受人们的喜爱和市场的热捧。本文总结了早稻与秋红薯轮作高产栽培模式,并分...
5.[期刊]
摘要: 本文总结了夏甘薯优质高效间套作栽培技术,分别从品种选择、培育健壮苗、适时早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夏甘薯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
6.[期刊]
摘要: 为揭示甘薯轮作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等技术手段,设置甘薯—小麦→甘薯—小麦→甘薯轮作(甘→甘→甘)、甘...
7.[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30个不同甘薯种植区土壤样品,探索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差异及其对甘薯的影响。【方法】分析不同甘薯种植区土壤样品的养分(速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有机...
8.[期刊]
摘要: 富硒紫红薯营养价值高,种植效益显著。本文总结常德地区紫红薯富硒提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培育壮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科学施硒、病虫...
9.[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叶菜专用型甘薯茎尖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筛选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测定华南地区11个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系)茎尖的总酚...
10.[期刊]
摘要: 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比较了紫甘薯浙紫薯1号野生型及其芽变突变体植株的植物学特征、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块根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
11.[期刊]
摘要: 为客观评价甘薯浸膏的香气品质,以6个不同品种的甘薯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辅助提取制备甘薯浸膏,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不同品种甘浸膏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S...
12.[期刊]
摘要: 试验设置东西、南北2种不同垄向,研究不同垄向栽培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垄向鲜薯平均产量、鲜薯商品率分别为49 070 kg/hm^(2)、62...
13.[期刊]
摘要: 【目的】为满足优质食用型甘薯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并缓解四川甘薯发展中品种杂乱及退化的严重问题。【方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万薯5号为...
14.[期刊]
摘要: 甘薯是短日照作物,在北纬23°以北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绝大多数甘薯品种不能自然开花,这是甘薯有性杂交育种的限制条件,因而甘薯实生种子的获得对甘薯新品种选育非常重要...
15.[期刊]
摘要: 红薯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替代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采苗、地块选择与整理、栽植、田间管理...
16.[期刊]
摘要: 为避免连作障碍产生的土壤结构破坏、有益微生物减少、病虫害滋生,甘薯一般采用轮作的耕作制度。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取适合的轮作作物,能够大幅减少甘薯栽...
17.[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渭北台塬土壤水热环境及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甘薯品种‘济薯26’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M1)、全生物降解透明地膜(M2...
18.[期刊]
摘要: 为明确当下山东市场中广受欢迎的几种鲜食型甘薯品种的地下部性状,对8个主栽鲜食型甘薯品种的块根性状、产量及食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济薯26、烟薯25、普薯...
19.[期刊]
摘要: 为明确无糖培养对甘薯组培苗的生长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的效果,试验以晋甘薯3号和晋甘薯9号组培苗为材料,以蛭石、砂子作为支撑物进行无糖培养,比较分析组培苗的成活率、...
20.[期刊]
摘要: 为探讨甘薯最佳钾肥施用量,本试验设置钾肥用量0~17.6kg·667m^(-2)范围内5个不同处理,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莆薯14”产量、商品薯率和经济效益的...
1.[会议]
摘要: 明末徐光启封西方科技之介绍和引进,有很大的功劳,而且封甘薯的移植和推广,也有很大的贡献.本文首先将略述徐光启在展示科学技术的贡献,再叙述他从福建移植到上海,蓝...
2.[会议]
摘要: 通过对2017年福清市音西街道洋中村晚甘薯试验田观测和周边对比,对位于龙高半岛的三山镇种植户晚甘薯收成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从2017年福清夏秋气候因素对晚甘薯的...
3.[会议]
摘要: 龙津薯1号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采用绫紫×龙薯9号杂交选育而成紫色甘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5001],2016年通过...
4.[会议]
摘要: 以白光LED灯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和红蓝(4∶1)条件下福菜薯18号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光、蓝光和红蓝(4∶1)条件下福菜薯18号叶片叶绿...
5.[会议]
摘要: 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特早...
6.[会议]
摘要: 龙津薯1号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采用绫紫×龙薯9号杂交选育而成紫色甘薯新品种,为研究龙津薯1号不同茎蔓节段的栽培效果,按一(尖)、二、三、四、五等5个苗段,...
7.[会议]
摘要: 龙津薯1号系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于2009年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紫色甘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等优点...
8.[会议]
摘要: 龙津薯1号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紫色甘薯新品种,为了解龙津薯1号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本试验每hm2分别按37500、45000、5...
9.[会议]
摘要: 龙津薯1号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采用绫紫×龙薯9号杂交选育而成紫色甘薯新品种,为研究不同N肥用量对龙津薯1号甘薯产量的影响,按每hm2施用纯N量分别为0、4...
10.[会议]
摘要: 本文测定了三个土壤水分条件下(田持40%、田持70%、田持100%)甘薯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过程,并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其进行模拟,结...
11.[会议]
摘要: 为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疏浚底泥对甘薯块根产量、生长特性的影响,本文以苏薯16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土培试验,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40%、70%...
12.[会议]
摘要: 介绍了威海市农业科学院从2008年建设国家现代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以来,开展的品种筛选与培育、种薯薯苗繁育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
13.[会议]
摘要: 当前,中国甘薯的大规模恒温库贮藏尚无成功先例,绝大多数甘薯采用土窖窖存.甘薯贮藏技术的关键在于收购质量控制、无伤操作或科学愈伤、精确控温以及高湿度贮藏.本文根...
14.[会议]
摘要: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是主要的旱粮作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脱毒红薯"是利用生物技术有效去...
15.[会议]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放任授粉集团杂交技术克服甘薯亲本杂交障碍、扩大自然选择范围的可行性,为快速育成超亲品系提供借鉴.以高蛋白甘薯品种"Tis5125"为母本,以遗传背...
16.[会议]
摘要: 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特早...
17.[会议]
摘要: 目的:旨在建立重庆甘薯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和不同分级范围推荐施肥量,为重庆甘薯经济、环保、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对重庆甘薯"3414"完全...
18.[会议]
摘要: 将甘薯置于0℃、5℃冷库中分别处理3h、6h、9h、12h后放入7℃±0.5℃、相对湿度为(85±5)%冷库中贮藏.观察不同处理组甘薯品质和冷害情况,以最佳的...
19.[会议]
摘要: 为了延长甘薯的贮藏期和货架寿命,以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Vc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四个不同贮藏温度(7℃、10℃、13℃、16℃)对甘薯...
20.[会议]
摘要: 为了延长甘薯的贮藏期和货架寿命,以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Vc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四个不同贮藏温度(7℃、10℃、13℃、16℃)对甘薯...
1.[学位]
摘要: 甘薯繁殖方式主要靠育苗移栽,如何快速获得量大质优的甘薯苗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生产上多用萌芽性反映甘薯的出苗情况,然而,针对甘薯萌芽性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2.[学位]
摘要: 甘薯繁殖方式主要靠育苗移栽,如何快速获得量大质优的甘薯苗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生产上多用萌芽性反映甘薯的出苗情况,然而,针对甘薯萌芽性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3.[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甘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甘薯发挥着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国人提供健康食品、为工业提供原料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浙江多地的农田中获得了27种样品,采用气相色...
4.[学位]
摘要: 甘薯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饲料、工业材料以及能源作物。近年来,高品质甘薯的选育受到育种单位的重视,香味作为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也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文...
5.[学位]
摘要: 玉/苕套作代表了西南地区甘薯栽培的主要模式,套作中甘薯以平作、垄作和堆作为主。就甘薯起垄方式的研究来看,关于垄作的研究较多,而堆作甘薯则较为少见;研究表明堆作...
6.[学位]
摘要: 燃料乙醇因具有可再生、燃烧充分、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被作为新型替代能源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我国采用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主要原料是小麦、玉米等粮食淀粉,以粮食为原...
7.[学位]
摘要: 氮素具有调控甘薯茎叶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作用。在甘薯栽培过程中,若供氮不足,甘薯茎叶生长缓慢,干物质积累较少而导致产量下降;若供氮过量,甘薯茎叶旺长,干物...
8.[学位]
摘要: 甘薯施肥的研究多局限于施肥配比及有机肥的研究,缺乏对不同肥料增效剂的研究。本文为探究肥料增效剂对甘薯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薯品种烟25和紫徽作为研究对象,...
9.[学位]
摘要: 保水缓释肥料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等多方面的功能。研究和开发保水缓释氮肥对于解决甘薯种植区土壤氮素含量较低及干旱缺水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
10.[学位]
摘要: 本文选用鲜食型甘薯品种济薯26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施磷对不同肥力地块鲜食型甘薯产量形成与养分累积的影响;不同施磷量下甘薯可...
11.[学位]
摘要: 试验于2016年度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苌家庄村大田和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实验基地旱棚内进行。试验选取长蔓型品种济薯26和短蔓型品种徐薯32为供试品种,大田试验每...
12.[学位]
摘要: 我国的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尤其是在耗费人力较多的甘薯杀秧环节,机械化水平不高,限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推行机械化杀秧已成为必然趋势。本课题针对甘薯秧...
13.[学位]
摘要: 氮钾互作能够影响甘薯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为研究不同甘薯品种最适氮钾配比特进行此研究。以不同甘薯品种(商薯19号、烟薯25号、徐薯32号与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
14.[学位]
摘要: 氮钾元素对甘薯块根产量的形成都有影响,但关于土壤氮钾比对甘薯块根产量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为探讨土壤氮钾比对甘薯块根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淀粉型甘薯品种...
15.[学位]
摘要: 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用途广泛、高产稳产的农作物。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在甘薯生产过程中,栽插环节是用工量最大的环节之一,占到总用工的1/4...
16.[学位]
摘要: 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是重要的块根类粮食作物,生物产量和淀粉产量高,淀粉是衡量甘薯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淀粉型甘薯育种一直是国...
17.[学位]
摘要: 甘薯为同源六倍体(2n=6x=90),存在部分异源,染色体数量多且不稳定,甘薯基因型高度杂合,遗传背景极其复杂,存在自交不亲和以及同一不孕群内杂交不亲和等现象...
18.[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菜用甘薯因其食用、保健价值受到了追捧,观赏甘薯以叶色叶型丰富成为了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然而国内菜用和观赏用甘薯研究基础薄弱,种...